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和 《视听技术》2008,(11):88-90
圆号是一种具有特殊音色的铜管乐器,它既温和高雅,又嘹亮、明快、充满活力。但圆号在乐队中的作用似乎远胜于独奏地位。正如英国作曲家迈克尔.伯克利(Michael Berkley)所说,“圆号是一样精妙的乐器,少了它,管弦乐队将与陋室无异。”的确,迄今为止,在铜管乐器作品中,圆号独奏、协奏作品,与小号相比要少得多。其实,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圆号演奏家杜克威尔(Barry Tcuk-well)曾在悉尼、英国哈雷、伯恩茅斯、伦敦及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等地任乐团圆号首席,1963-1974年任皇家音乐学院圆号教授,组建了杜克威尔管乐五重奏团。  相似文献   

3.
说到20世纪的圆号演奏家,英国人丹尼斯布雷恩(Dennis Brain)不能不提。EMI公司今年在其“乐坛巨星系列”(ICON)中推出了这位演奏家的4CD套装。虽然是历史录音,但制作精良、包装精美,值得喜爱圆号作品的爱乐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李博 《高保真音响》2012,(6):122-124
铜管十重奏作为铜管室内乐表演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欧洲和全世界广为流行。通常由三支小号、一支夫吕号、四支长号、一支圆号和一支大号组成(著名团体如德国柏林爱乐铜管十重奏),另有由三支小号、一支夫吕号、三支长号、两支圆号和一支大号组成的铜管十重奏团(如著名的德国铜管十重奏GERMANBRASS)。  相似文献   

5.
西洋的管乐器分木管与铜管两大类,每一类又各有繁多的品种。常用的木管有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萨克斯管、大管及低音大管等;铜管有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等。吹管乐器(尤其是木管器)音色各异,构成乐队调色板上最丰富的色彩资源。几百年来,各种管乐在制作方面不断改良、完善,演奏技法也不断进步,因此几乎都已成为具有相当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早在两个世纪前,古典主义作曲家海顿就曾为长笛、小号及圆号  相似文献   

6.
一场展示欧洲名琴和圆号的乐器巡展、巡演将于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巡回举行,并于6月2到3日来到广州星海音乐厅。  相似文献   

7.
威廉·舒曼:圆号与乐队《对话三则》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威廉·舒曼(William Schuman,1910~1992)除了9部交响曲外,在协奏曲体裁方面也颇有成就。他作有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曲各一部。此外,他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奥尔菲斯之歌》(1962)与为圆号与乐队而作的《对话三则》(1974)也都是类似协奏曲样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高为杰 《视听技术》2001,(11):74-75
克拉夫特:定音鼓协奏曲 威廉·克拉夫特(William Kraft,1923~)是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1994年,他曾来中国,在上海亲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他的《定音鼓协奏曲》及圆号协奏曲《面纱与变奏》并进行讲学。因此,我们对克拉  相似文献   

9.
子韵 《高保真音响》2011,(5):111-114
圆号的齐奏以及小号的助奏.爆发出一个呼嚎般的动机,整个乐队也随之加入.以一种异常亢奋的状态呈一现出乐曲的主部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爱圆号     
最富于诗意的乐器——圆号 在交响乐队的调色板中,每一种乐器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它们有的表现力异常宽广,可以塑造多种不同形象(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有的好比特型演员,只能用于某种固定场合(如短笛、响板)。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性格演员”:长笛音色清冷,恰似技巧高超  相似文献   

11.
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近代伟大作曲家的代表,在标题音乐、交响诗等领域他也是最伟大的作曲家。年轻时的理查很注意形式,是位古典派作曲家,以写交响曲、室内乐为主。后来受到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的标题音乐影响,更加倾向于以音响作为手段去表现诗、剧、故事等内容,并且运用主导动机的技法和变奏法,再加上他的宛如神技般巧妙的管弦乐法和圆号表现手法,营造出了非同寻常的音乐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志宏 《高保真音响》2012,(12):103-103
当每年时光游走到了那一刻.一身红衣、红帽装束,白须飘飘的圣诞老人便以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视线.这张唱片封套上也有圣诞老人.咦.他怎么没乘坐那架驯鹿拉的雪橇车?没背负那个鼓鼓囊囊.可以满足所有小朋友愿望的礼物袋?他背着个沉甸甸的大圆号.难道想吹奏一曲?这次他带来的圣诞礼物是圣诞音乐?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海顿(JosephHaydn)有着令人尊敬的头衔——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些头衔都不是非常准确,但他对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这两种音乐形式的贡献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在海顿手上,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从草创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例如,早期的交响乐编制,不过是5把小提琴、1把大提琴、1把低音提琴、1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大管和2支圆号,不过十多人:经过海顿的努力,乐队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  相似文献   

14.
克拉夫特:定音鼓协奏曲 威廉·克拉夫特(William Kraft,1923~)是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1994年,他曾来中国,在上海亲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他的<定音鼓协奏曲>及圆号协奏曲<面纱与变奏>并进行讲学.因此,我们对克拉夫特其人其乐并不陌生.最近,笔者在美国购得Harmonia Mundi 出版的录有他三部协奏曲的专辑CD(片号:HMU907106),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音乐并将它们介绍给爱乐朋友.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克里凯尔在2001年至2004年与美国女钢琴家NinaTichman合作录制了贝多芬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分三张CD先后发行。我们见到其它版本的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集一般就是五首奏鸣曲加上三首变奏曲,都是两张CD能搞定,为何克里凯尔这个要出三张呢?原来她还录了几首十分冷门的作品,包括F大调圆号奏鸣曲的大提琴改编版,根据一首弦乐三重奏改编的降E大调大提琴奏呜曲,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作曲家们的精华集锦往往是各大唱片公司的畅销品牌,由美国Telarc公司推出的这套《伟大的托赫玛尼诺夫》中几乎收集了拉氏所有著名的音乐片段.录音汇集了公司属下众多发烧爆棚录音,其中有普列文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第2交响曲》的第2乐章,四支圆号演奏的雄壮舞蹈风格音场定位感相当出  相似文献   

17.
管弦乐大家庭的成员,个个有其独特的魅力。长笛的清丽,双簧管的甜蜜,圆号的浑厚,小号的辉煌,竖琴的神秘,打击乐的繁富……,更不用说小提琴的柔美和钢琴的博大。哪一样乐器在特定背景下都能让人感动流泪。 但在这个满是芝兰玉树的大家庭中,我最迷恋的还是大提琴,迷恋它的深沉、它的醇厚、它的朴实、它的诚挚。无论是低声吟哦,还是高声倾诉,大提琴  相似文献   

18.
《黑色的花》(TEICHIKU TECW- 20675) 这是“涅槃”乐队的一张专辑。留意,此“涅槃”非美国那支Grunge 乐风的代表乐队“涅槃”,它来自英伦,资格相当老,上世纪60年代中已成立,成员包括P·C·莱昂斯,A·斯佩罗波罗斯等。乐队走的是迷幻摇滚路线,不过曲风带有清晰的古典音乐元素,标志是配器中出现的圆号等管弦乐器,给人优雅的感觉。乐队的音乐生命较长,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这张精选辑《黑色的花》(Black Flower)辑录的便是乐队上世纪60、70年代黄金时期的代表作12首,其中“圣灵降临节旅店”堪称乐队的经典,其旋律优美  相似文献   

19.
音乐响起之际,在我的前方两个音箱之间就活现出一个近乎真实的舞台,悠然飘扬的长笛、轻盈清脆的单簧管、从容浑厚的圆号、充满木味的大管、妙如夜莺的双簧管,自左而右顺时针排成一个半圆形,色静体、定位和质感更是加强了真实感和临场感,也更为强调了声场的宽度和深度;五件乐器时而此起彼伏、时而齐声欢奏,它们那恰到好处、散发着木质芬芳的余韵,从各个方向给听者予录音室的空间信息,同时也将室内乐致高雅的气氛传递给了听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印象     
莫扎特这个名字相信不必多作介绍了,古典乐迷自不待言,随着电影《莫扎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许多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的人对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的确,莫扎特的不少乐曲可算是世界上最为人熟悉的音乐旋律,他的最后几首交响曲、钢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等等可称为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除了以上那些最热门的莫扎特作品外,一些名气略小的作品同样精彩。三乐章的“降E大调钢琴和管乐五重奏”(K452)(Decca443877-2)创作于1784年,乐曲中出现的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和圆号,莫扎特充分利用它们独特的音响效果来配合钢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