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川川  王礼恒  张恒博  卫伟 《矿产勘查》2023,14(11):2197-2204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极易造成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及周边生态环境。采用单一方法无法准确评价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对浅层地下水环境影响,本文综合单项组分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模糊评价法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浅层地下水样品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对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进行地下水用途功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浅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羽受地下水流向控制,已对下游及两侧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功能造成影响。其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ODMn、NH3-N、SO42-、I-、Mn、As、Cd,污染严重的地下水中Cl-、Na+(K+)离子含量增高。,评价模式可为同类型场地评价提供参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目简介本项目是针对非正规垃圾污染场地进行土壤修复,地下水防护,消除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治理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勘察方法研究、污染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研究、场地治理技术的选择与研究、治理设备装置的集成研发、废旧塑料和腐殖土的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的建设以及治理成果的推广应用。本项目在勘察和评价方法、治理技术、设备集成上都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场治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和环境监管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无适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效果评价方面的标准、规范。虽然北京市开展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早,但直到2012年才颁布首个采用筛分技术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办法,之前未进行规范治理和未接受监管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检验标准,很难评价其治理效果。文中首次根据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特征,结合已有的勘查实践经验,研究提出了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效果评价的勘测方法与评价原则,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治理效果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点,对今后编制形成适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效果评价导则,规范治理后的评价工作与检验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分布广泛,不仅影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还给居民生活用水构成极大隐患.如果不能准确查明其污染状态、规模,那么针对性的治理工作就难以开展.为满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后续治理、设计的需求,迫切需要对上述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体量的专项勘查工作.该专项勘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填埋场范围内垃圾的成分特征、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吴宏 《建筑工人》2012,(8):10-11
"十一五"期间,国家为了改善县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许多县区兴建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国家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4—2004)规定,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中生活垃圾填埋问题不可忽视,现在许多旧的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较长,因此填埋场应急库区的新建势在必行,我们以漳州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实例,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急库区工程方案设计,根据现有地形地势以及库容的需要,合理设计坝体位置、高度及其他相关参数,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进行雨污分流,实现与现有填埋场的设计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地下水水位及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污染状况,结合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水的污染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垃圾填埋场设计、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作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明显。以武汉金口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各项指标的超标情况,调查了垃圾填埋场对场区周围地下水、大气以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现状调查,并对其进行相关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上层滞水受到了较大污染,周边土壤和大气相对而言污染程度较小,但是重度污染的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渗滤液的处理和监测,是提升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潜在污染源,为确保地下水源的安全,必须进行安全填埋场对地下水的环境风险评价。为防止地下水受到渗滤液的污染,从填埋场的构造应采取严密的防渗措施。如防渗失效,应采取适宜的治理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作为当前处理生活垃圾比较主流的方法,其弊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垃圾渗滤液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累积,对地下水造成不可修复的污染。以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场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现场勘探钻孔取样,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对周边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部分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污染,其污染深度不超过50m。上层滞水受到了垃圾场渗滤液影响,形成了轻微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合物与氯化物污染,没有检测到其他化学污染;下部承压水由于垃圾渗滤液暂时还未侵入,其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作为“垃圾围城”的主体,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与与生态环境。北京市存在大量非常规垃圾填埋场,在环境整治的同时对其进行景观修复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北京市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修复现状进行调研,对其景观塑造、植物应用、工程技术等进行分析讨论,可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化改造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制造出非常多的垃圾,很多人对垃圾的处理方法就是直接的填埋,经过研究发现,这种填埋式的垃圾处理方法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来及填埋的危害,文章对辽阳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展开了调查工作,并对此进行相关的评价,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垃圾直接填埋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恶臭污染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填埋场臭气的产生来源,总结了目前臭气污染的工程措施。最后根据现存的治理措施对苏州七子山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治臭除臭工程提出了治理方案和措施,实际治理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分析雨污分流技术相关理论基础,提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雨污分流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老旧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查明垃圾污染区域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非常重要。为解决场地限制的局限性,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探测。根据电阻率等值线分布和形态,并结合钻孔信息划分了垃圾填埋深度和范围,圈定了污染边界,为后期环境修复和治理提供了设计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区域垃圾顶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200Ω·m,垃圾底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300Ω·m,受渗滤液的影响导致强风化砂岩的电阻率较低,强风化与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界面附近电阻率约为350Ω·m。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黎明垃圾填埋场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规划治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成功案例,提出了利用环境自重建能力,"化腐朽为神奇"的规划治理理念以及改善场地和周边环境的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省肃南县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区的雨污分流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填埋场雨污分流设计方案,以实现渗滤液的减量化,为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雨污分流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衬垫系统的截污性能至关重要。针对卫生垃圾填埋场衬垫底部设有地下水导排层的工程要求,建立了污染物在有限厚度土层中一维对流-扩散-吸附解析模型并求解,其中模型底部采用Cauchy边界模拟渗滤液污染物透过衬垫向零浓度环境传质。算例结果表明,解析解与商用软件数值解所得浓度场分布完全吻合;参数分析表明,吸附、扩散和对流参数对击穿曲线均有较大影响,为延长击穿时间,应尽可能采用吸附性能好的土层并严格控制衬垫上的水头高度。  相似文献   

19.
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环境危害大,为防止垃圾渗滤液外渗及转移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防渗系统进行防渗处理。HDPE膜因为其防水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常被用于防渗处理中。本文就HDPE膜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1)关于填埋场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述填埋场中填埋的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生活习惯、季节、气候条件、填埋场管理、MSW管理、埋龄、初始含水量等多种因素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后将发生降解,生成渗滤液和填埋气。例如填埋场管理,有的填埋场将渗滤液回灌,目的是加快生活垃圾降解,加快其固化过程;有的填埋场采用严格的最终封顶层以确保降低降雨(雪)入渗,尽量减少渗滤液生成数量,从而使得生活垃圾的降解和固化过程加长。本文所指污染物为渗滤液中的某种污染成分。由于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准确估计渗滤液中某种污染成分随时间变化非常困难。在研究填埋场污染物运移问题时,主要研究污染物对地下水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