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SO2-4/TiO2-MoO3催化剂催化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杨水金  白爱民  孙聚堂 《石油化工》2003,32(11):944-948
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正丁醛、异丁醛和乙二醇、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体超强酸SO2-4/TiO2-MoO3是合成缩醛(酮)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酮或醛)=1.3/1或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5%~1.5%,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2.7%,环己酮-l,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3.4%,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74 1%,丁酮l,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94.9%,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68.1%,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7.5%,异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70.7%,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2.5%.  相似文献   

2.
质子酸改性高岭土催化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质子酸改性高岭土为催化剂催化环己酮与乙二醇缩合反应合成缩酮。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以1mol环己酮计)为0.75g,n(环己酮)∶n(乙二醇)=1∶1.5,反应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为99.9%,产物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选择性为100.0%。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醛(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质子酸改性高岭土对醛(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醛(酮)的转化率在91.6%以上,对应产物的选择性在98.2%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正丁醛、异丁醛和乙二醇、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是合成缩醛(酮)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酮或醛)=1.3/1或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5%~1.5%,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2.7%,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3.4%,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74.1%,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94.9%,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68.1%,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7.5%,异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70.7%,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2.5%。  相似文献   

4.
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张敏  王小勇  陈爱民 《石油化工》2000,29(11):853-855
研究了脱铝超稳Y沸石催化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缩酮化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硅铝比、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带水剂和反应时间等对缩酮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硅铝摩尔比为 1 0 99、催化剂质量分数为反应物的4 % ,n(酮 ) /n(醇 )为 1 / 1 6时 ,以苯作溶剂 ,反应 4 0min ,缩酮产率达 93 2 %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单质碘掺杂聚苯胺(I2/PAn)为催化剂,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碘掺杂聚苯胺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酮醇摩尔比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环已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6.
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乙基磺酸和呋喃甲醛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缩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丁酮与乙二醇缩合合成缩酮;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同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其他醛(酮)化合物与二醇反应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碳基固体酸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催化丁酮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乙二醇)∶n(丁酮)=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7%,反应1.5h。在此条件下,丁酮转化率达93.5%,产物缩酮的选择性达99.1%。该碳基固体酸还可催化各种醛(酮)与二醇进行缩合反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醛(酮)的转化率高达90%以上,缩醛(酮)的选择性高达97%以上。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及重复使用活性高、后处理简单、反应时间短和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王敏  杨水金 《石油化工》2006,35(12):1160-1165
制备了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杂多酸H3PW12O40/MCM-48催化剂,并以乙酰乙酸乙酯、环己酮、丁酮、苯甲醛和正丁醛与二元醇(乙二醇,1,2-丙二醇)等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等10种缩醛(酮)。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酮与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环己烷用量、反应时间对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3PW12O40在MCM-48分子筛上具有较高的分散性且催化剂仍能保持较大的介孔孔道,负载后的H3PW12O40仍保持着Keggin基本结构;在n(醛/酮)∶n(乙二醇/1,2-丙二醇)=1∶1.4、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4%、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10种缩醛(酮)的收率为80.6%~94.2%。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实验考察了环己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3PW12O40/TiO2-SiO2催化剂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反应时间45 min,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6 m L;此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收率可达77.6%。  相似文献   

9.
硅钨酸/硅胶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硅钨酸/硅胶催化剂.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考察了环己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硅钨酸/硅胶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钨酸/硅胶催化剂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36%...  相似文献   

10.
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TiSiW12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并研究了酮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是俣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酮):n(醇)为1:2.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2.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66.1%。  相似文献   

11.
新型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 DEDB)的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条件和消耗定额。最适宜反应条件如下 :二甘醇1 mol;苯甲酸 2 .1 mol;H2 SO2 2 g;反应时间 4 h;反应温度 1 30~ 1 50℃ ;按二甘醇计算收率达 94 %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异丁烯与乙二醇合成乙二醇特丁醚 1 50 t/a中间试验 ,考察了反应温度、液体空速对醚化反应的影响及反应器的撤热情况 ,考察了催化剂的寿命 ,提出精制各塔操作参数和产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对氨基苯磺酸催化作用下,以10-十一烯醛与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10-十一烯醛缩乙二醇。考察了醛醇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其重复使用性能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反应条件为:10-十一烯醛用量0.1 mol,n(10-十一烯醛)∶n(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0.5 g,环己烷带水剂12 mL,回流反应2.0 h,10-十一烯醛缩乙二醇的收率最高可达92.4%。  相似文献   

14.
以硬脂酸为基本原料,酰氯化后得硬脂酰氯,再与聚乙二(400)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聚乙二醇(400)硬脂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对合砀 影响,合成瓜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00℃,时间1.0h,硬脂酰氯:聚乙二醇-1.1:1(摩尔比)。  相似文献   

15.
以二乙二醇单甲醚(C_5H_(12)O_3)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苯为带水剂,在n(NaOH):n(C_5H_(12)O_3)=1.5:1.0和不断通入N_2的条件下,合成了二乙二醇单甲醚钠。通过正溴丁烷与二乙二醇单甲醚钠的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二乙二醇甲基丁基醚(DGBME)。研究了醚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及正溴丁烷(n-C_4H_9Br)与二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对DGBME收率的影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产物含量,并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醚化反应时间4.0h,n(正溴丁烷):n(二乙二醇单甲醚)=1.06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DGBME的收率为92.14%;气相色谱法分析产物中DGBME含量在9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二甘醇是环氧乙烷用水合法生产乙二醇的副产物,随着我国乙二醇工业的迅速发展二甘醇产量不断增加,充分利用二甘醇资源开发下游产品、拓宽二甘醇的利用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二甘醇的综合利用进展,介绍了二甘醇的直接利用途径和二甘醇合成吗啉、二甘醇醚、二甘醇酯、1,4-二氧六环、二甘酸和二甘醇胺等精细化学品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二甘醇、正丁基溴和固体氢氧化钠为原料 ,经过 William son反应 ,制取二甘醇单丁醚的合成原理及工艺过程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 ,确定了实验室合成二甘醇单丁醚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作催化剂合成了环烷酸二甘醇酯。研究了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碱洗、脱色等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0h,醇酸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为0.3%;确定用Na2CO3作碱洗剂,苯为稀释剂,活性炭为脱色剂,酯化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湿混、沉淀两步法制备了镍钌/黏土催化剂;以C5和C6糖醇混合物为原料,以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低碳二元醇为目的产品,考察了镍钌/黏土催化剂对糖醇混合物氢解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第一步制备的镍/黏土催化剂相比,镍钌/黏土催化剂上C5和C6糖醇混合物的转化率基本相近,达到91.21%;而低碳二元醇的选择性大幅提高,由38.88%提高到74.09%。TEM和XPS表征结果显示,钌粒子以单质或其氧化物形态均匀地分散在镍/黏土催化剂上;添加钌前后镍的形貌和价态未发生变化,呈NiO形态分布。低碳二元醇选择性的提高是由于镍钌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崖城13-1气田南山终端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及再生系统工艺流程,并对该三甘醇脱水及再生系统的2次较大故障的现象、原因分析和排除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