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大部分地市公司早期建立的通信网络的通信容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文章介绍了地市级电力通信网的主要特点,介绍了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地市级电力通信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网络改造的建议,供有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各类生产和管理业务对光传输网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光传输网的通信容量和业务支持能力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文章介绍了瑞安电力光传输网现状,分析了网络存在的问题和通信业务的发展,并进行带宽需求预测,从通信技术、网络结构、光通信设备等方面提出瑞安电力光传输网络升级改造的解决方案。方案优化了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生存性,增强了网络多业务接入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岚  张斌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10):80-83
电力传输网的建设是广州电力“十一五”通信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广州电力传输网的现状,分析了现有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网络承载的业务,并综合电力实际的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光缆资源,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广州电力传输网的完善方案和新建设的传输网的规划方案,以及实际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电力传输网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电力通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标准化为手段提高电力通信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已成为促进行业规范管理、推进网络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电力系统通信标准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和电力标准体系架构研究,结合当前电力建设对通信标准的需求,提出基于电力通信业务流程的电力通信标准体系方案,并根据未来电力业务发展方向,提出电力通信标准重点研究方向和"十三五"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安徽电力调度交换网存在着组网可靠性低的问题,根据安徽电力"十一五"通信规划要求,结合安徽电网的实际情况,文章对安徽电力调度交换网的网络结构、组网方式、调度用户的接入方式以及网络的编号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力网架的不断发展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通信站点不断增多,光通信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面对提升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管理的需求,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通过对台州、临海二级区域通信网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地、县区域内通信网络融合方案,优化了通信系统网络结构,传输网自愈保护能力得到增强,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区域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业务中依托运营商2G/3G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规模不断扩大。文章首先深入研究了电力无线业务应用、通信需求和网络现状,指出现有电力无线业务中存在安全接入的风险与无法管控的缺陷。其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目标,实现电力无线业务的安全高效承载、集约化运营和规模化发展。最后,对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网络设计以及安全接入平台、运行支撑平台设计进行了详尽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利军  毛婕  赵萌  陶勇 《电力系统通信》2009,30(8):35-38,46
介绍了浙江电力95598呼叫中心通信平台现状和现有网络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通信平台的功能要求、技术体制、拓扑设计、容灾设计等内容,对IPCC和常规程控交换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基于IPCC的呼叫中心通信平台的建设方案,并探讨了通信平台的话音接入、中继计算、设备配置,为电力呼叫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0.
频率同步网是通信网络中重要的支撑网络之一,对湖北电力通信频率同步网的优化改造将可有效保障湖北电力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通过梳理湖北电力频率同步网运行现状中存在网络规划、时钟节点配置、网管功能不全面等方面问题,结合湖北电力通信网络架构提出了湖北电力频率同步网时钟节点优化配置、定时链路组织及同步网网管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PTN及电信级以太网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电力通信网络的改造和优化问题,介绍了PTN(Package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技术和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对PTN技术支持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探讨。结合目前电力光纤通信网现状,给出了构建电信级以太网的网络模型,从而使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现有SDH网络基础上建设新型的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承载网成为可能,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也将成为电力系统通信应用和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在配电网带电定位过程中,有些数据现场测量比较困难,需要远程测量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送给定位装置。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针对谐振接地配电网,利用基于零序电流突变量的带电定位判据进行定位;设计了一套GPRS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定位过程中需要的零序电压,从而实现带电故障定位;通过试验对GPRS模块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电业局采用其他通信方式时都因地理、气候环境恶劣,导致通信质量屡屡受挫,卫星通信的优势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文章首先介绍了卫星通信的特点和卫星地球站的组成及功能,然后根据攀枝花电力调度体制特点和对卫星通信的实际组网需求,规划设计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卫星通信专网实施方案,并就该专网实施后的成效,以及投运后遇到的主要故障和处理方法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的广域保护控制是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其工程化应用受通信网络实时性与可靠性的影响,现阶段尚缺乏定量化的配电网广域保护控制系统通信网络性能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使得相关研究难以深入开展。从网络性能约束出发,基于OPNET仿真平台对实体设备进行自定义建模,并通过加载报文协议、设置网络优化策略搭建配电网广域保护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结合通信设备选型、网络拓扑以及优化调度策略设置不同仿真场景在不同网络层级下进行通信组网策略仿真研究,获得定量化的网络性能分析结果。基于OPNET的配电网广域保护控制系统通信网络性能分析与组网策略研究方法能为配电网广域保护控制系统通信组网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春红  王照 《广东电力》2006,19(2):74-77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从中、低压变电站系统向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系统发展,对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从而使嵌入式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中倍受关注。介绍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嵌入式以太网的关键技术,指出采用由Ubicom公司的IP2022以太网协议转换芯片构成的嵌入式网络单片机是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的最佳配置方案,并对这种嵌入式网络单片机的软、硬件,及其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嵌入式以太网是今后变电站通信网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通信、测量和控制等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承载配网综合业务的通信网络平台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从信息与通信融合的角度介绍了配网通信网承载的综合业务和多种通信网络方式,讨论了电力数据网络的多业务需求,进一步讨论了基于配网通信网ICT深度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复杂多样的通信网络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业务承载的配网通信网ICT测试平台架构,开发一种满足配网通信网ICT测试平台架构的软件测试平台,测试配网通信网业务性能指标,并将测试平台应用于实际的配网通信网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应急通信需求的现状,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网络组网方案.根据组建可靠、健壮、灵活的应急通信网络的要求,详细阐述了该网络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包括网络分层框架、系统结构和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应急通信网络的部署方案和有关注意事项.最后,归纳了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应急通信网络组网方案的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终端设备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电力通信网络,包括网络的建设和网络的优化两个层面。对网络进行优化,就是要在现有的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软、硬件举措,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功能和灵活性的目的。文章根据陕西电力通信网的实际,选择介绍了两个优化方案,即开发利用3630PCM设备的电路保护功能,实现对业务的保护和利用FA16接入设备组网;实现路由的自动迂回,完成网络业务级的保护。具体地介绍了3630PCM设备保护路由的数据配置,FA16接入设备的组网方式、数据配置以及在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IEC 61850标准应用于配电网保护领域,研究配电网网络化保护技术,成为配电网发展的新热点。然而,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面临着通信距离长、范围大、面向多个站点等苛刻的通信条件,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受到严峻的考验,亟需得到定量化的分析和论证。为此,基于IEC61850标准,依托OPNET仿真平台,对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报文信息以及实体设备进行自定义建模,并结合通信组网方案、设备选型以及采样策略,搭建了多个不同场景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仿真模型。仿真探讨了通信网络的延时、延时抖动性、丢包率等网络性能,定量化分析和论证了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最后还探讨了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的应用边界。基于OPNET的配电网网络化保护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能够为配电网网络化保护的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智能电网通信传输网架建设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西安地区主、配网通信网络现状,结合智能电网需求,提出采用智能光设备组建MESH网络的主网架优化方案。分析了配用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对配用电网通信方式、电力线通信、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原理及组网特点进行探讨,结合地区配电网接入需求,提出面向用户侧的通信采用电力线载波宽带和窄带技术融合的一体化方案,配电网接入层采用基于EPON技术的分层组网方案,满足了智能电网对通信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