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木薯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松香、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木薯淀粉分子上接枝苯丙共聚单体,合成出一种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粒径分析仪、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对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淀粉用量10%、m(单体总量)∶m(淀粉)=2∶1、H2O2用量5.0%、m(St)∶m(BA)=3∶1、松香用量0.8%、DM用量1.2%、NMA用量0.2%条件下,合成了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当其用量为淀粉施胶液的0.4%时,施胶度为46 s,纸张环压指数为5.47 N·m/g。  相似文献   

2.
在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阳离子含氟苯丙共聚物瓦楞纸表面施胶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是:m(单体):m(淀粉)=2,m(St):m(BA)=2.5,m(过硫酸钾):m(淀粉)=0.5,w(FM)=0.3%。当施胶浓度为0.6%时,施胶度可达5min。  相似文献   

3.
以过氧化氢/硫酸亚铁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在阳离子淀粉分子链上接枝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并采用松香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淀粉接枝苯丙/松香复合型表面施胶剂。探讨了引发剂、单体、淀粉、交联剂用量对纸张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淀粉用量为21.9%,降解过程中过氧化氢用量为3.8%,反应过程中,松香用量为5.8%,硬单体苯乙烯用量为16.3%,软单体丙烯酸丁酯用量为12.5%,引发剂无水硫酸亚铁用量为0.11%,过氧化氢用量为1.9%,交联剂戊二醛的用量为1.4%,合成的松香改性施胶剂的粒径为140nm,应用于瓦楞纸施胶,抗水性能较好,Cobb值可达22.62g/m^2。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2O2-FeSO4双组分氧化还原体系中,以壳聚糖为主链,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主要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并将其用作文化用纸的表面施胶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壳聚糖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较佳的合成条件为:m(单体)/m(壳聚糖)=25,m(过硫酸钾)/m(壳聚糖)=3,m(FeSO4)/m(H2O2)=0.03,HMAM用量6%(对乳液质量),m(St)/m(BA)=2.5;壳聚糖接枝苯丙共聚物乳液可提高文化用纸的施胶度、印刷表面强度、耐破度和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5.
赵方  张光华 《中华纸业》2012,(24):19-22
在H2O2-FeSO4双组分氧化还原体系中,以酶改性淀粉为主链,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M)、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阳离子氟化表面施胶剂;研究了HMAM、DM、FM单体用量对施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HMAM、DM、氟单体用量分别为胶乳的3%wt、0.6%wt、0.4%wt时施胶度最高,当胶乳用量为施胶液的0.4%wt时,施胶性能最佳,并通过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施胶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阳离子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阳离子淀粉分子上接枝苯丙共聚单体,合成出一种无皂苯丙乳液表面施胶剂,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粒径分析仪、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镜(SEM)对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单体总量):m(淀粉)=2:1,m(H2O2)=2.6%,m(St)/m(BA)=2.5,m(HEA)=0.3%,m(DM)=1.2%,表面施胶剂用量为0.4%时,施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为功能性交联单体,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酯(SAE)聚合乳液,并将SAE聚合乳液与氧化淀粉复配(SAE聚合乳液的添加量为氧化淀粉绝干质量的5%)对纸张(牛皮箱纸板,定量130 g/m2)进行表面施胶。探讨了单体比例(m(St)∶m(BA))对SAE聚合乳液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E聚合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硬单体用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并且与采用L.Mandelkern方程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AE聚合物分子质量和乳液表观黏度随硬单体用量的增加均逐渐降低,乳液稳定性略有下降。与只用氧化淀粉施胶后的纸张相比,在相同涂布量下,经SAE表面施胶剂施胶后的纸张的Cobb值低,印刷表面强度和耐破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当m(St)/m(BA)=80∶20时,经SAE表面施胶剂施胶后纸张的Cobb值降低了51.8%,印刷表面强度和耐破度分别提高了58.0%和5.2%。  相似文献   

8.
在H2O2/FeSO4双组分氧化还原体系中,以酶改性木薯淀粉为主链,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酶改性接枝物乳液。探讨了α-淀粉酶改性木薯淀粉的工艺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酶改性淀粉接枝物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酶改性淀粉接枝物乳液有很好的施胶性能,当聚合物乳液用量为施胶液的0.5%时,施胶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在氧化淀粉分子链上接枝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十八酯(ODA)、反应型乳化剂DNS-86与甲基丙烯羟丙基磺酸钠(HPMAS),合成一种阴离子淀粉接枝表面施胶剂,探讨反应型乳化剂DNS-86、甲基丙烯羟丙磺酸钠(HPMAS)和丙烯酸十八酯用量对施胶效果的影响。在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钠1.5%,丙烯酸十八酯3%,DNS-862%时,合成的阴离子接枝表面施胶剂与氧化淀粉、硫酸铝复配施胶,能够有效提高施胶效果与环压指数。  相似文献   

10.
赵方  张光华 《中国造纸》2012,31(10):12-17
在H2O2-FeSO4双组分氧化还原体系中,以酶改性淀粉为主链,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有机硅表面施胶剂。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最佳工艺为:m(α-淀粉酶)∶m(绝干淀粉)=0.004,m(FeSO4)∶m(H2O2)=0.04,DMDAAC用量为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的0.6%,AN用量为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的1.5%,AM用量为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的0.4%,有机硅单体用量为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的2%,m(St)∶m(BA)=2,m(单体总量)∶m(淀粉)=2.4。通过红外光谱(FT-IR)、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表面施胶剂提高了瓦楞原纸的施胶性能,当有机硅表面施胶剂用量为表面施胶液的0.5%时,施胶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张勇  张玉飞  李小瑞 《中华纸业》2010,31(16):23-26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反应性阳离子单体,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性单体,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性、亲油性单体,经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两性无皂苯丙聚合物(ASAP)—AKD乳化剂,界面张力、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热重分析表征该ASAP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且为共聚物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讨论了ASAP乳化AKD的较佳配比为:m(AKD)/m(ASAP)=4.5/1,该配比下ASAP/AKD复合乳液具有分散、放置稳定性良好的特点;考察了在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双元助留剂下,ASAP/AKD复合乳液用量对草木混合浆进行浆内施胶纸张的施胶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SAP/AKD复合乳液的较佳施胶用量(占绝干浆)为:w(ASAP/AKD)=0.2%~0.3%;w(ASAP/AKD)=0.2%时纸张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600、氯磺酸和氨水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然后以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 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DSBM反应型乳化剂苯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粒径分布和表面张力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FT-IR分析表明DSBM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DSBM乳液平均粒径大约为21.48n m左右。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的CMC值为0.28g/l,γC M C为32.4m N/m。半个月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制备的表面施胶剂乳胶膜吸水率达到44.7%,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制备的乳液乳胶膜吸水率仅为19.5%。将DSBM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轻型纸进行表面施胶,与未施胶纸相比,经过DSBM施胶后轻型纸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其Cobb值、表面强度、耐折度和裂断长均优于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以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梯度升温的方法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并将其应用于AKD的熟化促进剂。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6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0.2%(/单体质量),反应体系pH值为5,Na4ED—TA用量为0.003%(/单体质量),合成出了高特性粘度的PDMDAAC;在乳化AKD过程中加入少量的PDMDAAC,其施胶效果较未添加PDMDAAC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王西锋  张光华  牛恒 《中华纸业》2011,32(22):36-39
以阳离子PVA为分散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一种阳离子乳液表面施胶剂。在制备阳离子PVA乳液表面施胶剂时,将无机的氧氯化锆引入有机乳液中提高施胶剂的应用效果,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乳液稳定性及施胶应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m(St):m(BA)=1.5:1,m(DMC)/{m(st)+m(BA)}=0.20,w(H2O2)=2.5%,n(H2O2):n(FeSO4)=0.05,氧氯化锆的用量为0.4%,PH=3~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聚合物乳液在纸上施胶后纸张的施胶度、耐破度、抗张力相对SAE施胶剂分别可以提高87%、11%、50%。  相似文献   

15.
梳状PVA共聚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改性PVA为分散剂,丙烯酸(A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利用无皂核壳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一种弱阴离子乳液表面施胶剂。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乳液稳定性及施胶应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种子聚合法,m(AA):m(St):m(BA)=4:15:6,引发剂=3%,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6h。DSC测量出玻璃化温度为40.02℃。聚合物乳液在纸上施胶后纸张的施胶度相对原纸可以提高3倍,平滑度、耐破度、抗张力相对于SAE施胶剂分别提高24%、21%、10%。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腈改性淀粉为分散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丙烯酰胺(AM)为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为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含氟表面施胶剂。最佳合成工艺是:w(腈基淀粉)=8%,w(FM)=0.3%,w(DM)=0.9%,w(AM)=3%,w(K2S2O8)=0.5%,m(St):m(BA)=2.5。并对施胶纸张各种性能做了测试,与同等条件下未含氟表面施胶剂相比,纸张的施胶度和抗张强度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含氟防水整理剂乳液。结果表明:当m(BA):m(MMA)=3:2,乳化剂用量为6%,引发剂用量为0.6%(均为对单体总质量),制得的聚合物乳液外观透亮、细腻、稳定性好。经该防水整理剂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