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秀萍 《工具技术》2010,44(3):119-119
汽车齿轮多采用剃齿作为齿部最后精加工的手段,剃齿可以稳定提高齿轮的精度和表面加工质量,剃齿工艺使用范围极广,故剃齿刀的需求量较大。剃齿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交叉轴螺旋齿轮啮合原理,利用齿面带小槽的具有切削能力的刀具齿轮与被加工工件无间隙自由对滚啮合,通过进给加压并利用啮合齿面间相对滑移产生的切削作用去除金属进行加工。剃齿刀的加工周期和铣齿形序滚刀的选择是加工的关键因素,过去几乎是一种模数、  相似文献   

2.
剃齿啮合接触特性是影响工件齿轮表面成形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考虑剃齿加工工艺过程,基于啮合原理建立剃齿啮合的数学模型和力学分析模型,提出并利用剃齿啮合接触分析算法,计算得到不同重合度下的剃齿啮合接触特性曲线,应用有限元法验证了剃齿啮合接触分析算法。结果表明:剃齿啮合时,工件齿轮齿面法向接触力的最大值在节圆附近;随着剃齿啮合重合度减小,被剃齿面的法向接触力增大,导致更大的啮入冲击和剃齿齿形"中凹"误差。  相似文献   

3.
徐振光  车红卫 《工具技术》2012,46(9):105-111
<正>1引言在剃刀的使用中常常发现刀具的寿命短,齿形的变化快,被剃齿轮齿形不稳定等问题。在日常剃齿中,影响剃齿刀寿命和齿形稳定性的因素很多,齿轮剃齿的啮合状态的好坏就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剃齿啮合状态在剃齿过程中对被剃齿面受力变化的作用及被剃齿轮的参数对剃齿啮合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径向剃齿刀在机修磨原理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向剃齿是一种高效的齿轮精加工方法,但径向剃齿刀的修磨比较困难。径向剃齿刀在机修磨法是一种新的修形方法,其原理为:用一个与所剃齿轮几何参数完全一致,制造精度较高,齿面镀有金刚石磨粒层的修磨轮,装在径向剃齿机上,取代工序加工中的工件齿轮,与径向剃齿刀啮合,达到修形的目的。运用啮合理论,建立了剃齿刀修形解析模型,推导出了修形时的啮合方程及修形后剃齿刀的齿面方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和计算机运算。试验证明,剃齿刀在机修磨法是一种实用的剃齿刀修形方法。  相似文献   

5.
“剃齿刀随机修形法”是用工件参数一致的金刚石修表轮在剃齿机上取代被剃齿轮,与剃齿刀啮合来修形剃齿刀,本文对此方法进行空间啮合理论研究,推导出了修形后的剃齿刀齿面方程,理论分析表明:刃磨后的剃齿刀与被剃工件瞬时呈线接触状态,均衡剃削力,有利于消除“剃齿中凹:这一结论已被实践所验证。  相似文献   

6.
“剃齿刀随机修形法”是用与工件参数一致的金刚石修形轮在剃齿机上取代被剃齿轮,与剃齿刀啮合来修形剃齿刀。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空间啮合理论研究,推导出了修形后的剃齿刀齿面方程。理论分析表明:刃磨后的剃齿刀与被剃工件瞬时呈线接触状态,均衡了剃削力,有利于消除“剃齿中凹”,这一结论已被实践所验证。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啮合节点位置法进行剃齿刀中凹修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彦灵  林彤 《机械传动》2001,25(4):51-53
分析了剃齿过程中齿形产生中凹的原因,并提出用剃齿刀与被剃齿轮在剃齿时的啮合节点作为剃齿刀修形位置中点的概念,进行剃齿刀中凹修形,用修形刀进行剃齿试验,并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剃齿刀剃削齿轮的过程,相当于一对交叉轴螺旋齿轮的无侧隙自由啮合传动,轮齿间为点接触,在啮合线上齿面接触点的数量是变化的.一般剃齿时,法向重合度大于1且小于2,在传动过程中,两对齿同时工作的"两齿区"总是位于齿顶和齿根处,只有一对齿工作的"单齿区"则总是在齿腹部分.在剃齿过程中,剃齿刀与被剃齿轮之间施加的径向压力不变时,反映在每个接触点上的压力随单齿区与两齿区而不同,反映在"单齿区"中的每个接触点上的齿面压力要比"两齿区"中的大得多,这就使被剃齿轮产生齿形中凹,约中凹0.01-0.03mm.  相似文献   

9.
吴能章 《机械传动》2006,30(1):9-11
用空间啮合理论建立了内齿轮剃齿时展成干涉校核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展成干涉与内齿轮和剃齿刀的齿数差、轴交角以及内齿轮的变位系数间的关系。该模型不仅可用于内齿轮剃齿时的展成干涉校核,也为交错轴螺旋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干涉校核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起动机齿轮啮合过程铣齿噪音和汽油机起动后起动机齿轮脱离啮合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起动机啮合和齿轮脱离过程产生噪音的原因,对影响起动机齿轮啮合的相关零件尺寸进行控制,解决了起动机齿轮啮合铣齿噪音,对汽油机起动后起动机齿轮脱离啮合过程产生的噪音原理进行分析和诠释。  相似文献   

11.
基于ADAMS剃齿刀齿面啮合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剃齿加工作为齿轮精加工的方法之一,因其效率高、成本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齿轮制造领域。由于使用标准渐开线齿形剃齿刀进行剃齿,在工件齿形节点附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凹"现象。这种齿形不仅影响齿轮的传动精度,而且会增大传动噪声,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以ADAMS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剃齿刀-齿轮的无侧隙啮合加工过程进行了接触仿真分析,得出了沿齿廓曲线上的接触压力分布结果。并在ADAMS环境的Post/Process模块下,以趋近满足整个齿廓曲线等接触压力为目标,对剃齿刀-齿轮啮合的最大接触压力进行了基于仿真分析优化,从而进行了齿廓修形。  相似文献   

12.
剃齿加工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世平  王化培 《机械制造》2000,38(10):35-36
剃齿加工是齿轮的一种精加工方法,它加工精度高,光洁度好,生产率较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剃齿加工中存在的误差长期以来是人们关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仅从剃齿加工中齿形和齿向两个方面的误差产生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作一分析。 [1] 剃齿原理   剃齿是根据一对轴线交错的螺旋齿轮相啮合的原理进行的。如图 1所示,Ⅰ为螺旋角等于β 1的左旋齿轮,Ⅱ为螺旋角等于β 2的右旋齿轮,两轮的轴交角为Σ。Ⅰ为主动轮 (即剃齿刀 ),带动Ⅱ (即工件 )旋转。两者在啮合点 P的圆周速度分别为 V1和 V2,两圆周速度的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齿轮跑合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一对经过精切齿形的齿轮互相啮合对转,利用齿轮副在啮合对转过程中产生的挤压力与工作齿面间滑移摩擦力的综合作用,在加跑合剂跑合时还藉助于齿面向研磨膏的化学、物理作用,使啮合齿面上磨去极薄的一层金属,称之跑合。跑合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4.
弧齿圆柱齿轮两种加工方法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弧齿圆柱齿轮的两种加工方法的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以加工原理为基础,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按照实际加工过程对两种齿轮的加工进行模拟,得到了两种工艺下弧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对两种弧齿圆柱齿轮进行啮合分析和干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旋转刀盘法加工弧齿圆柱齿轮的工艺性能要比平行连杆法好,特别是可以进行磨齿、剃齿等精加工工艺。因此,采用旋转刀盘法加工弧齿圆柱齿轮更适用于工业推广应用。本文中的研究对弧齿圆弧齿轮的设计和选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是一种将圆弧齿形拓展至交错轴齿轮传动的新型传动技术。在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齿廓的点啮合设计方法,推导啮合齿面的数学模型;在综合考虑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情况下,进行速度分析和受力分析,推导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啮合效率公式,分析主要设计参数对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副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齿轮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滚齿加工质量有所提高,这样以剃齿作为糟加工的齿轮,适当减少剃齿余量,不但可满足产品严求,而且还可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介绍合理确定剃齿余量的计算。剃齿余量可沿齿轮啮合线方向计算,由于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是渐开线齿轮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线,啮合线方向总作用误误差(即啮合线增量)直接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因此,减少啮合线方向误差有利于提高剃齿等的齿轮精加工精度。齿轮啮合线增量减少了,也就减小了齿轮各项误差。齿轮的各项误差虽在不同方向上度量,但通过各检验组检测齿轮,其实质都反映了齿轮啮合线增量。齿轮的总误差也是通过直  相似文献   

17.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齿廓啮合过程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世杰  李治 《机械传动》2002,26(1):19-21
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由于应用的局限性,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8年笔者将此机构应用于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和螺杆泵转子,此处转子与定子的相对运动特征要求联轴节的输出相对于输入轴以一定的规律作相对偏心运动,这样,机构中参与啮合的轮齿数的常规的齿轮联轴节相比明显减少并有齿廓之间相对滑移,因此,连带引出强度、效率、振动等问题。为了给这些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从齿廓啮合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反映啮合点在齿廓上变化规律的16种隶属关系,并给出确定齿廓接触起迄点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传动》2016,(12):42-47
针对齿背啮合冲击引起传动效率、平稳性降低以及振动、噪声加大等问题,考虑齿轮误差、轮齿变形和齿侧间隙,研究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背啮合机理。基于有限元动态接触模型,对齿轮啮合特性进行仿真,研究转速和负载对齿背啮合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一定的转速与负载下,出现轮齿正常啮合与齿背啮合交变;主动轮转速的增大会使齿背啮合冲击加剧,从动轮负载一定幅度内的增大会使得齿背啮合冲击有所减弱。齿背啮合发生时,正常啮合齿对的接触力在零与峰值之间振荡,实际齿轮啮合呈现"正常啮合-脱啮-齿背啮合-正常啮合"规律性的变化。该研究对于齿轮系统的减振与降噪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向啮合齿廓是齿轮齿面上能反映齿轮的加工与传动质量的一条工程意义独特的曲线,在齿轮滚齿、蜗杆砂轮磨齿等展成法加工中,是齿面加工的形成曲线,在渐开螺旋齿轮传动中,是齿轮传动的工作曲线。然而,现有的齿轮测量仪器并没有法向啮合齿廓的测量功能。结合法向啮合齿廓的形成原理,给出了其理论模型,基于现有齿轮测量中心,提出了法向啮合齿廓偏差测量的四坐标测量法和三坐标测量法。测量实践表明,采用现有的齿轮测量仪器,能方便的实现法向啮合齿廓偏差测量与评定,四坐标法测得的法向啮合齿廓形状偏差、倾斜偏差和总偏差与三坐标法的测量结果相比分别相差0.2、1.3、0.6μm。与渐开线和螺旋线相比较,法向啮合齿廓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和唯一性,通过对渐开线偏差和螺旋线偏差的相互补偿,可优化对法向啮合齿廓的控制,有效降低对渐开线和螺旋线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渐开线螺旋齿轮传动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啮合。它主要用于仪器制造。在机器制造中,由于它的承载能力不高而用得很少。但在齿轮加工中,如滚齿、剃齿、珩齿、车齿、磨齿中,刀具同被加工齿轮的啮合却是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常因为利用了螺旋齿轮的啮合特征,来分析研究滚齿、剃齿等加工中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