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目前碳纤维增强材料(简称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文章重点研究碳纤维制成织物片材粘贴到混凝土表面用于结构的补强与加固的技术特点,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对C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抵抗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做了分析探讨,并分析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弯矩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树彬 《山西建筑》2010,36(17):144-145
对混凝土生产质量预控水量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分析了混凝土工作性和均质性问题,具体阐述了对于工作性的两种研究方法,介绍了影响混凝土均质性的因素,对于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的结构设计,分别按照国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概率极限状态法和日本盾构隧道规范中的允许应力法,对管片厚度确定、接头承载力设计、连接螺栓的设计和检算、管片配筋设计及应力检算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从设计理论假定、荷载及材料强度的选取、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等,对两种设计方法做了论述,最后从安全可靠和经济角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17根碳纤维预应力棱柱体复合筋(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prestressed concrete prisms,简称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复合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分为混凝土压碎的受压破坏和碳纤维筋被拉断的受拉破坏两种模式,研究了复合筋混凝土偏压柱受压破坏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复合筋材料特性,推导出考虑二阶效应系数的复合筋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陈伟 《建筑知识》1989,(2):44-45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假定容重法”和“绝对体积法”,在教材中只介绍了“假定容重法”,现将“绝对体积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通用的数值迭代的计算机方法,用于双向偏压荷载作用下具有任意截面形式的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截面分析和设计,本文对该方法的基本假定、任意截面的定义、所采用的数值迭代格式以及设计与分析步骤等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文末用该方法对两个典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HTRCS)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由内嵌增强钢丝网和高性能树脂混凝土组成。为了获得HTRCS加固钢筋混凝土(RC)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式,进行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加固材料的本构关系,结合已完成的HTRCS侧面加固RC偏压柱试验,对偏压柱的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试件破坏特征,不考虑钢丝网的抗压作用及树脂混凝土的抗拉作用,通过平截面假定,采用普通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和树脂混凝土等效梯形应力图简化计算,提出了远轴侧加固和近轴侧加固偏压柱的两种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后续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基本假定并考虑材料特有的力学性能,以数值积分方法编制了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的计算程序,为验证程序的精度和可靠性,对文献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梁的三分点加载试验进行了对比,数值计算出的荷载-挠度曲线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数值模拟方法为进一步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构件设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2016,(3)
介绍了一种可以运用到海港、无磁环境的CFRP混凝土薄板——三维碳纤维网格筋增强混凝土板,用碳纤维网格筋代替容易锈蚀的钢筋,并在上下CFRP网格筋之间用CFRP工字棒连接,既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又提高了混凝土板的刚度。运用截面换算法推导出了三维碳纤维网格筋增强混凝土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截面有效抗弯刚度;在假定"超筋"破坏的前提下,用平截面假定推导出了三维碳纤维网格筋增强混凝土板的抗弯极限承载力;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三维碳纤维网格筋增强混凝土板的设计并给出设计实例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介绍混凝土的远期抗压强度资料,将有助于分析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远期使用安全度的问题。现就西德、美国的两项试验结果,扼要编译于后。一、西德的混凝土30年龄期的试验资料(1941年制作试件) 1.混凝土材料共配制试验混凝土14种,材料特征列于表1、表2。水泥采用如下三种:硅酸盐水泥(PZ,D),矿渣硅酸盐水泥(HOZ,S或R),铁质硅酸盐水泥(EPZ,B)。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按现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的设计方案并对高层主楼(地面以上为44层)结构设计中有关结构体系和计算模型选择、楼板结构选型、桩型选择等三个问题的方案比较和选定作了论述。考虑到建筑物的重要性,选择了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和转化为等代平面框架的简化模型两种方法对简体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和综合对比,着重阐述了简化模型的基本假定及其理论依据。另外,简要地叙述了选定的宽梁楼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中采用大口径井管浇注混凝土桩(沉箱基础)和一柱一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朱鹏宇 《四川建材》2014,(6):139-140
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碳纤维混凝土具有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压、弯)强度,韧性、延性、抗冲击疲劳性能和变形模量。实践证明,应用碳纤维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是一种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全新的结构加固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碳纤维材料加固的优势和试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桥梁加固维修。  相似文献   

13.
马歇尔和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两种配合比设计方法,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最为广泛的法国并没有采用这两种方法,而是针对高模量的材料特性,专门制定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文章针对马歇尔设计方法、Superpave设计方法和法国高模量设计方法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大量老旧建筑物加固修复的需要以及建筑材料的飞速发展,采用新型的无机材料加固混凝土构件已经成为可能.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 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它具有强度高、收缩性小、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介绍了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加固混凝土构件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阐述了使用该方法设计时一次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二次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柱收缩徐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评估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是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竖向变形包括两部分:瞬时弹性变形和随时间变化的收缩徐变变形。钢筋和混凝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收缩徐变导致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内力重分布。把钢筋混凝土柱简化为轴向受力构件进行弹性分析和收缩徐变分析。假设柱子均匀徐变,应力应变均匀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和叠加原理。柱中混凝土应力由常应力σ0 c和变应力-Δσ1 cr两部分构成。收缩徐变模型采用欧洲规范CEB-FIP(MC 1990),计算加载龄期t0=7天到计算龄期t=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时混凝土应力和应变。同时考虑设计轴压比相同时,研究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初始弹性应变和收缩徐变应变以及各部分材料弹性应力和收缩徐变应力。通过对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的收缩徐变分析,得出柱子的最佳配筋率为2%~3%。  相似文献   

16.
借鉴碳纤维材料在混凝土构件的加固经验,研究其对钢结构的加固效果,加固方案的设计要素,复合截面的计算假定,拓展钢结构加固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型钢混凝土结构(SRC)设计规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聂建国 《工业建筑》2006,36(1):80-84
首先对日本及欧美等国外有关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的设计规程进行了介绍,并简单介绍了我国现有的关于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的两部规程《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97)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的编制背景和依据。对两部规程中有关型钢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型钢混凝土(SRC)偏心受压构件、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并结合型钢混凝土(SRC)梁、型钢混凝土(SRC)偏心受压构件和梁柱节点承载能力的计算实例,对两部规程的应用方法、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为使用两部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及国外设计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兵  李荣 《工业建筑》2001,31(4):17-18
与钢筋相比 ,FRP材料通常拥有数倍乃至十几倍的强度 ,其它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采用FRP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 ,存在诸如破坏形式、延性、极限强度、耐久性等一系列的新问题。在此 ,介绍了目前国外有关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指南、规程等情况 ,并着重介绍了美国ACI-4 4 0F委员会设计规程 (草案 )中的结构设计概念、设计计算方法及值得注意的一些特点 ,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混凝土剪力墙相比,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能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材材料的特点,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是一种抗震性能卓越的新型墙体结构。结合北马路大庙片区拆迁安置房项目高层住宅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主要计算假定,并采用SATWE和YJK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了整体计算的对比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及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优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提升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为节约、高效利用材料,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结构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进行了28个高强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压弯、抗震性能试验以及60个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受剪、受弯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同时提高混凝土、钢筋两种材料强度可明显提高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部钢板可显著改善组合剪力墙的受剪、受弯性能。研究成果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3)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