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热处理温度对镀镍钴钢带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镍钴钢带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镀镍钴钢带在镀层与基底之间形成镍/钴/铁扩散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钢带的伸长率逐渐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 650 ℃时,镀镍钴钢带的伸长率最大,为 46%,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适中。在拉伸变形过程中,镀镍钴钢带在热处理前、后呈现出不同的变形过程。未进行热处理的样品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表面形成裂纹,裂纹的扩展导致最终断裂;而热处理后,钢带在拉伸过程中表面没有裂纹的产生,孔洞的出现、生长和扩展而导致的最终断裂。这表明,适当的热处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65Mn冷硬态钢带绕制螺旋弹簧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文章采用断口宏观及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分析、力学性能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对断裂原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绕卷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热轧组织不均匀,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细珠光体及夹杂物对断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建莉 《热加工工艺》2014,(13):138-140
通过断口形貌的宏观与微观检验、金相检验、硬度检验及力学性能试验对1Cr13钢带卷制成形过程中的断裂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源位于钢带切割端面处,在卷制过程中沿着基体面有沿晶断裂倾向;带钢板材料采用水下等离子切割后表层组织发生了淬火与回火转变,切割面形成了约700μm厚的硬化层组织(硬度值为基材的3倍左右);受弯时由于韧性不足,在组织应力的作用下萌生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导致整个钢带毛坯在弯制过程中发生贯穿性开裂。  相似文献   

4.
1Cr18Ni9不锈钢夹紧带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夹紧带在进行振动试验时焊点处发生断裂,对断裂的夹紧带进行了断口的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焊点质量检验。结果表明,焊接工艺控制不当造成热影响区组织过热以及焊点压痕深度过大是导致夹紧带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另外,原材料强度偏高,导致焊接性能和断裂韧性下降,增加了脆断倾向。通过采用较低强度的冷作硬化状态钢带进行焊接加工,改善焊接工艺,优化焊接接头参数,产品经过振动试验未发生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赵航 《物理测试》2004,(5):39-40
对国产1Cr17不锈钢带进行冷冲压成形时,出现穿透性裂纹,而从日本进口的钢带则从不产生冲压裂纹。同时对国产钢带和进口钢带作了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夹杂物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杯突试验,结果两者并无差别。通过对冷冲压过程的实地观察分析,找准了裂纹产生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后,冲压裂纹立即消失。  相似文献   

6.
王文 《轧钢》1997,(1):9-12
介绍了对荫罩内磁屏蔽钢带的成份,性能、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并就国外的生产情况,国内的要求和开发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该钢带实验国产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65Mn高强钢带,广泛用于制作缠绕式液压机机架的钢带、切割用带刀、劈刀、带锯以及由其改制的伐片零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机械工程材料。带钢使用前均需焊接,目前一般都采用银焊。由于银焊接头质量差,常发生钢带过早磨损、断裂等现象,使接头数目受到限制,致使大量短的钢带浪费掉。为此试验采用氩弧焊方法代替银焊,获得满意的接头质量。试验材料与设备试验用材料为淬火、中温回火的65Mn钢带,宽125毫米,厚0.70~1.05毫米,硬度(HRA)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Q345B热轧钢带冷弯断裂试样和合格试样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微观夹杂物数据及对应连铸板坯试样的化学成分和低倍检验数据,并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进行断口分析,得出连铸板坯横截面1/4~1/5位置中间裂纹是造成此次钢带冷弯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优化连铸工艺等措施有效控制铸坯中间裂纹的形成,从而解决Q345B热轧钢带冷弯断裂问题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Q345B热轧钢带冷弯断裂试样和合格试样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微观夹杂物数据及对应连铸板坯试样的化学成分和低倍检验数据,并借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异进行断口分析,得出连铸板坯横截面1/4~1/5位置中间裂纹是造成此次钢带冷弯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优化连铸工艺、增加电磁搅拌等措施有效控制铸坯中间裂纹的形成,从而解决Q345B热轧钢带冷弯断裂问题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蓉  原大宁 《机床与液压》1996,(1):28-30,17
对谐波齿轮──钢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1.
唐时葵 《轧钢》2018,35(2):85-87
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手弧焊工艺与先经预热后经保温的新焊接工艺在65Mn带钢冷连轧过程中的焊缝状态。结果表明:经新工艺焊接后的带钢顺利完成了3个机架的冷连轧,没有断带。将此工艺延伸至40Mn、50钢、50CrVA等中高碳带钢的生产,冷轧效果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金相观察、硬度检测等手段对65Mn宽钢带冷轧过程出现的边裂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65Mn钢热轧原料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但由于在热轧水冷过程中边部冷却速度比中间快,珠光体组织片层相对更细。在两相区球化退火过程中,边部较细的珠光体组织更容易被脆性较大的粗珠光体组织所取代。在相对较大的冷轧压下率条件下,造成边部出现裂口。将一次退火工艺由两相区球化退火优化调整为亚温球化退火后,65Mn钢带边部组织球化率显著提高,基本避免了边裂情况的产生,并为实际工业生产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65Mn钢连续冷却转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膨胀法测定65Mn钢的CCT曲线。得到了高碳线材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确定了控冷工艺的冷速范围,为了得到最多的索氏体,需将65Mn钢相变时的冷速控制在1~3℃/s。此结果对实际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杜锋  方园 《上海金属》2012,34(4):48-53
以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薄带连铸专利为基础,综述了生产低碳钢薄带产品时微裂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对钢液的碳、硅、锰、硫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真空处理减少钢液中的气体含量;形成足够数量的低熔点夹杂物;采用合适的结晶辊形貌等措施,对于改善结晶辊和铸带之间的传热、减少和控制薄带连铸低碳钢产品的微裂纹缺陷有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65Mn等温处理和淬火回火处理后的硬度、韧性、抗弯性能和耐磨性。65Mn钢圆锯片用等温处理取代现行的淬火回火处理,将会在提高锯片的内在质量和节能方面取得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用膨胀法测定了65Mn2SiVTi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转变产物,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各冷速下试样的硬度.讨论了控制冷却速度对该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5Mn2SiVTi钢轧后空冷即可获得细片状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17.
模拟钻井钢丝绳工作时承受的高压、高速摩擦条件,研究65Mn钢和20Mn2WNbB钢钢丝摩擦区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得出:65Mn钢丝出现的摩擦白层是摩擦生热发生相变自淬火形成的硬度很高、脆性极大的高碳马氏体层;20Mn2WNbB钢丝虽然也会因摩擦生热发生相变形成自硬化层,但其脆性较小,因而可望作为防止钻井钢丝绳单丝断裂的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常规处理65Mn钢与45钢硼化物层的磨粒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经常规热处理的农机具常用钢种65Mn钢与45钢经固体渗硼得到的表面硼化物层在有、无润滑条件下的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后者的抗磨粒磨损性能大大优于前者,且降低硼化物层脆性可获得更高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9.
祝小冬 《热处理》2014,(6):57-60
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SEM和EDS等手段分析了65Mn扁钢在剪切时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65Mn扁钢在剪切过程中发生开裂主要是由于钢中硫含量偏高,形成大量的硫化物,由于与钢的塑性系数不同,在剪切时扩展成裂纹。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制定65Mn盘条控冷工艺和球化退火工艺,使用热模拟相变膨胀法,结合金相组织分析及硬度试验方法,研究65Mn弹簧钢的组织相变规律。试验测定了65Mn动态连续转变CCT曲线,同时测定了该钢种的Ac1、Ac3、Ar1、Ar3等临界相变点温度,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低于7 ℃/s时,仅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相变,此时钢中组织为索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索氏体含量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冷却速度大于7 ℃/s时,开始发生马氏体相变。冷却速度大于30 ℃/s时仅发生马氏体相变。采用本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合理的65Mn盘条控冷工艺,生产出了力学性能合格的65Mn盘条。同时制定了合适的盘条球化退火工艺,供下游用户参考,用户使用该工艺对盘条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可获得均匀的球化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