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回转式仪器和某些轻型机械上有时要利用专门的单滚珠推力轴承来承受轴向载荷,此时滚珠与轴连接,止推表面有三种基本结构(图1):a.内球形面。b.平面。c。外球形面。当滚珠和止推面挤压在一起时这两个元件因变形而产生球形的接触面,此接触面上的压力分布若为半球形(图2),在以通过压力分布中心的X轴和Y轴所表示的平面中,在接触区域的中心(x=0)产生最大的接  相似文献   

2.
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为了提高其垃圾压缩箱体(简称箱体)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以加强筋板的布置和箱体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加强筋板布置方案。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箱体工况(箱体材料许用应力为150 MPa)的条件下,其质量减少了715.8 kg,可实现箱体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垃圾收集车分为2种:一种是后装式垃圾收集车,另一种是侧装式垃圾收集车。后装式垃圾收集车的垃圾从车尾端投放,尾端压缩装置可将收集的垃圾进行压缩。侧装式垃圾收集车的垃圾从车辆箱体侧面投放,箱体内的推铲可对垃圾进行推压。本文主要介绍侧装式垃圾收集车操作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在保证垃圾能卸载干净和一定箱体尺寸要求的条件下,为求得在最小卸料油缸推力下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卸料机构各参数,对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卸料机构进行模型简化、模型分析和力学分析,应用ADAMS建立它的参数化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仿真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推卸油缸的安装角度、推板折弯斜度和推板深度。为后装式压缩垃圾车推板机构选取几何参数及合适的卸料油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块体非晶合金Zr55Al10Ni5Cu30在过冷液相区的挤压成型性能,通过对2种不同模具结构方案的对比试验,采用横向分割型挤压凹模结构的模具设计能很好反映其挤压规律。块体非晶合金挤压成型最大载荷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挤压成型表现出与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单轴压缩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散体力学的研究,建立垃圾压缩设备在对垃圾挤入、压缩和推出等基本工况下的压缩垃圾载荷的数学描述。对垃圾压缩设备进行应力测试,得到其在基本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校核与修正压缩垃圾载荷的数学描述。利用ABAQUS软件对垃圾压缩设备进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对垃圾压缩设备的截面形状及构件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降低结构的最大应力,减少结构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CAD/CAE多软件集成方法分析了垃圾压缩箱结构.基于SolidWorks、HyperMesh与ANSYS,研究了三者的数据交互技术,并对箱体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及求解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结构优化与对比,提高了结构力学性能.降低了重量与成本,为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空调箱体在随列车运行过程中需承受大量振动载荷,容易对空调箱体结构产生破坏,降低使用寿命,所以需对空调箱体进行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可以得到空调箱体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通过固有频率的计算可以得到空调箱体在随列车运行过程中自身固定的频率。通过模态振型能够得到空调箱体结构的整体刚度特征,预先发现结构的刚度薄弱区,为结构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箱式无蜗壳风机出口静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箱体结构参数下的风机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箱体内部产生流动损失的主要原因,同时确定箱体的最佳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在设计箱式无蜗壳风机时,箱体最佳宽度为1.8倍叶轮外径,箱体出口面边长应大于0.7倍的箱体宽度,箱体轴向长度加长可避免出口面出现由射流卷吸导致的回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广,为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本文以PLC为核心设计了生活垃圾智能分类系统。PLC通过接受摄像头传回的信号并传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停料板和分类导管旋转完成对生活垃圾的分类,通过一个气缸为动力的压缩装置对易压缩材料进行压缩节省存储空间,通过检测红外对射管信号情况判断垃圾有无满载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首先进行3D建模完成了对箱体的设计,接着采用"顺序编程法"编写了PLC控制程序,然后通过3D打印得到了相关部件并进行组装,最后经过调试得到样机。结果表明:该机器能自动完成对生活的垃圾的分类及压缩,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平液压式垃圾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设计了压缩部分的液压回路,借助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压缩回路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压缩油缸压力、流量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基本相符,仿真结果符合垃圾压缩机实际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弹性金属塑料瓦(EMP瓦)压缩弹性模量是一复合弹性模量,并不像金属材料那样是一个常数,而是随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大。结合"三峡推力轴承方案"中EMP瓦推力轴承数据,从理论上计算了EMP瓦压缩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推力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从而对EMP瓦压缩弹性模量允许的变化范围有所了解。计算结果表明:压缩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最小油膜厚度、最高油膜温度和最大压力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功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垃圾压缩站箱体进行应力-应变测试,获得了箱体在工作过程中的荷载分布形式。采用Hyperstudy对曲线进行拟合筛选,得到与试验结果最匹配的荷载分布函数,并作为箱体优化分析的边界条件。同时引入超单元技术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使得模型的优化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传统优化算法与超单元算法的对比验证了采用超单元技术处理复杂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楔形压头压缩效果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原有压缩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缩装置——楔形压头。用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推导的本构关系模型对楔形压头的压缩效果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合试验参数,给出了压实密度计算公式,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可代替繁琐低效的试验工作。通过新研制的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试验台做了大量试验,得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压实密度和施加压力的关系曲线,确定了对垃圾施行压缩的合适压力范围为0.1-0.2 MPa。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楔形压头能明显改善垃圾压缩效果,比原有压缩装置可提高48%的垃圾装载量,为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压缩装置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压缩垃圾车结构载荷的函数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后装式压缩垃圾车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必须给出压缩垃圾对垃圾车结构作用载荷的函数表达,而压缩垃圾是一种力学性质很不确定的混合物。为此,研究了垃圾载荷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垃圾形状的曲面函数,采用应力测试与变参数法,给出自重、惯性、压缩、挤入、推出及其组合工况下压缩垃圾对车厢与填料器作用载荷的数学函数,为压缩垃圾车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结构的载荷表达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压缩程度不同,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内的压缩垃圾是变密度的。首先建立车厢内压缩垃圾的变密度函数,基于该变密度函数给出车厢内压缩垃圾自重、惯性、压缩、挤入载荷的数学表达,再叠加上对拉臂车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的拉臂与汽车底盘对车厢的作用力,组成各危险工况车厢所承受的载荷。在对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以ANSYS为分析器的导重法对车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使结构质量减少3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我国空间站长期载人飞行任务中垃圾存储的需求,需对航天员在轨正常飞行期间产生的餐后垃圾进行压缩处理,以减少餐后垃圾存放所占用的存储体积。前期通过摸底压缩试验掌握了餐后垃圾(金属罐)的压缩特性,获得了压缩率与压缩力之间的关系。针对该垃圾压缩特性制定了压缩装置的压缩力载指标,设计了手动式垃圾压缩装置方案,并进一步设计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金属罐材料特性所提出的垃圾压缩装置设计指标合理,其原理样机能够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滚轧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能在普通车床上加工横纹槽换热管的滚轧头。滚轧力是由滚轧头的刀片挤压管材表面金属的正挤压力、刀片两侧面排开已产生塑性变形金属的侧挤压力和刀片两侧面与被排开金属间的摩擦力组成。  相似文献   

19.
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压缩程度不同,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内的压缩垃圾是变密度的.首先建立车厢内压缩垃圾的变密度函数,基于该变密度函数给出车厢内压缩垃圾自重、惯性、压缩、挤入载荷的教学表这,再叠加上对拉臂车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的拉臂与汽车底盘对车厢的作用力,组成各危险工况车厢所承受的载荷.在时拉臂式压缩垃圾车车厢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以ANSYS为分析器的导重法对车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使结构质量减少31%.  相似文献   

20.
数控立车工作台底部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预紧力是通过压缩碟簧获得的,但结构空间狭小,无法直接测量。通过测量齿轮匀速转动时圆周某点处的切向拉力来间接测量轴承预紧力,并通过调整垫调整碟簧压力获得要求的预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