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曝气和连续曝气相比,在间歇曝气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氮的去除率较高.在进水负荷为0.8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1d、曝气量为4.038m3/(m2·d)、曝气/停曝周期为20 min/60 min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0.37%、98.32%、80.22%,出水COD、NH4+-N、TN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
SBR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SBR工艺与人工湿地组合在一起,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研究组合工艺的最优运行参数。该组合工艺,兼有两种水处理技术的优点,且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常温下,SBR运行方式3(曝气3h,沉淀1h)与人工湿地(HRT=24h,每天处理水量1.5m3,水力负荷为0.245m3/m2.d)组合,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在此工况条件下,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最大,SBR系统的能耗最低。试验将SBR控制在低溶解氧情况下,COD,氨氮的去除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且出现了同时硝化反硝化与明显的放磷、吸磷现象。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浮/铁炭曝气/芬顿氧化/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石化废水,介绍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情况.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色度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液分离/涡凹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采用间歇运行方式,很好地解决了间歇进水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连续运行的问题,最终出水COD平均为95 mg/L,BOD5平均为29 mg/L,SS平均为47 mg/L,动植物油平均为7 mg/L,NH3-N平均为12 mg/L,TP平均为2.4 mg/L,出水水质远远优于当地环评、环保部门要求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强化脱氮除磷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率较低的问题,结合重庆市新生镇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的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气水比和间歇曝气方式对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18℃、有机负荷为0.86 kg/(m3·d)、HRT为8 h、气水比为51及交替间歇曝气(曝气1.0 h、停曝1.5 h)的条件下,出水COD、NH3-N、TN、TP浓度分别为23.3、10.12、16.30、0.46 mg/L,去除率分别为80.5%、47.4%、43.7%、77.0%,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区难降解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进行一期工程生化池出水的深度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先通过臭氧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再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化处理,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当臭氧投加量为24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 h时,BOD5/COD的平均值由0.180提高到0.436。后续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当水力表面负荷为4.25 m3/(m2.h)、HRT为0.85 h时,出水COD<90 mg/L,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去除COD和T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的除磷能力,采用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对COD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间歇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和停曝时间分别为2h和1h时,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不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出水CO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对TP的去除主要集中在采用间歇曝气的生物滤池中,其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59%,系统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72%。曝气/间歇曝气两级生物滤池在保证对COD去除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除磷率,解决了传统曝气生物滤池除磷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出水水质仅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为使其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拟采用前置反硝化BAF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据此进行了中试启动研究。中试以污水厂实际进水为原水,处理规模为2 m3/d,采用自然挂膜方式,反硝化段和硝化段的体积比为1∶2,回流比为100%,各滤池的HRT均为0.67 h,CN池和N池的曝气量分别为0.82、1.0 m3/h。经过16 d的运行,出水COD、NH3-N和TN浓度分别稳定在50、5和15 mg/L以下,表明中试装置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9.
间歇曝气折流BAF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下对折流曝气生物滤池(BBAF)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效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曝气/停曝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8:1、曝气/停曝时间分别为1.5 h/1 h和1.25 h/1.25 h的条件下,当进水COD为53~275 mg/L、TN为16.83~47.68 mg/L、TP为1.58~3.75 mg/L时,出水水质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曝气/停曝时间为1.25 h/1.25 h相对节能,可作为今后运行的主要工况.  相似文献   

10.
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O3/BAF)组合工艺用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利用臭氧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残留有机物和截留悬浮固体。O3/BAF组合工艺能够很好地发挥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势,可在保障出水水质达标的条件下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组合工艺对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溶解性COD去除效果明显,臭氧后出水B/C的平均值提高了1.54倍,O3/BAF组合单元COD平均去除率达到了34.2%。连续12个月的运行数据表明,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曝气吹脱法对水中1,1,1-三氯乙烷和1,1,2-三氯乙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曝气吹脱法对水中1,1,1-三氯乙烷具有理想的去除效果,但是对1,1,2-三氯乙烷的去除效果很差;当曝气量为0.4~1.0 L/min,气水比为3~5时,能将初始质量浓度为5倍国家标准限值的1,1,1-三氯乙烷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以内;在相同曝气量条件下,气水比越大,对1,1,1-三氯乙烷的去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曝气方式对M—CAS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AST和MBR工艺结合而构成M-CAST工艺,考察了在非限量曝气、限量曝气及间歇曝气方式下,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方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对其平均去除率>90%),但对总氮的去除影响较大;当MBR和CAST工艺同时运行且采用间歇曝气时,MBR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TN平均浓度仅为3.55mg/L,达到了优质杂排水的水质标准.研究还表明,M-CAST工艺可根据污水排放要求实现CAST和MBR工艺的灵活切换,且利用膜组件出水就可满足小水量的回用要求,具有节约工程投资和减小占地面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曹国凭  杨永 《山西建筑》2008,34(5):213-214
详细介绍了曝气理论及膜的曝气原理,深入探讨了与膜曝气有关的膜的概念,通过污水生化处理节能曝气工艺的实验,对污水生化处理节能曝气进行了研究,以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工艺的高耗能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的通风技术和粉尘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正旺  王永亮 《山西建筑》2007,33(26):328-329
通过浙江温州赵山渡引水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施工中的通风方式选择、通风量的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进行了较系统地总结,并对粉尘治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均匀受限曝气的机理 ,并通过在一汽污水厂进行的运行对比研究 ,充分表明了该法处理有机废水效率高、能耗低、出水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Requirements to improve effluent quality have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better design procedures for activated-sludge plants. The recognition that activated-sludge aer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nergy used in sewage treatment has resulted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energy-efficient aeration systems as part of such design procedures. Fine-bubble diffused-air techniques are potentially more efficient than mechanical surface-aeration systems, but low oxygen-transfer efficiency is often observed in practice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eration tank solids loading. Surface-aeration systems appear to be able to operate at reasonable aeration efficiencie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loading, but they are not as effective as diffused-air systems in low-rate processe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aeration system in the same process (hybrid aeration) can result in optimum energy use and good effluent qualit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cept, show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ree full-scale plants utilizing hybrid aeration.  相似文献   

17.
浅析影响射流曝气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射流曝气器的动力学原理及研制射流器试验出发 ,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在工程实际中影响射流曝气工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和双因素正交试验对无回流间歇曝气系统(NBIAS)的工况与污水中有机物(COD)、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曝气/停曝周期T=6.0h、缺氧时间为1.5h、厌氧时间为1.5h、沉淀排水时间为0.5h的条件下,曝气比和泥龄均高度显著地影响TP的去除,但曝气比的影响是泥龄影响的600倍。  相似文献   

19.
光大水务济南一厂污泥膨胀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大水务济南一厂的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从F/M、进水中硫化物浓度、微量金属元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工艺调控,结果表明:①由于进水浓度偏低,在小水量、低负荷[F/M〈0.02kgBOD5/(kgMLVSS&#183;d)]、MLSS为2000~4000mg/L时,发生了严重的污泥膨胀。②在小水量、低负荷下,采用间歇曝气不能防止污泥膨胀的发生。③射流曝气系统并不能防止低负荷污泥膨胀的发生。④在设计水量下运行,F/M应提高到0.25kgBOD5/(kgMLVSS&#183;d)左右。通过三个月的调整,SVI降至140mL/g。⑤当SVI为140—200mL/g、污泥呈微膨胀时,出水COD为35mg/L左右,SS为6mg/L左右,此时保持F/M基本不变,SVI缓慢下降;但当DO降低后,SVI又重新升高。⑥通过投加低成本的亚铁盐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控制和消除生物泡沫效果,然后将F/M肘增至0.55kgBOD5/(kgMLVSS&#183;d),SVI由原来的400mL/g以上降至200mL/g以下,再保持F/M为0.3kgBODs/(kgMLVSS&#183;d)左右,SVI达到最佳值(100mL/g左右)。  相似文献   

20.
曝气吹脱法去除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静态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曝气吹脱法对氯乙烯、1,1-二氯乙烯、氯丁二烯等1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0.4~1.4 L/min、气水比不大于25时,能将初始质量浓度为5倍国家标准限值的氯乙烯、1,1-二氯乙烯、氯丁二烯、反式-1,2-二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和二氯甲烷降低至国家标准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