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工热力学是国内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以核心内容为主线,注重思维模式的培养;以"情景创设"教学模式为主导,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及知识体系的关联;强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型,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需要对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作者以环境工程专业电力环保方向的核心实践课程“火电厂烟气脱硫仿真实习”为例,结合教学团队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场景模拟,循序渐进为主导的授课模式;结合团队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考核方式,形成了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与实效、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实现了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通过对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为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为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活动。改革思路和措施包括: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入科研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产;加强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促进化工原理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基于这一理念,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从教学模式的调整、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的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期解决目前无机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立足化工专业升级,依托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文章凝练了“化工原理+”与“IDEA”创新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以方法为支撑、以资源为保障,贯穿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在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学团队通过增加课程难度、重构教学内容、组织创新竞赛,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提升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山东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创新”为导向,对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该专业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工业生产,融入科研成果,注重工程创新,丰富课程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原则,遵循OBE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工程训练基地,实施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此次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由此建立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模式对其他高校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注重扩展课堂知识“外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较高层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内涵”的知识联系,强化基础知识框架中的多通路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界面物理化学教学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柯中炉 《山东化工》2012,41(10):89-91
以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设计萃取分离学习项目,从学习项目设计思路、案例剖析及任务布置、策划与实施及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习项目设计过程。体现“教师导,学生演”的角色转变,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经历”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实施及信息反馈等”完成行动导向过程,综合应用了案例教学法、演示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法。经过教学实施,学生的学习愿望有了较大地提高,注重培养了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作为切入点,采用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与实践,这将有助于消除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首先,将在线学习平台与课堂学习相互融合,构建有效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线上线下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后,采用课前自学准备、课堂翻转教学、课后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使教师变为“导学者”,而学生变为“研学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化学课群的建设包括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模式更新、提高师资队伍和优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模式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师资队伍,注重教学上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形成丰富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高等学校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为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工程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丁玲  梁玉河  韩军  李世迁 《广州化工》2010,38(7):249-251
针对化工热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而抽象、公式繁而枯燥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绪论部分的学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注意调整课程结构,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启发渗透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探索,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楚芬  郭建维  魏关锋 《广州化工》2012,40(9):233-234,244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该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抽象,不易理解,学习起来较困难。为提高《化工原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文章从培养学生兴趣,简化抽象概念,运用工程概念,主线教学和类比教学等几个方面浅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利国 《广州化工》2010,38(7):280-282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讲授该课程已不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论述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常规教学模式的三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利用三种新的教学模式展开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7,(1):57-60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分析《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个性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及个性化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研究了《化工原理》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运波 《广东化工》2010,37(10):179-180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进行了化工原理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尝试和实践。探索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化工原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化工原理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和问题,结合化工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实验内容、项目层次化、创建开放实验环境、开发实验网络平台、改革教学与考核方法、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要,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式...  相似文献   

17.
冯云晓  王莉 《广州化工》2013,(20):182-184
在研究性教学思想指导下,从转变教师角色定位;通过补充基础课程、精简专业课程、添加研究性课程三方面调整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优化教材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实验教学、构建实践平台五方面探索实施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在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化工原理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化工原理实验双语教学的经验:采用自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双语教学中教材、师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探索分析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得出数学模型方法,串联过程中以速率控制步骤为主的简化方法、物料和能量衡算中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处理方法、利用量纲为一的参数分析计算复杂过程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时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理论推演与实验结合的方法等都在化学反应工程研究中普遍应用,我们将这些方法重点介绍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光辉 《广东化工》2010,37(8):209-210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应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验证和深化,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建立工程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实验预习、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探讨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