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我国将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但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市场障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三种运作模式的特点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改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扶持培育第三方建筑节能的权威认证与评估机构、培育和完善节能服务市场、建立建筑节能融资平台和提高ESCO的技术水平建议,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涛  陈漪  陈烈  胡琦 《建筑经济》2012,(1):67-69
阐释合同能源管理出台的社会背景及其社会机制;从建筑节能行业缺乏相关约束标准和价格激励机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难、节能服务产业尚不规范等方面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及规模的扩大,能耗随之大幅增长,因此,高校的建筑节能工作迫在眉睫。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零风险、零投资、增收益的特点,是未来节能管理的发展趋势,在高校节能工作中必将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行政楼为例,采用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实施内容和实施步骤的研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节能诊断调研、节能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经研究表明: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建筑节能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双赢的能源管理公司和业主的能源管理,建筑节能产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理论和经验指导的相对缺乏,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介绍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运行流程及其运行过程与市场、法规和技术的关系,并从市场政策、资金和技术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建筑节能行业推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共同推动建筑节能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牵头多家节能服务公司共同制定了《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通过对该《示范文本》修订的必要性、目的、原则与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和阐述了该《示范文本》对于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指导性和适用性。该《示范文本》对规范建筑节能市场,推进建筑节能领域改革,以及保护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各方主体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快了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步伐,推进建筑节能的任务也愈加艰巨,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基于市场的新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节能行业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美国已经发展了30多年,为美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总结美国经验,分析近几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阐述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建筑行业中遇到的主要困惑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牵头多家节能服务公司共同制定了《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通过对该《示范文本》修订的必要性、目的、原则与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解释和阐述了该《示范文本》对于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指导性和适用性。该《示范文本》对规范建筑节能市场,推进建筑节能领域改革,以及保护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各方主体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同能源管理指的是公司与业主之间一种双赢互利的管理模式,由于我国现如今提倡资源可持续节能利用政策,所以,建筑节能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缺少专业性的技术指导,节能产业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提高。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运行以及市场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建筑节能行业的风险性,并对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能源管理是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情况,从市场环境、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客户等方面分析目前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提出了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中发展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在建筑节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节能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指导下,广州市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瓶颈。本文通过对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调查和分析,对未来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推广和政府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实现建筑的节能改造、节约运行,并且每年可从节约的能源费用中获益。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正是节能服务这种依托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新机制带来的。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服务模式可使国家、用户、节能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对建筑节能市场而言,建立培育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将成为我们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合同能源管理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上海建材》2011,(2):12-14
简介合同能源管理,指出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能源危机加剧,建筑能耗升级,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有效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改变建筑节能模式,推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用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实现建筑的节能改造、节约运行,并且每年可从节约的能源费用中获益。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正是节能服务这种依托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新机制带来的。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服务模式可使国家、用户、节能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对建筑节能市场而言,建立培育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将成为我们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是我国能耗大户之一,公共建筑能耗高而且节能潜力巨大,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行我国建筑节能重要步骤,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虽然在中国发展已有多年,但由于具体项目实施复杂、周期长、业务拓展难、服务模式单一,同时缺乏有效的可持续融资渠道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本身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上述五个核心问题及障碍,以我司实际的综合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例,介绍了公共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并指出了合同能源管理在未来公共建筑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某小区照明系统改造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方案、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以及实施流程,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是我国三大能耗大户之一,公共建筑能耗高而且节能潜力巨大,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行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步骤,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文章分析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合同能源管理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模型;对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激励目标、激励对象、激励方案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不同节能主体的激励政策,这对我国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慧慧 《四川建筑》2010,30(5):236-238
合同能源管理在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为世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事业、节约世界能源和建筑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更是有着广阔的空间。文中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取得的成果,直面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些推动其发展的建议,对推进我国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消耗费用支付能源项目成本的投资方式,其中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列为国家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一种节能市场手段。本文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和5种模式,并解析了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后勤部队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设备老旧,能耗逐年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引入我国的过程和相关概念,研究了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模式和实施流程。对某后勤部队医院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案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应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的节能总效益达到节能投入的2.29倍的结论,指出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适用于大中城市后勤部队医院,并将带来显著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我国当前的能耗大户,建筑节能也是"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建筑节能产业的宏观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针对建筑节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要点。在对建筑能耗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尤其侧重于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