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从自然发火条件入手,建立采空区自然发火事故模型,确定采空区发火现状危险等级为C级,较危险;利用采空区已有的自然发火预测指标建立BP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未来该采空区有无发火危险进行了预测,确定未来采空区发火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煤炭自然发火进行预测,采空区自然发火处于"有发火危险"程度,发火危险性较大,因此应做好采空区火灾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解决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问题,采用CFD技术对采空区流场进行数值计算,以氧气体积分数及速度的叠加场作为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划分标准,分析了自然发火危险区与工作面供风量的关系,以及注氮和瓦斯抽采对自然发火危险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供风量增大,氧化带的形态并未发生改变,只是整体后移,但呈"L"形的自然发火危险区域面积增大,加大了发火危险;注氮后,自然发火危险区主要集中在靠近工作面运输巷位置,为一狭长区域;瓦斯抽采对自然发火危险区影响较大,随着抽采量增加,自然发火危险区域面积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特点,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村煤矿15#煤层容易自燃、自然发火期短、防灭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采取"三注一淋"、"两堵一阻"综合防灭火措施,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开展自然发火监测工作,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通过现场应用,有效解决了采空区煤层自燃问题,实现了矿井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5.
肥城矿业集团所属煤矿煤层自然发火隐患严重,单一防灭火措施难以有效抑制自然发火现象。因此,在综合分析各煤矿煤层自然发火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综合高位钻孔防灭火、二氧化碳惰性防灭火及三相泡沫防灭火等防灭火技术,提出以"一钻、五注、一喷、一挡"为主的"空间立体化"防灭火技术措施。经生产实践,该技术使梁宝寺矿井实现零自然发火事故,达到了很好的防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综放开采工作面自然发火规律,并对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性进行判定。选取滕东煤矿3下107综放工作面进行研究,首先以氧气浓度为主要指标,温度作为辅助指标,将107工作面进行自燃"三带"的划分,然后对3下107综放工作面进行沿空测温与取样观测,以此为依据建立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该工作面进行自然发火危险性评判,研究表明:3下107工作面危险度为63.41%,该工作面属于极易自然发火工作面。  相似文献   

7.
姚建伟 《煤》2003,12(6):14-15,21
通过对综放面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与分析研究,确定"三带"分布范围,为确定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不致采空区自然发火所需的最低推进速度以及预测和制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煤》2016,(11)
文章叙述了峰峰集团引进中国矿业大学基于B/S框架开发的煤矿自然发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自然发火信息管理和多用户、多地点共享访问的实践,认为能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提高了自然发火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降低了防灭火成本和火灾事故损失。同时,随着矿井自然发火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促进整个矿井的信息化建设,进而强化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和全方位协作。  相似文献   

9.
煤炭自燃是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收作期间,回撤时间远大于煤层自然发火期,易造成煤层自然发火。以口孜东矿121303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造成煤层自燃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总结提炼了"封、堵、注"三位一体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对煤层自然发火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分析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分布规律,结合现场观测和煤样升温实验,提出了模拟采空区自然发火过程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采空区的流场、温度场、浓度场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划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危险区域。同时,考察了不同通风量情况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砺  宋先明  文虎  孟祥军 《煤炭工程》2006,(3):58-60,69
在确定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高效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建立了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快速应急防灭火系统,成功地对兴隆庄煤矿4324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进行治理,为超长综放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10414综采工作面为杨柳煤矿首采工作面,针对其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工作面采空区易发生煤层自燃等情况,提出采用以控漏风、降氧气、消高温、防复燃为主的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实践表明,该综合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了10414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隐患。  相似文献   

13.
深井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重大风险在长期停工状态下管理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可发展成自燃隐患,甚至火灾事故。本文通过3306综放工作面采用快速封闭注氮、均压技术降低漏风、监测分析等综合措施杜绝了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4.
海域开采自然发火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保障海域煤层的安全回采,采用实验分析和现场测定的方法对北皂煤矿海域煤层自燃指标气体、H210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和H2106两巷壁后煤体氧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知:应以CO,C2H4作为海域自然发火的主要气体指标,海域综放面采空区内部可能自燃范围为3.8~27.15m,海域综掘面两巷的顶板冒落区和破碎区是煤体自燃防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借鉴兖矿综放工作面回采和综合防治自燃发火经验,成功地进行了矿井第一个综放工作面的回采,避免了自燃发火事故,为综放回采工艺的推广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易燃厚煤层超长孤岛综放工作面在终采和回撤期间的防火安全,根据煤自然发火防治理论和孤岛综放工作面自燃特点,提出了全工作面支架壁后铺设风筒布堵漏防灭火技术,研究了快速回撤工艺,开发出快速装卸平台.现场应用表明,铺风筒布防灭火技术堵漏效果显著,防灭火效果好;快速回撤工艺和快速装卸平台提高了工作面设备回撤速度,使超长孤岛综放工作面在20 d内回撤完毕,为快速封闭赢得了时间,起到了安全防火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煤柱综放工作面相邻采空区存在漏风大、遗煤多,易引发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问题,提出由采空区自燃观测系统、小煤柱加固堵漏及向采空区灌注无机防灭火材料所组成的采空区自燃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并在阳煤一矿81303综放工作面相邻采空区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以小煤柱加固堵漏与采空区注浆为主的自燃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后,原采空区的自燃高温点遗煤温度及CO体积分数明显下降,其中3#观测孔温度由35.1℃降为25.2℃,CO体积分数由3.7×10-5降为1.2×10-5,有效消除了采空区的自燃隐患,保证了81303综放工作面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含文 《煤矿安全》2012,43(8):142-144
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停采前为创造撤面条件,顶煤无法回收,工作面支架回撤后,顶煤冒落,当工作面封闭不严或沿空掘巷留设的沿空煤柱裂隙发育煤体破碎时,构成了漏风通道,给采空区丢煤自燃提供了条件,从而极易造成已封闭采空区终采线自然发火,如何迅速判断发火位置,利用有效手段将发火点快速消灭,减少自然发火对矿井的危害和降低防治过程中的材料浪费是矿井主要解决问题。通过对163下04工作面终采线自然发火的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放面终采线防灭火技术。  相似文献   

19.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灭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采取了在运输巷、工作面开钻场、打钻孔注浆、注胶,封堵上、下隅角盲巷,注氮气、注三相泡沫,调节工作面风量等综合灭火技术,成功地扑灭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兖州矿区无煤柱综放面开采的实际条件,对综放面巷道煤体的破碎类型进行定义和描述;然后根据巷道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指标和条件,将各种类型的巷道破碎煤体划分为极易自燃、易自燃和可能自燃区域;最后分别针对不同自燃危险程度的巷道区域,提出相应防火处理原则,并对巷道高冒区及破碎煤柱等几种典型的巷道自燃危险区域,提出了具体的防火技术对策,从而为科学有效的巷道防火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