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起线路短路故障导致主变压器高压绕组损坏事故进行了分析。通过油化试验和高压电气试验,初步确定烧蚀部位位于主变压器高压侧C相主绕组靠下部位,并通过吊罩检查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个主要试验项目,对于出线端与GIS直接相连的大型变压器,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可以检查出与变压器连接的导电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焊接不良及线圈故障等缺陷。由于测量高压绕组直流电阻时需拆除变压器出线端与GIS的连接,工作量大且有风险,因此例行的年度预防性试验中,测量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直流电阻时将高压端GIS刀闸拉开,接地刀闸合上,断开其外部的接地连片,在接地刀闸引出端和中性点之间进行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在进行某电站500 kV 4B号变压器高压绕组直流电阻测量过程中,发现了一起500 kV GIS接地刀闸内部传动机构轴销断裂缺陷,文章对缺陷的发现过程、检查情况、缺陷原因、处理情况进行了综合描述,并对后续GIS运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广阳  胡朝辉 《广西电力》2002,25(2):52-53,70
通过分析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时B相绕组相流电阻值偏大的原因,说明了变压器注入热油后进行直流电阻测试时,由于热油造成三相绕组存在温差,从而对测试产生误差。  相似文献   

4.
分解法在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泸州地区某110 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进行例行试验时发现该主变压器高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跟往年比有明显的下降,随后对该主变压器进行了诊断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泄漏电流曲线进行分析,认为其高压绕组对地绝缘存在集中性缺陷。为了确定故障部位,研究了高压绕组的内部结构,发现高压绕组可分解为U、V、W相套管(带主绕组)、分接开关、O相套管(带输出端子)等5个部分,随后采用分解法对各个部位进行单独诊断,最终诊断出了分接开关油箱进水导致V型分接开关上端转换选择器U、V相绝缘板严重受潮故障。进行处理后该主变压器顺利投运,规避了被烧毁的危险。采用分解法可以清晰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
周成福  洪兴援 《变压器》1994,31(2):30-31
变压器箱盖隔磁板焊接新工艺周成福,洪兴援,常宝华(银川变压器厂)一、前言隔磁板是对低电压、电流大于600A以上的变压器,为防止变压器运行时输出端子相与相之间产生环流造成发热而设置的。隔磁板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如铜、铝、奥氏体不锈钢等。目前,我国中、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作者通过绝缘电阻试验、绕组直流电阻试验,并结合吊芯检查,分析了一起因绕组焊接质量缺陷导致的配电变压器批次性故障,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兆欧表时,一般兆欧表有三个接线端子:其一是“线路”端子L,接在被试设备的高压导体上;其二是“地”端子E,接在被试设备的外壳或地上;三是屏蔽端子G,接在被试设备的高压护环上,以消除表面泄漏电流影响。 对于多绕组变压器可利用兆欧表屏蔽法检测变压器高、中、低压线圈各自对地绝缘电阻。例如,某变电站一台110/35/10.5kV三绕组变压器,在定期试验时绝缘电阻值如表1所示,从表1中所列数据可看出,高压绕组对中压、低压绕组及外壳的绝缘电阻偏低。采用屏蔽法可具体判断出是高压对中压、高压对低压或高压对地的绝缘性能情况。屏蔽  相似文献   

8.
例1 75kVA铝线干式变压器断路后铝-铜焊接 分析与检查:该干式变压器一次绕组为多根圆铝线,绕组出线头与铜接头焊在一起。此次采用二者软钎焊修复断线。  相似文献   

9.
例175kVA铝线干式变压器断路后铝-铜焊接分析与检查:该干式变压器一次绕组为多根圆铝线,绕组出线头与铜接头焊在一起。此次采用二者软钎焊修复断线。修理方法:将绕组引线头用钢丝刷往返刷擦至发毛,用喷灯加热铝线引出头的表面,将钎剂熔化至冒白烟后,立即涂在加热的铝引线上,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钎料;将涂好钎料的铝引线插入铜接头内,再用喷灯加热,接着用钎料向铝引线上涂抹,直至铜接头内焊满钎料为止。例2SJ6-320kVA变压器过热,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分析与检查:该变压器运行时出现外壳过热、油温升高,停运测一、二次绕组,不接地,但一次绕组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柱上配电变压器的短路故障,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开展油色谱离线监测及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变比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并结合设备外观检查,判断出该配电变压器发生绕组变形、a相绕组有1根导线断股或脱焊,且a、b相铁芯与绕组间绝缘降低,最终解体检查验证试验数据理论的正确性,为以后分析配电变压器故障提供经验,并对其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可反映出绕组接头焊接质量的好坏、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是否良好、导线是否断股等情况,是变压器在大修、预试和改变分接开关位置后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也是故障后的重要检查项目。本文阐述了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原理,并提出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数据异常时的应对方案,以嘉兴供电局35kV步云变3号主变、35kV栖真变1号主变为例,对试验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高压侧直流电阻超标故障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处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文章提出了试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爱华 《江苏电器》2013,(11):50-52
220 kV变电站10 kV出线电流互感器CT突然发生三相短路,主变受到短路电流冲击,停运后通过常规试验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及气体色谱分析,并结合绕组变形频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地判断了变压器低压绕组B相存在轻微变形的故障性质,为变压器是否重新投入运行或及时退出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流互感器(CT)运行中出现的一例零序保护动作事故及开关柜内二次端子局部烧熔现象,采用直流电阻试验和励磁特性试验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CT二次绕组线圈匝间短路是引起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的直接原因,而运行中CT间歇性开路可能是造成CT二次绕组匝间短路和端子烧熔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起由低压开关柜内部短路引起的220 kV变压器绕组损坏事故。为检查绕组损坏程度,进行了绕组电阻测试、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扫频响应等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变压器内部低压侧绕组发生严重变形且低压C相绕组存有断点,返厂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半硬自粘换位导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起由低压开关柜内部短路引起的220 kV变压器绕组损坏事故.为检查绕组损坏程度,进行了绕组电阻测试、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扫频响应等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变压器内部低压侧绕组发生严重变形且低压C相绕组存有断点,返厂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半硬自粘换位导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变压器绕组电阻试验数据超标的情况,在对试验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油色谱分析和红外测温图谱分析,判断出变压器的缺陷部位在高压套管V相柱头处,并分析缺陷产生直流电阻超标的原因,提出缺陷处理措施和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20kv变压器故障后现场设备检查情况、保护装置动作信号、故障录波图、绝缘试验结果、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和瓦斯气体分析、雷电定位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变压器故障的可能部位,与变压器内部检查结果一致。指出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35kvC相绕组引出线过渡铜排和B相绕组套管过渡软铜带存在尖端和凸缘,两者之间距离小,油间隙绝缘距离不足,产品设计上考虑不周。雷击是变压器故障的诱因,变电站户外配电装置或35kV线路遭受雷击,引起过电压,雷电波侵入到变压器内部,雷电波和运行电压迭加作用,引起油间隙击穿,造成B、C相间短路。对变压器进行了现场处理,采取了预防类似故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为保证其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必须按相关规程定期进行各项电气试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试是运行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新设备交接试验的基本项目之一,也是运行中变压器发生故障后重要的检查试验项目;它是发现绕组缺陷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直流电阻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出厂数据、历年试验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可以发现变压器绕组引线接触不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20 kV变压器故障后现场设备检查情况、保护装置动作信号、故障录波图、绝缘试验结果、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和瓦斯气体分析、雷电定位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变压器故障的可能部位,与变压器内部检查结果一致.指出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35 kV C相绕组引出线过渡铜排和B相绕组套管过渡软铜带存在尖端和凸缘,两者之间距离小,油间隙绝缘距离不足,产品设计上考虑不周.雷击是变压器故障的诱因,变电站户外配电装置或35 kV线路遭受雷击,引起过电压,雷电波侵入到变压器内部,雷电波和运行电压迭加作用,引起油间隙击穿,造成B、C相间短路.对变压器进行了现场处理,采取了预防类似故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是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也是发生故障后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可以检查绕组的焊接质量,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触头接触是否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