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跳频高密度异步网台信号的主要特征,通过建立分选模型,确定分选参数,将跳频信号的网络信息参数用于跳频高密度异步网台信号的分选,并与跳频信号的频率统计特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接收机分频段侦收的跳频高密度异步网台信号分选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改进型的时间相关算法进行短波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分选的方法。由于短波信号环境的复杂性,影响了对短波领域跳频信号的检测,使得跳频信号的持续时间这一关键技术参数无法正确获取,因此采取提高跳频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找回因"频率碰撞"而丢失的跳频频点等方法对时间相关分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网台信号分选的正确概率。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的信噪比条件下,改进型时间相关分选算法能够完成四部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的分选,分选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低速短波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分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改进型的时间相关算法进行短波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分选的方法。由于短波信号环境的复杂性,影响了对短波领域跳频信号的检测,使得跳频信号的持续时间这一关键技术参数无法正确获取,因此采取提高跳频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和找回因“频率碰撞”而丢失的跳频频点等方法对时间相关分选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网台信号分选的正确概率。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的信噪比条件下,改进型时间相关分选算法能够完成四部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的分选,分选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雨辉  杜朝辉 《无线电工程》2000,30(1):25-25,32
为了进一步探讨对非正交跳频网台的截获分选和识别技术,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接收机的网台分选方法。本文在简介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后,着重介绍了对非正交跳频网台信号的截获、分选和识别。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一定背景环境下的多个跳频网台的分选、识别概率大于90%,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工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郭海召  张顺生 《信号处理》2016,32(6):733-738
当电磁环境更加复杂,现有的跳频信号分选算法,诸如K Means聚类,支撑矢量机(SVM)等,往往面临较低的分选正确率或者较高的计算复杂度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两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的跳频信号分选算法。在建立跳频信号分选模型之后,引入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完成后续分选过程,并针对电磁环境中多个跳频电台的情况,建立了多电台跳频信号分选的结构模型。仿真实验环节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辐射源无调制信息的暂态信号能够表征辐射源发射机的无意调制特性,对该暂态信号分析可实现辐射源识别。而跳频电台在开机以及频率转换瞬间,都存在一个无信息传送的暂态调整时间,该暂态调整瞬间,电台发射的信号是无调制信息的非线性、非平稳和非高斯信号。该暂态时间序列可反映跳频电台的器件特性,同时该序列往往呈现复杂的混沌特性。因此,借鉴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思想,同时利用暂态信号的Low-rank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信号混沌吸引子重构和Low-rank聚类的跳频信号电台分选算法。实验测试表明:跳频电台的暂态信号时间序列属于混沌时间序列,同时实测多跳频信号的电台分选结果证明了Low-rank聚类算法在跳频电台分选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邓伟  赵张宏 《通信对抗》2009,(3):35-37,41
网台分选是跳频(FH)侦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宽带侦测一体化平台中,针对包含跳频信号的全景数据,提出了基于信号方位的辅助跳频网台分选算法,并给出了相应实测数据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跳频通信信号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出跳频信号的特征参数,实现对跳频通信信号的估计。根据实际通信对抗环境,将混合在一起的不同网台的跳频信号分选出来,完成跳频网台的分选。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异步组网电台的实时分选方法,该方法仅仅利用各时刻的跳频信号载频信息即可将多个跳频电台分开,计算量少,能实时分选。方法还考虑了实际应用中跳频信号转换载频期间存在的空隙和由于信道衰落信号丢失产生的空隙,增加了分选鲁棒性。最后仿真了载频估计精度、组网电台数目、丢失数据率对分选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跳频正交网台信号的分选是跳频通信侦察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简要叙述 2种典型跳频组网方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侦察和反侦察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分 析了2种组网方式的组网机理和不同跳频网之间信号特征的差异性,并找出了可用于分选的 特征参数;重点讨论了2种网台信号的分选问题,分别给出了1种分选算法。  相似文献   

11.
邓维波  刘永坦 《电子学报》2002,30(3):425-427
在高频波段(2~30MHz),由于天线架设在环境复杂中,计算其辐射特性和电磁波传播特性非常困难,少有文献对此进行分析.随着高频技术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文章计算了架设在有损地面上的单极天线辐射特性,并分析了架设海岸边的单极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经过一段有损陆地后,其远区电磁场随陆地距离的变化特性.在计算中引入了表面阻抗法概念,使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电磁波极化的判定问题是电磁场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当电磁波的电场分量和波矢量表达式是坐标基矢量的组合形式时,学生往往难以用右手定则判定其极化形式。本文从电磁波极化定义出发,结合有向曲线绕向的计算方法和复矢量运算法则,给出了极化形式的频域判据。学生直接对电场复矢量进行简单的矢量乘法运算即可完成判定,提高了解决此问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地形地貌地物复杂,精确评估电波传播效应十分困难. 针对传统城市建筑环境电磁计算物理建模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利用多视角立体视觉的方法对城市复杂建筑环境进行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获取精确的三角网格模型,并通过机器学习图像分割的方法获取城市环境边界电磁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一致性绕射理论的射线追踪电磁计算,从而获取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电磁态势分布. 通过在不同分辨率网格模型上计算,并与COST231-Hata模型和实际测量结果对比,高分辨率网格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6.065 5 dB,证明了本文建模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跳频信号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阈值的信号提取方法,以解决低信噪比情况下跳频信号不易获取的难题.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反映信号频率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时频矩阵,然后采用加权阈值提取每一时段的信号特征,经聚类筛选后采用统计直方图的方法进行跳频参数估计.存在定频干扰时,筛选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定频频点.通过对仿真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航空兵部队开展实装自卫电子对抗训练存在飞行风险高、组训难度大的缺点。据此,提出了以训练任务需求为牵引,以实战电磁环境为背景,以电子对抗模型为支撑的航空自卫电子对抗综合模拟训练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论述了航空自卫电子对抗模拟训练系统的特点、构建原则和实现方法,指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自卫电子对抗综合模拟训练系统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紧贴部队实际和实战需求,积极实践、逐步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航空自卫电子对抗综合模拟训练系统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战场目标探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多雷达融合系统的不断发展,如何准确快速地完成多雷达的航迹关联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关于航迹关联算法的研究大多只考虑雷达上报的最新目标航迹点,而没有考虑先前的航迹信息。除此之外,大多数航迹关联算法对于航迹异步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进行时间配准,这不仅增加了算法本身的计算开销,还放大了航迹信息中包含的误差,因此难以应用于目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对异步航迹进行关联的、且无需进行时间配准工作的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航迹关联算法(TTCSN)。该算法首先将待关联航迹两两组成一对,将其成对地送入特征提取网络中,再利用共享权重的双向LSTM网络提取输入航迹的隐含特征,之后对两条航迹的特征向量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相似度向量,最终送入分类器完成关联航迹与非关联航迹的判别。实验表明,TTCSN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异步航迹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和分析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是建立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仿真系统的重要基础.对无线电跳频电台的工作效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电磁现象复杂多样,作者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做了概括和抽象,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根据电磁环境分级标准,建立了复杂电磁环境仿真模型;在建立的模型中考虑到电磁现象的发生概率,以及干扰准则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rada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in complex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radar system-level EMC problem. The complete procedure of this method includes two steps: multi-coupling paths model and assessment methodology. In the first step, several coupling paths are mainly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topology (EMT) analysis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to get the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The coupling coefficients are calculated to get the coupling power. The second step is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effect of interference on radar performance. The radar EMC assessment methodology with the role of radar distance attenuation model is further presented. As a result, this process can easily get the influence to each radar and all radars from different paths and sources in same frequency band, even the radar system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The rationality and flexibility of every step in 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with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难以评定,尤其是电磁环境与电子信息系统相互影响、紧密耦合情况下复杂电磁环境难以度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度、威胁度两个层面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度量评估的方法。在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四域”(时、空、频、能域)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四域”特征占有度指标的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以及基于“四域”特征相关性指标的电磁环境威胁度评估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评估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可为复杂电磁环境评估和模拟等相关问题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复杂电磁环境测试过程对动态定制和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首先将工作流引入复杂电磁环境测试过程,解决了复杂电磁环境仪器测试过程的动态定制问题,使其测试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然后使用基于有向图理论的建模语言对复杂电磁环境测试过程进行建模,并且给出了基于有向图理论的复杂电磁环境测试过程建模改进描述语言,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电磁环境的多仪器测量以及系统框架的多向测试流程。最后对其进行了工程验证,完成了测试流程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