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了蔗糖脂肪酸酯。以氢化油为原料,经与甲醇反应制得脂肪酸甲脂,然后在新型催化剂存在下与蔗糖于130~140℃、-0.1 MPa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当脂肪酸甲酯加入量为100 g(脂肪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比为1.0/1.27)、催化剂加入量为2.6g、皂盐加入量为12 g时,合成的SE经有机溶剂处理总蔗糖酯质量分数可达91.6%,单酯的质量分数可达65%,产品收率达到48%左右,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GB 8272—87要求。将试验结果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蔗糖和脂肪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脂肪酸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制备蔗糖和脂肪酸中皂和水的混合溶液——蔗糖应完全溶解于此混合溶液中。 b.在混合物溶液中加入脂肪酸酯,同时加入催化剂,为了制成基本上完全脱水的均质的融合物,上述酯交换反应要避免引起脂肪酸酯水解,故需在升温和减压条件下进行。 c.在110~17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蔗糖  相似文献   

3.
以蔗糖、月桂酸甲酯为反应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无水碳酸钾催化,研究三频复合超声场中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单月桂酸酯。结果表明,三频复合超声相比于单频超声和双频超声,明显提高了单酯产率,53+20+40 kHz三频复合超声作用下单酯产率最高,最佳工艺为糖酯摩尔比6.4∶1,催化剂用量12.4%和反应温度77℃。此条件下,蔗糖单月桂酸酯产率为90.05%。  相似文献   

4.
以蔗糖和脂肪酸甲酯为反应原料,无溶剂条件下采用研磨强化的方法合成了蔗糖脂肪酸酯(即蔗糖酯),考察了研磨时间、乳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蔗糖酯收率及脂肪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产品经水洗、醇提精制后,用FTIR和HPLC-ELSD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磨处理能将反应分散物粒径(D50)降至约5μm,有效地增强了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的无溶剂酯交换反应。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研磨时间为60min,硬脂酸钾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0%(占体系总质量,下同),K2CO3质量分数为2.0%,反应时间6 h,反应压力0.5 kPa,在该条件下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为91.2%,蔗糖酯收率为61.6%。精制后产品中蔗糖酯质量分数为81.9%,且其游离糖质量分数为0.6%,酸值为3.0mgKOH/g,水分(质量分数)为0.2%和灰分(质量分数)为0.5%,均达到FAO/WHO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固体碱催化下,由菜籽油改性制得的菜籽油脂肪酸甲酯与聚乙二醇400(PEG400)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绿色可降解的多功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对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产物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m(菜籽油脂肪酸甲酯)∶m(PEG400)=2.0∶1.0,催化剂w(CaO/ZrO2)=0.8%(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温度130℃,反应时间7.5h的条件下,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产率达91.56%;产物浊点53℃、表面张力35mN/m、乳化性361s、润湿力59s,说明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6.
无溶剂法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乙醇代替有毒的甲醇与硬脂酸在酸催化下进行反应制出了硬脂酸乙酯。以硬脂酸乙酯与蔗糖为原料在催化剂和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出蔗糖硬脂酸酯。详细考察了该合成反应过程中乳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蔗糖硬脂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佳合成工艺条件,即硬脂酸乙酯:蔗糖摩尔比为2.15:1,乳化剂与蔗糖质量比为0.1:1,催化剂与反应物料质量比为0.14:1,反应温度-120℃,压力-4.35kPa,反应时间-3.5h。以蔗糖计,蔗糖酯产率约75.2%。此外,还把蔗糖硬脂酸酯制成易挥发衍生物,建立了分析其组成的气相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7.
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在不同溶剂及催化剂体系中蔗糖脂肪酸多酯的研究工作,介绍了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合成工艺,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重点综述了无溶剂酯交换二步法合成蔗糖脂肪酸多酯的工艺;并展望了其生物合成法的可行性。从乳化性能、生理活性、毒性、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蔗糖脂肪酸多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氢化葵花油脂肪酸蔗糖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氢化葵花油为原料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氢化葵花油脂肪酸蔗糖酯。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催化剂用量、助熔剂等对蔗糖酯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当助熔剂和催化剂分别为 30 %和 2 .1%时 ,在 15 0℃下反应 6h ,产物收率达 4 5 %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氢化棉油脂肪酸和蔗糖为原料合成了氢化棉油脂肪酸蔗糖酯 ,最佳合成条件为 n(脂肪酸酯 )∶ n(蔗糖 ) =1∶ 1,亲合剂为反应物质量的 3 0 %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 2 .1% ,反应温度为 15 5℃ ,反应时间为 6h  相似文献   

10.
邱德梅  季永新 《化工时刊》2005,19(11):22-24
以蔗糖和硬脂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蔗糖酯.讨论了原料配比、时间、皂含量、催化剂用量及配比对蔗糖酯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蔗糖/硬脂酸乙酯=1/0.8,反应5 h,加入6%的脂肪酸皂和7%的催化剂,乙醇钠/碳酸钾=1/4;反应温度130~135℃.  相似文献   

11.
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亮 《云南化工》2000,27(2):12-14
采用新型固体碱催化剂LDH/LDO进行菜油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 ,产率达 98.5%以上。该工艺操作简单 ,可直接获得脂肪酸甲酯和副产物甘油 ,催化剂可回收再生 ,整个过程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12.
章亚东  高晓蕾  蒋登高  张艳  王自健 《精细化工》2002,19(12):697-702,726
在酸催化下,由乙醇与棕榈油反应制出了棕榈酸乙酯。在催化剂和乳化剂存在下,以棕榈酸乙酯、蔗糖为原料酯交换法合成出了蔗糖棕榈酸酯(SE),用红外光谱、激光电离质谱对SE进行了分析表征,详细考察了蔗糖粒度,乳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及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SE产率的影响。通过制成易挥发衍生物方法,建立了分析SE组成的气相色谱方法。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出了较佳合成条件,即n(棕榈酸乙酯)∶n(蔗糖)=3∶1,m(催化剂)∶m(蔗糖)=0 08∶1,m(乳化剂)∶m(反应物料)=0 12∶1,温度~125℃,压力~2 67kPa,时间~4h。该条件下,SE产率(以蔗糖计)在73 6%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自制固体碱K2O/Al2O3和Na3PO4/MgO为催化剂,1,2-丙二醇为反应溶剂,催化松香与蔗糖合成松香酸蔗糖酯。以酯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负载量、反应时间、松香与蔗糖质量比对松香酸蔗糖酯合成的影响。通过SEM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松香酸蔗糖酯的乳化、发泡、表面张力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K2O/Al2O3与Na3PO4/MgO比表面积分别为142.52和19.38m2/g;在松香酸蔗糖酯的合成反应中,催化剂K2O/Al2O3的活性高于Na3PO4/MgO。K2O/Al2O3为催化剂时,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125℃,K2O/Al2O3催化剂用量3%,催化剂中K2O负载量30%,松香和蔗糖质量比1:2,该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8%。合成的松香酸蔗糖酯与市场广泛使用的脂肪酸蔗糖酯相比,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刘焘  李利军  刘柳  李果  李伟  覃桂 《化工进展》2012,(9):1975-1979,1984
研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Al2O3,并以蔗糖为原料,催化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投加量、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乙酰丙酸相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了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550℃、蔗糖浓度为15 g/L、催化剂用量为蔗糖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乙酰丙酸的相对收率最大,达到72.28%。  相似文献   

15.
固体酸催化蔗糖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蔗糖为原料,焙烧后的硫酸钛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制备乙酰丙酸。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投加量、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乙酰丙酸收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20 ℃、反应时间60 min、蔗糖浓度50 g·L-1和催化剂加入量0.5 g条件下,乙酰丙酸收率可达57.9%。  相似文献   

16.
潘虹  任立国  高文艺 《工业催化》2012,20(12):58-62
以NaOH、正硅酸乙酯和乙醇为原料,经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固体碱催化剂(Na/SiO2),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催化剂焙烧温度、n(NaOH)∶n(SiO2)、n(甲醇)∶n(大豆油)、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焙烧温度600 ℃、n(NaOH)∶n(SiO2)=2∶1、n(甲醇)∶n(大豆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7%和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率可达97.42%,催化剂在稳定性试验中呈现出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的合成工艺,分别以硫酸和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结果表明,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好,合成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其加入量为一缩二乙二醇质量的1%,反应温度185 ℃,邻苯二甲酸酐和一缩二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时间10 h,产品纯度大于9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