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晨旭 《核动力工程》2020,41(2):145-149
小尺寸支管接头(BOSS)焊缝作为核电厂一回路压力边界的薄弱环节,对其有效监控是核电厂日常和在役大修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仿真技术、工艺试验和现场应用验证等方法,设计并验证了BOSS焊缝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工艺,解决了核电厂日常和在役大修中BOSS焊缝的监督难点。并得到类似超声波相控阵检测工艺的设计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2.
各有关单位: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对满足核电需求的仪控技术与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选型、应用、维护以及国产化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核电仪控技术的发展,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同时促进我国核电学术界的国际交流,中国核学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研究决定联合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VPE PID在核电设计中的应用情况,PID在核电项目中应用需要做的设置。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方家山和福清核电项目中VPE PID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广东岭澳核电二期工程数字化棒控棒位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广东岭澳核电二期工程控制棒控制系统和控制棒棒位监测系统(以下简称棒控棒位系统)采用基于法国AREVA的安全级仪控平台TXS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冗余设计技术手段,实现了反应堆温度和功率的集中控制.采用大功率晶体管实现了对控制棒的"一带一"控制;采用分组编码探测器对控制棒在堆芯中的位置进行监测.本文对其设计要求和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将没计结果与岭澳核电一期和秦山二期棒控棒位系统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岭澳二期的棒控棒位系统能为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方便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数字化仪控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全面应用,核电仪控系统设计的更新换代已成为可能,充分利用数字化仪控平台的强大处理能力,优化仪控系统设计,以取得更好的监测和控制效果。为了提高可靠性,反应堆控制系统设计普遍采用多输入冗余信号。针对多输入信号的有效性计算,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思想的加权处理算法,相比传统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弱测量通道数据漂移带来的影响。文章针对单测量通道漂移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AP1000核电厂文件编码是一项基于信息分类和编码理论的设计管理技术.简要描述了AP1000文件编码的规则和应用范围,分析了它在核电前期工程应用领域中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它在核电前期工程中的主要工作,提出了文件编码在核电前期工程应用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文件编码示例.  相似文献   

7.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棒控棒位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文  阎玉辉 《核动力工程》2003,24(Z1):146-149
介绍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国产化棒控、棒位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过程,设备制造以及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过程,取得的经验和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现场调试和试验运行表明,系统和设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指标.功能正确,电流波形好,满足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要求.同时为将来新电站国产化棒控、棒位系统的设计和设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化核电仪控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对核电仪控设备及其元器件的可靠性筛选进行了探讨。综述了目前核电产品电子元器件老化筛选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根据现有的核电行业标准及其他行业标准,制定了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可靠性筛选方案,并在国产化供货项目中实施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筛选方案对元器件采购、电路板焊接、机柜组装接线等关键工艺过程可进行有效的验证,保证了批量供货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缺乏有效的需求收集和管理方法、无法进行早期需求验证和需求变化演进等问题,核电设计产品越来越难满足用户期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安注系统为例,将需求建模方法应用于需求分析:通过需求用例建模、需求场景建模和需求逻辑建模等手段实现安注系统的需求收集和管理,通过状态图的执行确保顶层设计满足用户需求,通过时序图的比较检查遗漏或不一致的需求等。借助需求建模实现需求的早期验证,确保设计产品符合用户需求,为需求建模在核电设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代表了我国核电的历史积淀、现实荣耀以及未来基石。数字化建设需要做到承前启后,并作为"华龙一号"核心竞争力,助力"华龙一号"项目的腾飞。已经搭建的数字化设计体系、数字化工程体系在"华龙一号"首堆的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向核电全寿期,本文提出核电厂智慧虚体与智能实体相结合的数字核电概念模型,涵盖数字化设计、敏捷化采购、集约化施工、系统化调试、数字化运维。据此提出"华龙一号"数字化核电厂的概念,总结了"华龙一号"数字化核电厂建设及应用现状。最后提出"华龙一号"数字化核电厂后续研究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BETHSY自然循环实验数据对CATHARE2 V1.5qR6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ATHRE2V1.5程序能较好地预测试验装置单相自然循环条件下的热工水力现象,对单相自然循环向两相自然循环的转变以及两相自然循环向回流冷凝运行方式的转变发生时的一回路水装量预测也比较准确,但对于两相自然循环及回流冷凝运行方式下系统的一些主要热工水力参数预测欠佳.评价结果表明,与许多国际性大型热工水力分析程序一样,CATHARE2V1.5qR6程序对剧烈两相流动的预测能力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14.
Analytic expressions are given for the reaction rates of astrophysically important thermonuclear reactions involving low-mass nuclei (1 Z 14). Numerical values of the rates are tabulated for the temperature range 106 T 1010 K. Thi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pdate of our previous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Apoptosis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omeostasis and embryogenesis.[1,2] Apoptosis is an intimate component of normal organ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excessive or deficient apoptosis is a major cause of diseases.[3] Al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apoptosis in disease is well appreciated, laboratory tests for apoptosis are not ordered routinely for diagnosis or to plan therap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making these measurements. Annexin V, a 36kD hu…  相似文献   

16.
17.
The solubility of Pa(V) hydroxide in solutions of oxalic acid was investigat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solubility of protactinium hydroxide on the oxal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oxalate complexes of protactinium formed. Thus, for example, the low solubility of the hydroxide in 0.01–0.05 M solutions of oxalic acid is evidently explain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hydroxyoxalate complex of protactinium with a 11 composition.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adily soluble protactinium oxalate, isolated from solution by salting out with acetone, was studied. The Pa:C2O 4 –2 ratio in the complex was equal to 12.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ecipitates obtained as a result of hydrolytic deposition of protactinium according to the Kirby method from solutions of hydrochloric and oxalic acids contain oxalate and chloride ions.Translated from Atomnaya Énergiya, Vol. 22, No. 5, pp. 389–392, May, 1967.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