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叙述了研究低温对铜置换指标及置换渣沉淀影响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科温拉德斯克矿山表外矿石堆浸溶液在不同温度制度和不同液相酸度下进行铜置换沉淀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低气温季节进行铜置换沉淀应使用酸度较高的原始溶液。指出,在溶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浸出液中络合沉淀除铝,考察了PBTCA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铝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CA与Al3+物质的量比为1∶5、溶液pH=4.5、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10 min条件下,Al3+沉淀率达98.39%,而稀土损失率仅5.39%,除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铀矿冶》1992,(4)
研究了氮气鼓泡对废水中扩散控制置换铜速率的影响。废水为人工配制的硫酸铜溶液,铜被置换沉淀在一根直立的锌棒上。研究了氮气的单位面积流量、锌棒的直径和高度、溶液的物理性质(加甘油调节)等变量对置换  相似文献   

4.
以铝土矿酸性浸出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碱溶、碳分、煅烧等得到氧化铁和氧化铝粉体。考察了沉淀、碱溶、碳分过程中溶液终点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终点pH值5.0、反应温度80℃、沉淀时间50min条件下进行沉淀,铝铁的沉淀率均达99%;在溶液终点pH值14、碱溶温度80℃、碱溶时间30min条件下,铝的溶出率可达99.42%,铁的去除率可达99.63%;在溶液终点pH值9.0、碳分温度40℃、CO2流速选择6mL/min条件下,铝的沉淀率可达98.69%。  相似文献   

5.
对西南某地含有少量稀土元素的高硫低品位稀有金属复合矿,采用硫酸铵溶液渗滤浸出获得了TREO含量约700 mg/L,铜含量约400 mg/L,铝含量高达10 g/L、铁含量高达4.4 g/L的浸出液。针对溶液高铝、高铁,稀土含量低及含铜的特点,采用铵盐预除铝获得硫酸铝铵副产品,进而沉淀除铁、铝,再采用硫化铵沉淀铜获得铜富集物,得到了可供进一步萃取富集或采用化学法制备稀土化合物的稀土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金属复合矿中的离子型稀土浸出率达88.7%;采用铵盐预除铝-沉淀除铁、铝-除重金属工艺,可综合利用浸出液中的铝、铜,并获得良好的稀土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西南某地含有少量稀土元素的高硫低品位稀有金属复合矿,采用硫酸铵溶液渗滤浸出获得了TREO含量约700mg/L,铜含量约400mg/L,铝含量高达10g/L、铁含量高达4.4g/L的浸出液。针对溶液高铝、高铁,稀土含量低及含铜的特点,采用铵盐预除铝获得硫酸铝铵副产品,进而沉淀除铁、铝,再采用硫化铵沉淀铜获得铜富集物,得到了可供进一步萃取富集或采用化学法制备稀土化合物的稀土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稀有金属复合矿中的离子型稀土浸出率达88.7%;采用铵盐预除铝-沉淀除铁、铝-除重金属工艺,可综合利用浸出液中的铝、铜,并获得良好的稀土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中硅,铝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实验,证明了在含硅高(SiO2>70g/L)、苛性分子比高(αk>50)的铝酸钠溶液中,控制一定的温度、溶液苛性分子比值和适量的石灰添加量,可以使溶液中的硅酸根离子[SiO2(OH)2]2-以硅灰石的形式沉淀析出,而铝仍然保留在溶液中,不会造成铝的损失,顺利地实现溶液中硅铝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氧化铝生产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铝原料生产氧化铝的方法中生成了一种铵明矾中间产物。最好的原料是粘土,用硫酸浸出时生成铝溶液并与固体物料分离。在用液体离子交换萃取铁艋,溶液在铵离子存在下经高温和高压处理,生成铵明矾的沉淀加以回收。溶液返回浸出粘土,而铵明矾经热分解为氧化铝。分解时放出的气体用循环返回液洗涤,生成粘土浸出液,氧化铝经硫酸洗涤净化,以获得适于铝电解的纯度。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工艺过程的废料中分离出资金属之后,工业废液中富含有色金属,通常这种废液被丢弃,这不仅严重损害周围环境,而且造成有色金属损失。对此,设计了从丢弃的盐酸溶液中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的工艺流程,这们既可收到经济效益,也有利生态环境。研究的对象是从电子工业的废料中分离出金和银之后的工业盐酸溶液。这种溶液含(g4):铜对一1又铁如以上,镍5以上,钴8以上,铅和锡2以上,还有金和银伽沙以上。研究确定了溶液借助不同添加料,如铁粉、铁屑、边料、铝片(生产废料)、以铁和铝为基的电子工业废料等置换沉淀有色金属的可能性和最…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氰化物溶液中的金的回收,在工业上最普遍应用的工艺是锌粉沉淀法。用锌粉进行沉淀能将金和银之类的贵金属置换出来,并使溶解的锌、铁、镍和铜残留在溶液中。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氰化物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溶解金的能方逐渐下降。在工业生产中,这个问题是通过在每一循环中抽出大约1/4贫液的办法加以解决的。抽掉一部份贫液的方法不仅会增加作业费用(因为使一  相似文献   

11.
离子交换法已能用来从氰化物溶液中回收金。文中指出对金具有强吸附力但选择性低的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不仅能回收贵金属,同时也能回收碱性氰化物,后者最终可以返回浸出。应用盐酸和硫脲的混合物,可以使贵金属和氰化物全部洗提出来。洗提铁是用2N NaCN溶液。从洗提和氰化物的分解中产生的氢氰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就能完全变成氰化钠。为了从硫脲洗提液中回收金,试验了铅的置换沉淀和金的电解沉淀。本文对于采用在矿浆中添加树脂以回收金的两种可能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以铝土矿浸出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碱溶、碳分、煅烧等工艺得到氧化铁、氧化铝粉体。本实验考察了沉淀、碱溶、碳分过程中溶液终点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化学成分分析、XRD、SEM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淀阶段,在最终pH值6.5,反应温度80°C,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铝的沉淀率可达99%,铁的沉淀率达97%。碱溶阶段,在溶液终点pH值14,碱溶温度80°C,碱溶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铝溶出率达到99.42%,铁去除率到99.63%。在碳分阶段,在溶液终点pH值9.0,碳分温度40°C,CO2流速选择6 mL/min的条件下,铝沉淀率达到98.69%。得到的产品粉体晶型良好,颗粒均匀,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冶金生产中银精矿在主次量成分上的较大差异性,致使现行有效的银精矿中三氧化二铝测定行业标准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日常分析测试的需求,根据碱熔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测定银精矿中三氧化二铝,通过改进样品分解和沉淀分离方法,使三氧化二铝的测定范围得到扩展。样品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熔融,经沉淀分离除去大部分干扰元素后,在一定酸度下,用过量的EDTA溶液完全络合铝、锌等离子后,以氟盐取代Al-EDTA,用醋酸锌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的EDTA,根据消耗的醋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三氧化二铝的含量。研究熔剂的选择及其加入量、熔融时间、共存元素干扰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测定条件。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84%~2.02%,加标回收率介于99.4%~100.8%。  相似文献   

14.
NaOH沉淀-KF置换-酸碱滴定法快速测定高岭土中氧化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快速测定高岭土中氧化铝含量的Na OH沉淀—KF置换的酸碱滴定法。试样与碱性混合熔剂Na2CO3 MgO半熔融,熔块以水浸取并消除干扰离子后,先在pH值7~8时,用稀NaOH溶液将Al3 沉淀为Al(OH)3,再加入KF,反应中释放出的游离KOH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0%(n=5),其加标回收率(R)在97.8%~101.6%。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本法具有简单、快捷、准确度高、干扰小等特点,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孟奇  崔毅琦  童雄  王凯  严永谋 《矿冶》2013,22(4):51-54
介绍了从硫代硫酸盐浸金溶液中回收金的主要技术,包括置换沉淀、炭吸附、树脂吸附、溶剂萃取、电沉积等。简要评述了各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这些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氧化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以Na2CO3为配料,通过对粉煤灰焙烧,熟料中硅、铝分离,二氧化碳酸化偏铝酸钠溶液等操作制备氢氧化铝。再经煅烧,制备得到氧化铝。实验结果表明,以Na2CO3为配料经中温焙烧,可以将粉煤灰中的莫来石、玻璃相等分解,并转化为霞石(NaAlSiO4),粉煤灰的分解率达到98.96%;用6.73mol/L的HCl溶液浸取焙烧后的熟料,可以使熟料中氧化铝最大程度地分离,且分离率达96.73%;分离后得到的氯化铝溶液进行碱中和,向得到的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得到Al(OH)3沉淀;氢氧化铝经过煅烧,即可得到氧化铝产品。  相似文献   

17.
《铀矿冶》1992,(3)
巴尔哈什氧化矿是用湿法冶金方法回收铜的,堆浸时加入硫酸和处理过的铜电解液。浸出液中的铜用废铁屑置换沉淀,铜的回收率70%—75%。分离后的溶液含(g/L):Cu 0.33—0.44,Ni 2.57—6.73,As 0.6—0.9等。采用  相似文献   

18.
试样经过王水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沉淀硫酸钡,经过分离硫后,用钼酸铵-硝酸铵混合溶液沉淀磷,用过量NaOH溶液溶解磷钼酸铵黄色沉淀,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硝酸回滴过量NaOH溶液。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磷酸铁锂中Fe、Li和P浸出率,同时实现高效去除Cu、Al和F,开发了硫酸熟化-水浸、铁粉置换除铜、化学沉淀-萃取二段除铝工艺。结果表明,在熟化时间2.5 h、熟化温度110 ℃、固液比4.0/1、水浸温度60 ℃及水浸时间2 h的最佳条件下,硫酸熟化-水浸工艺可将浓硫酸的使用量降至理论值的0.75倍,此时铁浸出率达95%以上,氟脱除率达74.4%; 铁粉置换除铜过程中,控制初始pH=1.2,铁粉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2倍时,浸出液中残留的Cu2+浓度可降至4.9 mg/L以下; 采用化学沉淀-P204萃取二段除铝工艺,可将浸出液中Al3+浓度降至1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以Na_2SiO_3·9H_2O、NaAlO_2和CaCl_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将溶液中的铝转化成水化石榴石沉淀进行脱铝。通过对水热温度160℃、时间1~16h条件下得到的粉体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到硅酸钠溶液深度脱铝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水热1h,反应体系中Ca_5Si_6O_(16)(OH)_2、Ca_5Si_6O_(16)(OH)_2·8H_2O和低铝水化石榴石Ca_5Si_5Al(OH)O_(17)·5H_2O絮状混合沉淀大量生成;当水热时间为10~12h时,体系中同时存在高铝水化石榴石Ca_(2.93)Al_(1.97)Si_(0.64)O_(2.56)(OH)_(9.44)与低铝水化石榴石Ca_5Si_5Al(OH)O_17·5H_2O物相,铝脱除率可达98.05%,可实现反应体系的深度脱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