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月智 《中国核电》2014,(4):365-371
核电设备采购与供货是国内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和管理难点,海南核电项目也同样出现了由于主要设备供货延误导致的工程拖期问题.文章通过介绍EPC模式下海南核电项目设备采购的组织与特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对EPC模式下设备采购供应商选择、设备国产化、大宗特殊材料设计与采购、成套系统供货、备件接收与贮存、业主过程管理等一些关键设备采购问题的设想和建议,供后续项目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仿真技术的发展和仿真技术在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设计验证中的应用情况,结合仿真验证平台在CPR1000系列核电工程中所做的设计验证工作,重点描述了全范围仿真技术和虚拟DCS仿真技术在仪控设计验证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未来核电仪控工程设计验证领域所采用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核技术》2017,(5)
<正>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及国际核电仪控技术的交流,中国核学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定于2017年5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本届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和睦发展"(Innovation Leading Harmony Development)。届时将邀请政府机构、国内外行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核电企业、设计单位、仪控设备企业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共议核电仪控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以堆芯测量系统为例,阐述了核电仪控设备国产化供应商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的困难和需考虑的因素,以及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并就体系建立的关键点进行了描述,可为同类型企业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在核电仪控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对AI技术在核电仪控领域的应用安全性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了可能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出的一种AI应用于核电的四层架构体系,并对AI技术如何逐渐应用进行规划。最后,文章搭建了一套AI技术在核电仪控领域进一步应用所需的标准框架,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核电厂仪控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加强其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是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梳理了核电厂仪控设备的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元器件应用各阶段应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重点讨论了元器件质量等级、元器件二次筛选等方面的内容,为国产核电厂仪控设备的研发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奇蓁  王丹  白佳 《中国核电》2017,(3):300-301
2017年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创新、引领、和睦、发展"为主题,就核电仪控方面的技术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叶奇蓁院士在大会的致辞,对我国核电仪控领域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供广大读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核电设备国产化已经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途径。核电设备国产化需要两个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根据规范标准对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是根据规范标准对研发的核电设备进行验证性试验的能力。本文针对影响核电设备验证性试验一个重要环节——反应堆LOCA事故模拟试验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求为进一步提高国内LOCA试验装置设计、建造与运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棒控棒位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文  阎玉辉 《核动力工程》2003,24(Z1):146-149
介绍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国产化棒控、棒位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过程,设备制造以及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过程,取得的经验和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现场调试和试验运行表明,系统和设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指标.功能正确,电流波形好,满足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要求.同时为将来新电站国产化棒控、棒位系统的设计和设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M310机组进口部件采购周期长、采购费用高等问题,提高采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国产化替代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消防系统进口部件3152KD NC级液位变送器的国产化替代计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必须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为可靠性评估提供依据。按目前进口部件3152KD NC级液位变送器的功能及参数进行设备筛选、论证、测试及加速老化试验,以检验这些所选的国产化部件在技术参数、功能、寿期等达到使用要求,然后使其经过一个换料周期的实际使用检验;最后将通过检验的国产化部件列入可正式选用的清单,以实现进口部件的自主可控,为该国产化替代方案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这将有助于减少对进口部件的依赖,提高国产技术的水平,推动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亚湾核电站电气、仪控设备及备件一直从国外进口,目前开始受到国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备件供应无法保障的问题,因此,大亚湾核电站在仪控设备的国产化方面进行了尝试。经过调研,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生产或研究开发核电仪控系统的能力,可以从模拟仪控系统的板卡及配件替代品入手,逐步发展到整机柜的替代,最终实现先进的数字化主控系统的自主研究开发和生产。解决电气、仪控设备国产化首先需要解决核级电气、仪控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可靠性评估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介绍了电气仪控系统备件国产化过程中的研究开发技术路线、所遵循的原则、技术标准、以及项目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核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体系日渐成熟,虽然核电设备已开始逐步国产化,但当前仍有部分设备需外商供货,从而造成买方对核电站部分重要设备的制造监督工作存在很大的不便,对供货质量带来风险。为保证设备质量,加强核电设备国外供应商建立符合要求的核安全文化体系并实时落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中国核承压设备国产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只有充分总结和汲取过去发展核电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切实采取制定国家核电发展长远和总体性规划、加大核电设备设计和制造科研攻关经费投入、强化核电设备国产化基础、加强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等措施.中国核承压设备才能真正实现国产化,核电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方家山核电工程1号机组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相关设备供货进度延误情况下,仪控调试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以确保工程各节点的进度。仪控调试对策包括:确认DCS最小系统、软硬件分开供货、使用试行(PRE)版本进行核辅助系统开盖功能试验、采取临时方案进行水压试验、利用国内技术力量在调试现场实施设计变更等。对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和方案制定。工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仪控调试对策是行之有效的,确保了工程各节点的进度。  相似文献   

15.
刘宝金 《核安全》2014,(4):61-67
针对在核电厂中大量进口设备和备件存在价格高、供货周期长、设计过时甚至存在设计缺陷等问题,本文以在秦山第三核电厂的专设安全系统中的隔离放大器为例,在分析隔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等基础上,介绍了AGM隔离放大器的国产化研制流程和实际研制成果,包括隔离放大器设计缺陷的改进、加工和鉴定等过程管理,并分析了我国核安全相关控制设备的国产化现状、国产化意义,提出了针对核电设备和备件国产化的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赵飞云 《核安全》2015,(1):65-70,94
本文结合三代核电对设备自主化和国产化的要求,讨论了标准化设计体系、先进核电标准体系、合格供应商体系、仿真与快速制造技术体系、设计制造单位联动体系等三代核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保障体系的建设,探讨了从设计和制造的源头提升三代核电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4日,由中国核学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在京开幕。本届国际仪控大会以"创新、引领、和睦、发展"为主题,围绕核电仪控技术和行业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作为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通用平台,和睦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性地筛选出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运行许可证延续(OLE)申请要求的老化管理审查(AMR)对象,确定HFETR的老化管理范围,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的核电厂老化管理审查(AMR)的评估范围划定和对象筛选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堆老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了HFETR的老化管理物项筛选原则。在操作过程中,借鉴美国核电执照更新(LR)的应用经验,对机械部件、电仪部件和构筑物分别建立了具体的筛选流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物项分组方式,系统性筛选出了OLE申请要求的AMR对象,确定了HFETR的老化管理范围。文中描述的方法和应用过程可为我国研究堆在确定AMR范围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FPGA的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验证与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备因具有行为确定、结构简单、时间响应快、易于取得监管和取证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核安全系统,特别是新一代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FPGA安全级仪控产品可以克服核电仪控系统设备老化问题,是目前核电厂仪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首选方案,满足三代核电高安全性与高可靠性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核电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及三代AP1000技术的引进,被誉为核电厂"神经系统"的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的自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核电业主和国家核安全管理当局都要求对FPGA安全级DCS系统进行严格的验证与确认(VV),以保证FPGA安全级DCS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论文探讨了基于FPGA技术的安全级DCS系统研发过程VV生命周期模型、VV标准体系、VV活动和方法,讨论了FPGA技术安全级DCS产品VV可能采用的仿真和测试技术,并提出了FPGA开发工具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备鉴定是验证和确认安全级设备满足或超过其技术规格书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内AP1000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后续核电项目的建设,大批安全级设备需要实现国产化。本文简要介绍了AP1000设备鉴定的标准体系,鉴定方法及鉴定要求,并基于AP1000设备鉴定的经验,对后续核电国产化设备鉴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