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8例,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胃溃疡治疗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率7.69%、腹痛、腹胀、灼热感、反酸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且愈合质量等各项指标也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同时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体温 38℃人数、镇痛人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方式进行治疗,创口小、出血量少,为患者日后康复奠定基础,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研究二陈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2例,采取二陈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即四联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1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陈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筛选2017年4月份~2018年8月份消化内科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1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三联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49%)与常规组治疗有效(8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措施,较比单一采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大大提高,不良反应无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82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均表现出胃部疼痛、反酸及腹胀症状,且经胃镜检查确诊。结果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8%与对照组70.73%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更好,P0.05。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31%、9.76%,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促使症状、炎症等尽快消除,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联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呋喃唑酮与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5.93±1.24)d明显低于对照组(8.62±1.04)d,P0.05。结论 :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研究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7例)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n=27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进肛门的快速排气,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到2017年4月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患者180例,根据患者采用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两组,每组90例患者,两组入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给药7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胃液PH值、血清胃激素水平、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胃液PH值(2.9±0.3)低于观察组胃液PH值(6.6±0.2)(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27.5±4.5)h、血清胃激素水平(90.4±12.7)mg/ml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41.0±6.1)h、血清胃激素水平(109.2±10.1)mg/ml(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入院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腹痛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75.00%、71.87%(P均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2.12±0.23)d,短于对照组。(5.31±0.54) d(P 0.01)。结论 :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42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3%(30/42),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0.48%(38/42);不良反应率上对照组为14.29%(6/42),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7.14%(3/4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法莫替丁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配合治疗,戒烟、禁酒,保持规律性的生活,这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3月-2019年1月,以此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人8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和治疗组(泮托拉唑)。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烧心、反酸嗳气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少,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相对比奥美拉唑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编号形式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取值50例。对照组予以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方式,比较整体治疗情况与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5.7%,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87.2%,组间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疗前两组肠道症状评分无显著区别(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下降幅度较大,两组数据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其采用针灸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随机选取来院就诊的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人数相同(各47例),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可知,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4%、80.85%,实验组治疗效果远优化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8例从2015年7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并将其按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一般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进行区别治疗。采用西咪替丁对一般组患者进行给药,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再分别给药),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所有临床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一般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其中,观察组与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9.49%。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综合效果显著优于西咪替丁,可在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达到最小化并发症的双重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胃溃疡患者中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在文登区葛家中心卫生院医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做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泮托拉唑治疗,总结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嗳气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同奥美拉唑相比来说,泮托拉唑的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复发风险低,并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76例,随机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止血效果、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TNF-a、EGF、VEGF)较同期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收缩压、血红蛋白、休克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充分发挥止血作用,促进病灶愈合,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a-2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干扰素a-2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黏膜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粘膜溃疡发生例数及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χ~2=4.82,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4.39,p0.05),口腔粘膜溃疡发生例数为4例(15%),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28.33%)(χ~2=2.58,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显著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以及兰索拉唑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三组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经对比临床总有效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奥美拉唑组嗳气反酸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泮托拉唑组腹胀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溃疡治疗过程选用半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能起到满意效果,其中奥美拉唑不仅用药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动脉血气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