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章爱卫  杨彤飞 《矿产勘查》2023,14(7):1259-1269
西南金属矿区含水层空间结构复杂,多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河谷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深部开采极易诱发岩溶涌突水问题,查明矿坑涌水主控因素是解决水患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位于云南某河谷的碳酸盐岩铅锌矿为例,基于水文地质勘察、钻孔水位监测、放水试验、涌水量动态观测,查明矿区岩溶发育强度及地下水流场特征,分析矿坑深部充水水源及通道,讨论帷幕注浆工程对矿坑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坑涌水主控因素为北东—南西构造裂隙,以大气降雨入渗补给为主,地表河流因地下水位下降呈悬挂式河流,缓慢渗流补给地下水且不存在灌入式通道;受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构造影响,空间上构成“Y”型充水通道,西北、北东、南北向导水能力强,以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灰岩地下水侧向补给为主且水源充足;南侧导水性较差,上泥盆统宰格组地下水缓慢径流补给且水量小;帷幕注浆工程大幅减少矿坑涌水量,封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574-577
天池一号井K1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均为灰岩强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充水性强,对煤矿开采造成较大威胁。在对该矿进行水患调查过程中,发现该矿受岩溶水威胁较大,本次研究通过认真分析矿井岩溶水赋存特征及其补径排条件,对其充水特征及对矿井危害程度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得出目前矿井主要受到来自顶板吴家坪组上段(P_2w~2)间接充水岩溶含水层与底板茅口、栖霞组(P_1m+q)直接充水岩溶含水层的威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德兴斑岩型铜矿床为中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矿床之一,为探究德兴铜矿床采区底部地下水的类型、来源和空间分布,从而为地下水防治和开采布局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对富家坞采区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结果表明:在富家坞采区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的水位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北东向的断层和裂隙(包括采动裂隙和节理)是控制地下水赋存情况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充水特征,提出了“疏排-注浆-帷幕-截流”四位一体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本次研究显示,水文地球化学和物探勘探相结合,可揭示采区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和来源,并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该煤矿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矿井的主要充水因素,煤层底板岩溶水是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主要的充水通道为断层破碎带。并同时运用大井法及数值法分别对矿井可能涌水量进行预测。为该煤矿安全生产及扩大矿山生产规模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吉林靖宇煤矿涌水条件,对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靖宇煤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孔洞、裂隙充水矿床,并基于裂隙发育情况、玄武岩厚度、单位涌水量,将矿区整体划分为强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提出了矿井主要的充水因素及矿山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全根 《矿产勘查》2015,6(1):92-97
下告铁矿床位于河源新华夏构造带的南东侧,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第三带东段和以合水断裂带为代表的北东向构造带反接复合部位,矿体的近矿围岩为夕卡岩。矿床内岩溶发育规律,地表水、断层水、岩溶水互为连通,采取单孔、多孔、群孔抽水试验,选择水均衡法和非稳定流"大井"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对比分析,其矿坑涌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矿山开采时需注意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下告铁矿床位于河源新华夏构造带的南东侧,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第三带东段和以合水断裂带为代表的北东向构造带反接复合部位,矿体的近矿围岩为夕卡岩.矿床内岩溶发育规律,地表水、断层水、岩溶水互为连通,采取单孔、多孔、群孔抽水试验,选择水均衡法和非稳定流“大井”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对比分析,其矿坑涌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矿山开采时需注意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伟谋  刘永全 《四川建材》2007,33(5):174-175
矿床充水条件分析,是矿床水文地质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该项工作从普查—勘探阶段开始,直至矿床开采,贯穿于整个过程。普查勘探阶段的矿床充水条件分析,主要是依据矿床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重点分析天然条件下,主要  相似文献   

9.
杨闪 《山西建筑》2014,(11):100-101
基于石硐沟铅锌银矿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利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分别建立了模型,对其矿坑涌水量进行了计算,以提高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防治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煤矿矿井下组煤的开采情况,对矿区所在地的主要含水层、隔水层、充水通道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防排水体系、探放太灰水、疏放采空区积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1.
英坪磷矿位于瓮福矿田高坪矿区英坪矿段内,目前矿山规划向深部开采。区内前人研究程度高,地质成果丰硕,但对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深部磷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地质、水文地质勘查及水文地质试验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水文地质角度,对英坪磷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填补了该区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区内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英坪磷矿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为顶底板直接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孔洞裂隙充水矿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首采地段正常涌水量为24178.39 m3/d,最大涌水量为55368.51 m3/d,为英坪磷矿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为此类矿床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驿煤田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及底板 突水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特别是大量受奥灰水威胁的“下组”煤的安全开采问题,根据“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并可作为隔水关键层”的观点,通过对新驿煤田奥灰顶部岩性、裂隙岩溶充填情况及钻探漏水、测井出水段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措施,论证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评价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下组煤开采的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研究结果为新驿煤矿区下组煤开采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参考。将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作为整个煤层底板隔水层的一部分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平陆县东部铝土矿床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变质岩和岩浆岩裂隙水等4种。其中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水量最为丰富,属于单斜顺置型岩溶水系统。由于地下岩溶水的补给量明显大于排泄量,故推测黄河水下具有尚未发现的岩溶泉存在,并为今后进一步对该区岩溶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地区浅埋厚煤层开采对地表及潜水层造成严重破坏,而充填开采是减小地表破坏以及实现保水开采的有效途径。为研究浅埋厚煤层条带充填保水开采的安全性,以哈拉沟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边界煤柱+条带充填体+覆岩”的力学模型,采用相似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周期来压步距、地表下沉及台阶裂缝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基岩裂缝角及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并通过对隔水层的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条带充填开采的充填宽度为38 m,充填间隔为16 m。根据土工试验得到黄土层的相关力学参数,确定了下行裂缝的发育深度。结果表明:条带充填开采引起的下行裂缝未影响到主关键层,有效隔水岩组厚度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可实现安全保水开采。  相似文献   

15.
岩溶矿区采动裂隙发育及溶洞破坏特征相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岩溶矿区煤层开采采动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对溶洞稳定的影响问题,通过构建岩溶洞区域煤层开采模型,对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岩溶洞破坏特征以及岩层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强烈的采动影响下,岩溶洞顶板最容易发生破坏,导致采动裂隙发育高度在岩溶洞顶板方向达到最大;在非均匀采动影响下,岩溶洞两侧岩层呈现极不均匀下沉,岩层以岩溶洞为端点发生回转,致使岩溶洞顶板和底板发生破坏。若此时,岩溶洞处于浅埋状态,则其顶板裂隙与地表容易贯通,使得地表土体颗粒流失,而底板裂隙造成岩溶洞内充填物漏失,岩溶洞顶板裂隙和底板裂隙的共同作用为岩溶地表塌陷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煤层开采时,应防止岩溶洞区域受到非均匀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小伟  纪冬平  陶朴 《矿产勘查》2023,14(3):459-470
陕西汉中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是中国重要的磷矿分布地区,赋矿层位主要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探讨该地区磷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其成矿模式,本文选取汉中地区新铺磷矿、宽川铺磷矿和阳平关磷矿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新铺磷矿赋存于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为正常陆源碎屑沉积,成矿物质来源于碧口古陆基性火山岩区,磷矿形成于氧化/还原沉积环境分界位置。宽川铺和阳平关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矿沉积时有基性岩浆成因热水物质的加入,沉积环境为缺氧的还原环境。综合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磷矿,两者在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矿模式方面显著不同。研究结果对验证、充实磷矿成矿理论及该区域指导找矿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郎学聪  刘汉斌  李红星 《矿产勘查》2020,11(6):1146-1151
山西石炭-二叠系煤下铝土矿在全省含煤地层广泛分布,矿体平均厚度1~3 m,铝硅比5左右,随埋深增加矿体硫含量增高。矿体沉积基底主要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少数为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凤山组地层。沉积盖层北部为厚层灰岩,中部为灰岩泥岩互层,南部为薄层灰岩和泥岩。山西煤下铝土矿矿体形态复杂、跨采空区、顶板维护困难、水文条件复杂。勘查阶级首先要查明矿体基底构造形态、矿体赋存范围、上部采空区的空间赋存特征、富水性圈定有利成矿区;煤矿建设和生产阶段主要查明工程地质条件,闭坑煤矿首先要查明采空区范围和积水范围以及瓦斯地质条件;开发阶段需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同时做好顶板支护。  相似文献   

18.
高压奥灰水大型逆断层下盘煤层安全开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底板高压岩溶含水层上且靠近较大断裂构造弱面采矿时,隔水层段的残余厚度和断裂的采动活化程度是能否突水的关键因素。为探索这类问题,以徐州矿区柳新煤矿在大型逆断层下盘带高压奥灰岩溶水开采深部煤层为实验现场,根据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的观点,对该逆断层进行数值模拟、力学及演化的地质历史分析、探测和现场渗透性实验后,完成工作面的安全保水试采。试采结果表明:该矿井田内的奥陶系顶部存在厚约118 m碳酸盐岩隔水层,该隔水层由充填带和岩溶不发育带构成;逆断层天然状态下不导水,工作面开采造成了下盘煤层至上盘奥陶系顶板逆断层面(约60 m)的局部活化,而处于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段内的断层面未被活化。若上盘奥陶系顶板就是岩溶含水层顶板,则在高水压的驱动下岩溶水将沿逆断层活化段向工作面渗透而造成突水。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隔水层和断层天然不导水是工作面贴近断层开采而不发生突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朱真真  刘晓曦  王元  吴南川  宾文梁 《矿产勘查》2019,10(12):2943-2952
湖南香花铺矿区钨铅锌矿床位于香花岭矿田南部,尖峰岭岩体东侧,矿区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断裂十分发育,其成矿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对香花铺钨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断裂构造提供了矿液运移通道,断裂构造及层间裂隙提供了容矿空间,具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特征。矿区矿床类型为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和岩体外接触带层间(节理)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