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供水水量不足情况下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决供水水量不足时管网的水力计算问题.方法考虑节点流量随节点水压的动态变化,提出一种新的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结果 用管网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使用性.结论 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供水水量不足时,管网节点配水量未知情况下的水力计算问题,在计算得到节点水压和管段流量的同时,确定了节点实际配水量.  相似文献   

2.
区域供水管网盲源分离漏失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国际上对漏失量化理论研究较少,建立的管网漏失模型多为估算反推微观模型,未能求出供水管网整体精确的物理漏失水量,无法对供水管网漏失现状进行评价,为此,基于供水管网漏失专用实验平台进行不同用户、不同漏点、不同特性管网的漏失模拟,并将盲源分离理论应用到供水管网漏失分离中,对实验管网获取的在线监控数据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Fast ICA)进行处理,成功分离出漏失量.为供水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供水管理及技术措施,降低漏失量、提高管网控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反问题漏失定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有效减少城市供水管网漏失,快速、准确确定漏失点的位置及漏失水量,进而实现管网漏失的实时诊断,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反问题漏失定位方法.在构建基于反问题分析的微观基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网漏失量与压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漏失点所在管网中的位置及漏失点相应的漏失水量为变量,以漏失发生时管网压力监测点的监测值与模拟值的差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反问题漏失定位模型.通过3种工况下的漏失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反问题漏失定位模型可以有效地定位漏失点并优化预测漏失水量,可合理高效地制定漏失点检测与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供水管网各水源供水区域的范围,对多水源管网进行供水分区,使得各水源的供水区域可视化.方法从供水管网是一种图的观点出发,基于管网水力计算的平差结果,根据图论原理,生成供水管网流向图的邻接矩阵;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搜索水源点的供水情况,形成判断出水源的供水分界点矩阵,进而确定了各水源的供水区域;利用Visual Basic和MapInfo联合编程技术将该方法进行程序编制.结果通过调用复杂多水源管网进行算例分析,实现了多水源管网供水分区的可视化显示.可以从管网总体上获得各个供水区域的范围、大小和分区的具体位置.结论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管网水量调配和设计人员进行管网改造具有指导作用.有效解决了多水源管网供水分区的问题,而且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可靠、程序编制简单、适用范围广、集成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管网的微观水力模型通常将所有水量依据管段的长度分配到各个节点.通过研究这种供水管网传统水力模型,针对该模型忽略节点流量类别直接将总漏失量平均分配到管网中的问题,将传统水力模型中的节点流量分为用户用水量和漏失水量,并运用改进的一致漏损模型将管段的漏失量按管段长度分配,构建漏失水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压力驱动节点的水力模型(PDD).模型形成后,根据实际测压点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以达到模型校核标准.将该模型应用于Y市实际管网,根据Y市实际管网数据得到的平均漏失率,建立计算供水量与实际供水量的适应度函数,计算供水管网模型中的漏失系数,最终实现基于压力驱动节点流量的供水管网漏失模拟.结果表明,校核后的PDD模型与实际供水管网运行压力情况吻合良好,可以进行管网漏失控制研究及评估.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通过各级输水配水管线,把水安全可靠地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水点,并满足水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在保障人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现象的原因及对漏失现象进行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水量平衡测试法的工作原理、方法、步骤,介绍了水量平衡测试法在富锦市供水管网检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镇供水管网系统是供水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进行供水管网运维能减少管网能源消耗、增加供水企业效益,对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此外,BIM等新技术的引入为供水管网智慧运维带来了新契机.文章通过城镇传统供水管网运维模式和BIM技术下新运维模式对比,构建出以BIM模型为中心的供水管网运维系统框架,将BIM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供水管网运维的具体思路,以期为供水管网运维的经济合理化提供选择,是BIM技术在供水管网智慧运维应用中的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辽化供水管网运行管理分析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水管网运行管理分析对于给水系统的优化调度,提高整个供水管网管理水平,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以给水工程理论为基础,针对工业企业水管网的特殊性,研制了辽化供水管网软件管理分析程序。并依此进行了管网的现状工况分析,为工业企业管网优化运行及改扩建提供了准确的准态参数,有效地指导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由于用户用水量及管道基础数据不完善,供水管网水力模拟在实际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供水系统水质分区充分利用水厂、管网中水质测点的监测数据,先筛选出适合聚类分析的水质指标,再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水厂的供水范围,进而根据多年的水质资料确定各水厂供水区域交汇的漂移带及区域末梢监测点.各区域末梢监测点的水质资料通过SCADA系统传至调度中心,为供水企业全面掌握供水系统的水质状态、确定合理的水质、水量调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便于从水质安全的角度实现供水系统宏观调控,指导各水厂科学、合理运行.该方法水质资料可获得性强、对用户用水量及管网基础资料的依赖性弱、方法科学合理,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滤池滤层结泥球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改单一水冲洗工艺为悬移式气水同时冲洗新工艺,以消除滤层结泥球现象,并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设计悬移式气水同时冲洗新工艺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根据托电公司用水工艺流程,介绍了托电公司在管理、技术等方面采取的节水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发电综合水耗,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制定节水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C40P型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给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以阴离子交换器为例,给出了用可编程控制器对小反洗、大反洗及再生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泵站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对供水系统水锤防护措施的多方案分析研究,优选了溢流式调压塔.调压塔紧邻泵站布置,有利于消减水泵开停机产生的水锤压力,供水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泵站工程运行实践验证了水锤防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滦河下游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从灌区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用水分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社会调查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洗漱、洗澡和做饭用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用水结构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耗水对象,三者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比重达99.4%.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对于工业用水优先于农业用水的分水模式,大多数农民采取了反对态度,因此在水资源分配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6.
长江是镇江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全市的供水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进行应急水源地规划。分析了镇江市的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在区内主要有8个地下水富水地带以及众多地表水库。从中选取了4个地下水及3个地表水库作为规划应急水源地,并对镇江市的非长江水源的应急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地下水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御措施,确保镇江市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取用水平衡分析可以尽早发现和解决已获取数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普查质量.本次取用水平衡分析方法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分组法相结合.即把河湖取水口、塘坝、地下取水井、其他取水、城乡居民典型用水户、灌区、规模化养殖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户等进行分组研究,同时对他们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动态分析研究达到取用水总量平衡.  相似文献   

18.
变频调压优化节能供水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利用微电脑与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自动供水的课题,有机地结合了恒水压民恒水流控制两种技术主流的特点,提出了调压优化节能控制的思路,并结合某单位的工程项目做了相应的试验,实践证明调压优化节能技术,特别适用于用水情况变化比较大的工厂企业,通过适时地调整恒压指标即可以保持恒压供水系统的优良品质,又可以保留恒流供水最大限度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江埠供水系统所存在的地下源水腐蚀性较强、局部管网流向设置不合理和局部建筑内给水管道严重老化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系统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