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表面裂缝,在遇温度骤降(寒潮侵袭或坝体挡水等)时,可能使已有裂缝进一步扩展.运用断裂力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一种判断裂缝稳定性的方法,当遇温度骤降时,裂缝深度超过临界裂缝深度Lc时,表面裂缝将发生扩展;当超过裂缝稳定扩展深度Lα时,裂缝将发生不稳定扩展.以工程实例对这种方法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表面裂缝,遇温度骤降(寒潮侵袭或坝体挡水等)时,可能使裂缝进一步扩展。本文运用断裂力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一种判断裂缝稳定性的方法,遇温度骤降当裂缝深度超过临界裂缝深度LC时,表面裂缝将发生扩展;当超过裂缝稳定扩展深度La时,裂缝将发生不稳定扩展。最后本文运用了一个工程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工程实际,指导工程施工和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莲河水库第二溢洪道原为自溃坝型式,2003年国家将白莲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纳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尚未行洪)溢流堰、边墙、泄槽段底板相继产生了不同程度裂缝,到本次检测2007年4月13日止,共发现缝宽在0.2mm以上的裂缝50条,部分裂缝出现渗漏,还存在大量缝宽小于0.2mm的无规则表层裂缝,这类裂缝长度难以统计。调查发现产生裂缝原因比较复杂,现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后设计、施工时进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进而引发邻近建(构)筑物变形。对泥水 盾构下穿阶段上覆既有砌体结构的沉降和裂缝开展原位监测。实测发现,盾构切口距离建筑物10m至 穿越离开30m阶段,建筑物沉降最为显著;对应于沉降较大的墙面,裂缝扩展较多;裂缝在柱子上多水 平扩展,而在墙面上多以45°左右斜向扩展,墙面的门窗角部为裂缝易发位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TRC)加固偏心受压水工结构的抗裂性能,对6根偏压短柱进行试验,研究了配网率和前期受力对TRC控制偏心受压结构裂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RC加固下的偏心受压结构的裂缝扩展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裂缝的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次受力结构,以基体材料开裂、受拉钢筋屈服为界限点裂缝呈现出3个扩展阶段;对于二次受力结构,滞后应变(前期受力历史造成)小于基体材料开裂应变时,裂缝扩展以加固点、基体材料开裂和受拉钢筋屈服为界限点呈现出4个扩展阶段,而当滞后应变大于基体材料开裂应变时,裂缝扩展以加固点、受拉钢筋屈服为界限点呈现出3个扩展阶段;在扩展阶段转变处,裂缝扩展速率(偏压荷载与裂缝扩展深度的比值)突增,但是在同一阶段内裂缝扩展速率逐渐减小;采用TRC可以有效地控制偏心受压结构主裂缝的发展,配网率越高,裂缝分布越均匀,条数越多,间距和扩展速率越小;前期受力对采用TRC抑制裂缝深度扩展的影响明显,而对抑制裂缝宽度扩展的影响较轻,总体而言前期受力历史越大,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6.
根据岩石亚临界裂缝扩展理论,筑坝堆石料中微裂缝的扩展导致了堆石颗粒的破碎。借鉴Oldecop和Alonso等提出的关于堆石料长期变形特性微观机理,分析了堆石裂缝的扩展规律,探讨裂缝面上的应力、颗粒及所含裂缝的几何特征、相对湿度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裂缝长度与颗粒半径之比α和裂缝面上应力σ*i是影响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初始裂缝越长、裂缝面上应力越大,裂缝扩展至颗粒破碎的时间越短;较大的相对湿度环境可加速裂缝扩展的进程,但影响有限;α和σ*i在一定变化范围内,从加载到裂缝扩展至颗粒破碎的时间可以从1 min到上百年,说明堆石的颗粒破碎是不断发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高拱坝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主要采用传统的施工控制方法,并没有从高拱坝混凝土温度场变化和温度应力变化的规律性、特别是裂缝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规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从材料、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有效控制裂缝的方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混凝土施工夏季温控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635”水利枢纽溢洪道的堰体、闸墩、挡墙、总干渠进水闸的胸墙及边墙均出现一些裂缝.为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采取EA改性环氧灌浆补强及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措施,对裂缝进行了修补处理,修补后经过3?a运行考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防渗墙施工中堤身裂缝机理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等手段,综合分析了同马大堤堤身裂缝的形成机理、产生部位和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堤身裂缝是作用在槽孔侧僻垢泥浆压力导致槽端土体被劈裂而产生的劈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堤顶施工、泥浆密度、堤身土体干密度和土质、槽孔长度等。土体均质的情况下,裂缝的扩展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平行,即裂缝沿堤防轴线方向扩展。土体不均匀、堤身内部缺陷将促使裂缝更易于产生,并且可能使裂缝的扩展方向偏离轴线。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裂缝的扩展距离主要取决于槽孔和裂缝内的泥浆液面高茺。研究成果可供裂缝处理和堤防加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些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结构船闸闸室边墙,在建成后产生较多竖向裂缝,有些刚建成不久即出现闸室边墙竖向裂缝,给船闸外观和结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有限元计算,对边墙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对裂缝的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船闸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渠道混凝土衬砌护面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纵向裂缝、无规则的干缩裂缝、横向贯通性裂缝、施工冷缝、外力作用下结构破坏缝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自行研发了大型渠道封闭式养护装置。该装置的应用使该渠道混凝土衬砌的裂缝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冻胀是混凝土衬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填方段地基沉陷变形、地基土体的干缩变形、混凝土的配合比、衬砌工艺、后期养护、混凝土性能等都会使衬砌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工程导流洞混凝土衬砌裂缝成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运汉 《人民黄河》1999,21(3):31-33
小浪底工程导流洞在施工后将改多级孔板消能泄江洞,3条导流洞混凝土衬砌设计总量为26.2万m^3,其中A级(R28=70MPa)混凝土为15.7万m^3。由于高标号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热温升过高,内外温差大,衬砌后出现多条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0.5mm,最大达2mm,深度一般为20~25cm,根据合同技术规范要求,采用Sika环氧液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从处理后的芯样看,灌注材料充满裂缝空隙,与混凝土结  相似文献   

14.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在施工初期出现了部分裂缝,在弹性徐变温度应力计算原理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实际施工过程,对导流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认为衬砌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温升高、温降快、养护措施不当、洞内气温过低、围岩强约束等,最后提出了满足温控防裂要求的温度控制措施和方案。提出的优化配合比、洒水养护、分缝分块以及冬季封洞保温等温控措施,在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后期施工中得到采用,有效地防止了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甘 《人民长江》2005,36(5):7-8,56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混凝土衬砌后多处出现裂缝。从混凝土的热学、力学性能,混凝土衬砌块的结构形式,分块长度施工工艺、围岩约束等方面分析了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控制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采取沿裂缝凿槽后嵌填环氧砂浆以及在裂缝内部实施化学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波  佟永强  田科宏 《人民长江》2012,43(16):65-66
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属于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受自身混凝土温度、收缩变形及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分析了潘口水电站引水隧洞的裂缝产生机理,归纳了裂缝产生的规律,并采用斜孔化学灌浆法对所产生裂缝进行了处理。介绍了灌浆工艺及施工要点、主要材料及其性能和灌后效果检查,总结了裂缝处理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监测衬砌裂缝可行的观测布置,并提出采用“衬砌截面应变是否呈线性分布”来评估裂缝的发展程度和衬砌的工作状态。此方法在山西引黄工程中结合自动化观测取得了成功,实时捕捉到若干处微裂缝在充水时迅速扩展的全过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还总结出微裂缝产生及继续扩展的临界值。研究发现,线性系数是混凝土微裂缝发展程度的有效指示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洞室衬砌工作性态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渠道机械衬砌已进入施工高峰期,渠道衬砌为大面积薄板混凝土结构,在硬化过程和硬化后都会因混凝土干缩、温度变化及地基沉降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而混凝土面板的结构型式、边界条件等比其它混凝土结构存在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面板裂缝受混凝土风缩、干缩、温度变化及地基沉降的影响更大,容易产生裂缝,从施工过程上讲,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衬砌时的施工环境、削坡的质量、切缝时间的掌握及混凝土养护等几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一、二级泵站出水压力平洞的裂缝问题曾一度引起引黄上下的关注,笔者通过对南干一级泵站施工资料和现场实测的裂缝数量、监测仪器读数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压力洞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为今后压力洞混凝土村砌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已有的或类似工程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整体函数拟合,提出了沉降期预测公式和具体的施工沉降期限。结合不同的沉降变形量对混凝土衬砌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坡顶附近设置横缝,适当减小衬砌板的尺寸等综合措施,降低了衬砌板后期开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