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抛填与强夯处理软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用强夯和超载挤淤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可处理的淤泥厚度达4~8m。用超载法挤淤可处理的深度约4m左右。在此基础上再用强夯挤淤可扩大至7~8m。强夯中采用21t的夯锤,10m落距效果最佳。残留于置换填体的淤泥能很快固结。置换后的地基沉降大部分能在地基处理的施工期内完成。经这样处理的地基完全可以满足高等级公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施工方法,是在基底抛投碎石、块石等粗颗粒材料,将淤泥挤出,并对填石进行强夯使其密实并挤淤,以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系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为例,介绍一种适用于淤泥质高压缩性软土层地基水下抛石强夯基础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滨海区域向外的不断扩展的城市化建设,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沿海滩地、江河出海口河滩区域,这些区域大多分布着大量近代沉积的软土地层或较厚的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层,这类软土及淤泥质黏土层的特性主要体现为孔隙比较大、含水率较高、渗透性较差、强度及承载力低等,且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和一定的结构性。结合温州市龙湾区浅滩软基处理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对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电渗降水强夯法等几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在工期、工程费用、施工难易程度、适用范围及处理效果等方面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置换墩不着底、工后沉降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强夯置换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成孔置换强夯法。该方法通过将高能级强夯法与预先成孔填料相结合,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通过开展试验区(24 m×24 m)试验,在夯后进行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充水预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整个软土地基场地。试验结果表明:夯后动力触探击数提高了260%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280 kPa,储罐基础沉降最大值、相邻测点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要求。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今后类似地基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中排水管线设计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婷  钟为民  白萍 《给水排水》2004,30(2):81-83
软土地基管道施工时地基必须做特殊处理。以珠海地区为例,一般有强夯加塑料排水板固结和深层搅拌桩胶结等处理方法。在施工工期短,软土地层厚的情况下,可选择另外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介绍了香洲区科技工业园污水和雨水管施工的方案、管材选择和施工遇到的问题,如地基处理及支护,淤泥上涌,管道上拱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顾俊嗣  戚凯旋  陈栋梁 《人民黄河》2022,(S1):171-172+175
淠河六安市城南节制闸闸址地基表层新近堆积物有素填土层、淤泥层、中砂层、级配不良砂砾石层、强风化砂岩层和弱风化砂岩层,其中淤泥、中砂承载力远低于建筑物基底要求应力,不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大于300 kPa的要求,为典型的软基水闸,须进行开挖清除或加固处理。在地基工程条件较差、工期十分紧迫的情况下,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开挖回填置换结合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开挖回填和强夯生产性试验,确定了开挖回填和强夯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参数,对软基进行了有效处理。强夯试验及施工检测表明:河床砂卵石层经强夯处理后,在夯击面以下7 m深度内土层密度、承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土层性质有了较好的改善,大大减小了施工后沉降量,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且缩短了工期、减少了造价,其施工经验和参数可供类似水闸项目软基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强夯碎石桩处理上软下硬地层条件,结合工程实践建立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进行三维渗流固结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换率及地基刚度比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最后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设计中的规范法与三维数值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  相似文献   

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涉及内容众多,不良地基处理技术是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首先对传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常用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措施,并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荷载条件和软土层覆盖层地质特点,将传统强夯法和动力固结排水法进行融合,提出一种新的强夯置换法进行不同软土地基覆盖层厚度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案。通过实验分析对比表明:采用强夯置换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表层回填土的强度,同时对于深层黏土的加固作用也非常显著,采用该方式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大范围地基处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强夯加固地基技术是在传统的重锤夯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详细介绍了某软土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强夯置换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并辅以适当的排水措施不仅可行且效果也是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珠海及深圳国际机场均位于海滨,所处地基土分别为饱和粉细砂和流塑状海相淤泥,均尾软土地基,强夯法可消除粉细砂液化并提高其密度,其主要结构措施有:(1)设置工作垫层;(2)控制地下水位,另外还注意夯沉量、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及落距等的确定,强夯挤淤法用球以塑状淤泥土的封闭式换填地基处理,可使淤泥中的填料平台挤开淤泥,整体下沉,与底部持力土层相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用于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传统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说明低能量强夯法与传统强夯工艺的不同,前者不是一次夯到位,而是通过“先轻夯、后重夯”多遍夯击,并逐遍加大夯击能来完成,是一个逐步加强、加深、逐层加固的过程,直到达到工艺设计要求。指出: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强夯法施工在软基处理中形成的“橡皮土”,确保加固质量,具有施工期短、工后沉降小、几个月基本稳定、造价低等特点;低能量强夯法适合在滩涂围垦工程围区开发回填中用于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尤其适合用于围区道路回填工程的地基加固,突破了传统强夯击不适应软土地基处理的局限,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通过夯击能量使土体结构破坏,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通过裂缝排出孔隙水和气体,地基土在新的状况下固结,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片石强夯属于强夯置换法,通过夯击片石,使片石置入土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针对强夯法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在简要阐述强夯法基本概述的基础上,从施工参数确定、施工方法的具体应用、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强夯法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要点,并提出强夯法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希望对推广强夯法有一定参考和借鉴。软土地基承载力比较低,压缩性比较强,含水量比较高,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地基沉降等质量问题,影响公路工程的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乌兰盖水库非常溢洪道水毁后复建粘土心墙坝软基处理中,应用了强夯置换碎石桩加固软基新技术。介绍了强夯置换碎石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抛石挤淤综合法及其在加固浅层淤泥质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抛石挤淤法简介 1、抛石挤淤法简介 拋石挤淤法属浅层地基处理范畴,是通过向流塑状的高灵敏度的淤泥表面大量集中抛填土石填料,依靠填筑体的自重,或利用外部加载,挤开淤泥,强制置换饱和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法。 饱和软土特别是淤泥(河相或海相),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和不排水抗剪强度均较低。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为实例,阐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在非饱和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机理,提出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测与施工操作要点,并通过实践运用分析,阐明该技术在非饱和土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圳换流站一期工程地基强夯处理的实践,介绍地基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8.
黎伟昕 《中华建设》2012,(11):198-199
1.概述本文变电站工程规模为4×1500MVA,站址位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原始地貌单元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根据钻探结构,站址上覆土层主要有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粗砂、残积土,下覆为不同风化等级的泥岩。站址软土发育,厚度较大。软土的工程特性差,含水率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及压缩性高,在工程建设中常因软土强度低、变形大等不良性质而导致地基沉陷和地层失稳等重大工程事故。站址在建设时曾采用强夯法处理上覆填土,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处理下覆软土,但地基处理后,在土建施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乌拉盖水库非常溢洪道水毁后复建粘土心墙坝软基处理中,在利用强夯置换块石墩(碎石桩)加固软基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是强夯置换块石墩的施工和检测。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西中岛起步区3号排洪渠主渠0+150~0+917.71段,承载力低,工程特性指标差,采用强夯置换法对渠道左、右两侧素填土和冲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主渠2+375.32~2+934.96段,堤身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强夯法对渠道和左、右岸堤身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分段采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类似工程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