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工程实例研究了用生灰砂桩法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的方法,发现该方法既能有效挤密桩间土,提高密实度,消除湿陷性,又能有效降低土体含水率,改变土体的状态。同时生灰砂桩胀化过程中与砂形成坚硬固化物,具有较高强度,且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使其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是一种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石灰桩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的固结时间和承载力计算结果显示,生石灰桩加快了土体排水固结,使桩间土的承栽力明显比加固前提高.生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在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时,应考虑桩体强度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粉喷桩是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利用水泥灰作为固化剂与软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或石灰土桩,桩体在经过一定凝期后.其物理力学性质较之天然土有明显的变化.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加同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增大变形模量和减少压缩沉降。以这种桩和桩间土体组成复合地基,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由桩和桩间土体共同承担荷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南水北调焦作1段第II施工标渠道液化砂土段成功使用挤密砂石桩处理为例,介绍了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挤密砂石桩主要靠桩的挤密和施工中的振动作用使桩周围土体的密度增大,从而使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压缩性降低;当被加固土为液化地基时,由于土的空隙比减小、密实度提高,可有效消除土体的液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建筑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挤密砂石桩是在振动沉管桩机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打入规定的设计深度,套管入土后,挤密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投入砂石,再将砂石排入土中,振动密实成桩,多次循环后就成为砂石桩。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防止砂土振动液化。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状况千变万化,目前单一的振动沉管桩机施工挤密砂石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孙崇 《治淮》2012,(4):36-3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是一种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桩身强度等级多在C15~C25之间,一般用于建筑地基的加固.  相似文献   

7.
西旺庄调蓄池地基持力层为低液限粉土,结构比较松散。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质量检验等。处理后的地基,挤密的桩间土与夯填密实的灰土桩形成复合地基后,消除了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湿陷性的同时,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模拟试验,计算分析了先加桩后填筑坝体(先桩后土)、先填筑坝体后加桩(先土后桩)和先填筑坝体后加桩并注浆(先土后注浆)3种情况下的地基固结变形、应力特性。以秦岭电厂灰坝加固工程为例,探讨了复合地基施工顺序优化的方法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先土后桩"的施工顺序较传统的"先桩后土"可以较大地发挥上部土体对地基的压密作用,使桩间土承担更大的上覆荷载,促进地基土的固结,大大减少地基的"工后沉降",有利于坝体或路基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碎石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珠江堤防建设大坦沙岛A标工程实例,简要介绍碎石桩的施工方法、检测试验方法,以及主要控制参数.碎石桩是采用振动器成孔,并将灌入的石料进行振密置换处理,在周围土体的约束下形成主要由碎石组成的"桩体",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外部荷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引水渠吹填土地基由于地震液化、地基承载力较低而不能直接使用等问题,在满足地基土抗液化稳定性的前提下,结合原位测试资料,利用该地基土体的液化安全系数和日本技术标准确定了砂桩置换率。随后通过复合地基方法确定相关稳定计算参数,并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挤密砂桩和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时引水渠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对不同加固方案的比选,提出了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永年县桩号74+660--75+095段在筑堤完成后发现黄土地基具有湿陷性,如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强夯和翻压)处理,即影响工期又会对附近村民及房屋造成影响。采用土挤密桩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同时施工设备简单,节省了大量的开挖和回填工程量,节省了施工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灰土挤密桩对控制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沉降变形的效果,以青海省东部湿陷性黄土区新建民小一级公路的两道涵洞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2.5倍桩径和3.0倍桩径为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计算,从地基处理前后土体湿陷系数、压缩模量、沉降变形等方面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公路涵洞基底8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湿陷系数从地基处理前的0.030~0.065减小至0.015内,公路涵洞基底6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压缩模量从处理前的均值10 MPa提高到15.0~21.5 MPa;相对于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2.5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的桩间土体湿陷系数的减小值(0.003~0.005)略大,且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增加值(1.5~4.5 MPa)也略大;1.5年后,采用2.5倍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沉降量分别为43.9 mm和52.4 mm,说明灰土挤密桩能够有效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湿陷变形,桩间距越小、对消除或减弱土体湿陷性的效果越明显,对控制涵洞沉降变形越有利。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可以充分控制涵洞工后沉降变形,确保涵洞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假定了桩侧摩阻力及桩间土剪应力的分布模式,根据桩土应力协调,得到了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变形分析新方法,即考虑刺入的自由应变分析方法。应用已有变形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同一实例进行了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并应用该方法对影响复合地基性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土体模量、桩径等对桩侧摩阻力、桩体应力、土体应力及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一般为粘性土)成桩,通过成孔过程中的侧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得桩间土得以挤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土挤密桩的主要设计参数(孔间距),通过试验施工进行验证,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对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焦红波  赵继伟  刘耀宗 《人民黄河》2012,34(4):121-122,125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处理地基是用桩间挤密土和回填夯实的桩体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荷载。介绍了土挤密桩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禹州长葛段工程实践表明: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处理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灰土挤密桩地基是由回填夯实的灰土桩(按一定比例配制)和桩间挤密土共同组成并承担上部荷载的一种人工"复合地基"。通过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地基的变形模量,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文中通过对禹门口提水工程一级泵站出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论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桩框架结构通常用于跨水库建筑物设计,具有桩基悬空高、侧向刚度小等特点,在外界环境变化下易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工程正常运行。针对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问题,提出在桩基外部加土体保护的方法进行控制,并以某高桩框架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桩框架、高桩框架+土体保护两种设计方案下整体结构的自振特性、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微变形、高铁经过时的微振动及波浪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数值分析表明,高桩框架+土体保护方案可以降低桩基体系的高阶自振频率,避免与场地的共振风险,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导致的微变形和高铁经过导致的微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大幅降低桩基体系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向变形。因此,在桩基外部设置土体保护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桩框架结构的微变形和微振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振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处理此问题的方法有多种,CFG桩复合地基法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以广梧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为实例,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软基路段采用CFG桩处理,可以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并能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二灰土击实性与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粉煤灰含量的二灰土的击实性和击实二灰土的抗剪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粉煤灰含量是二灰土的击实性和抗剪强度最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二灰土填筑质量直接受到含水率和粉煤灰含量影响的定量分析,为利用二灰土处理黄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进行风电建设,风机基础设计是风电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在定边、靖边多风电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风机基础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风机基础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多工程的竖向浸水试验首次提出负摩阻长度的确定方法;根据陕北地基参数特点,提出采用扩底灌注桩,充分利用桩端承载力的方法,显著减小桩长,优化风机基础工程量。为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