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得了PVP/Sr1-xLaxFe12-xCoxO19(x=0~0.5)复合纳米纤维,经过煅烧处理过程,获得了Sr1-xLaxFe12-xCoxO19(x=0~0.5)纳米纤维.通过SEM、TEM、XRD和VSM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结构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800℃煅烧后的Sr1-xLaxFe12-xCoxO19(x=0.5)纳米纤维的直径主要分布在80~150 nm;这些纤维在室温下都具有硬磁特性,化学组成对铁氧体的磁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当x≥0.3时,样品中同时出现M型的SrFe12O19、LaFeO3和CoFe2O4;在适当范围内(x≤0.1),La3+-Co2+的掺杂有利于改善锶铁氧体纤维的永磁性能,相应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分别为Hc=432.02kA/m,Ms=54.7A.m2/kg,Mr=28.9A.m2/kg,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在相同条件下制得的Sr0.9La0.1Fe11.9Co0.1O19粉体样品相比,磁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宁  吴华强  冒丽  李明明  李亭亭  夏玲玲 《功能材料》2012,43(18):2554-2557,2563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模板,三乙二醇(TREG)为溶剂,采用微波多元醇法制备MWC-NTs负载组成可控的Ni1-xZnxFe2O4(x=0.4、0.5、0.6)纳米复合材料Ni1-xZnxFe2O4/MWCNTs。其结构和形貌通过XRD、SEM、TEM和EDX进行表征,用VSM测试样品的磁性,并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镍锌铁氧体负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方系尖晶石结构的单分散Ni1-xZnxFe2O4磁性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平均粒径约为6nm;其磁性能与镍锌铁氧体的组成有关,随着Zn含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大后减小,当x=0.5时Ms达到最大值。矫顽力(Hc)都比较小,在室温下表现为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3.
Co含量对Zn0.6CoxFe2.4-xO4结构与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纳米尺度钴锌铁氧体Zn0.6CoxFe2.4-xO4(x=0~0.30)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晶体结构和相变过程,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磁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钴锌铁氧体Zn0.6Co0.15Fe2.25O4在800℃时生成单一尖晶石相锌钴铁氧体,在550~800℃温度区间出现R-Fe2O3过渡相.随钴含量的增加,Zn0.6CoxFe2.4-xO4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后减,x=0.075~0.15比饱和磁化强度较高;Zn0.6CoxFe2.4-xO4在1300℃时x=0.075的矫顽力为47163.6A/m,x≥0.15时矫顽力在1200℃附近随温度缓慢上升,在1200~1300℃之间为平台状态,并且随钴含量的增加,矫顽力略有升高.在x=0.10附近,可同时获得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较高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4.
以Y30H-2预烧料作为基料,采用陶瓷法制备La-Co掺杂的干压各向异性Sr1-xLaxFe12-xCoxO19(x=0~0.10)锶铁氧体,研究La3+-Co2+共同替代对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XRD射线衍射分析表明,La-Co掺杂并没有改变锶铁氧体结构,锶铁氧体主体仍为六角晶结构;SEM分析表明,La-Co掺杂能使晶粒粒度变细;磁性能测量显示,样品的Hcj随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量x=0.06时,Hcj达到最大值。Br则随掺杂量的增加呈现不规则的变化。K值的变化表明,当x=0.04时,锶铁氧体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锶和硝酸铁无机盐为前驱体配制非化学计量比溶胶,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锶铁氧体(SrFe12O19).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锶铁氧体粉进行表征,研究了锶铁氧体的生长过程和反应过程的机理以及锶铁氧体的磁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对凝胶进行热处理减少了非磁性物质的形成,降低了获得单相锶铁氧体的温度.锶铁氧体在600~700℃开始形成,在900℃获得单一组成的锶铁氧体,在800℃焙烧的锶铁氧体其矫顽力出现最大值Hc=454.16 kA/m,比饱和磁化强度σs=55.91 A·m2/kg.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包覆锶铁氧体,在1-丁醇中制备了稳定的悬浮液并成功进行电泳沉积锶铁氧体膜。利用zeta电位仪分析了悬浮液的稳定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了DBSA对锶铁氧体的包覆情况,利用X射线分析仪(XRD)分析了膜的组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获得了膜的显微形貌和膜厚,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膜的磁性能,结果表明,由DBSA包覆锶铁氧体在1-丁醇中的zeta电位为87mV,沉积膜厚9.44μm,矫顽力为366.16kA/m,饱和磁化强度为42A·m2/kg,剩磁比为0.56。利用该方法制备的膜可用于微波环行器、隔离器等微波非互易器件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大足区天青石锶废渣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锶钡铁氧体(SrxBa1-xFe12O19)。通过XRD、SEM对锶钡铁氧体进行表征,探究沉淀pH值、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锶钡铁氧体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沉淀pH值为12、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2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锶钡铁氧体无杂相且呈明显的六角或近六角片状形貌,饱和磁化强度(Ms)60.29 Am2/kg,剩余磁化强度(Ms)32.16 Am2/kg,矫顽力(Hc)30.08 kA/m,具有永磁体高饱和磁化强度(Ms)和高矫顽力(Hc)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纳米晶 Ni1-x ZnxFe2O4铁氧体粉料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银  丘泰 《无机材料学报》2007,22(3):391-394
采用喷射-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Ni1-xZnxFe2O4(0≤x≤1.0)铁氧体粉料.通过TG-DSC、XRD、SEM、TEM、BE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其室温下磁性能.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600℃下煅烧1.5h,样品晶粒尺寸为30nm左右,平均颗粒尺寸<100nm.室温下,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随Zn^2+含量增加而变化,当x=0.5时,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66.8A·m^2/kg.当晶粒大小为41nm时,纳米晶Ni0.5Zn0.5Fe2O4铁氧体矫顽力达到最大值5.06kA/m,随后又随晶粒尺寸增大而减小.这归因于纳米晶软磁材料中强烈的无序磁晶各向异性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掺杂稀土Dy对锶铁氧体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取向磁场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取向磁场强度的增加,锶铁氧体晶粒发生的晶面择优取向度也增大,剩磁Br、最大磁能积(BH)max和矫顽力Hc均有上升趋势。烧结温度的影响则较复杂: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均有上升趋势,而矫顽力Hc则呈下降之势。通过在Y30牌号SrFe12O19预烧料基础上掺杂0.2%Dy2O3,经700kA/m磁场、4414N/cm2压力湿法成型的样品在1230℃温度下烧结1h后的磁性能达到了Br=398mT、Hcj=254kA/m和(BH)max=29.1kJ/m3,它与不掺杂Dy2O3的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12mT、31kA/m和0.7kJ/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Ba2Zn1.6-xCoxCu0.4Fe12O22(x=0,0.2,0.4,0.6)铁氧体粉末,将粉末在1050℃下退火4小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退火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其在8.2~12.5GHz波段的微波吸收特性。XRD分析表明样品为Y型六角铁氧体。VSM及微波矢量网络测量表明,掺Co样品的介电常数实部ε′的平均值由不掺时的6.5降为5.0。随着Co替代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不断增大;矫顽力先维持在62~70Oe之间,至Co含量x=0.6时迅速增为315.5Oe。在磁导率虚部μ″谱中观察到样品的自然共振吸收峰,其共振频率和峰值与样品中的Co含量有关,Co含量x=0.2的样品的μ″峰值达6.579,相应的反射功率损耗达41.796dB,吸波性能良好,基本达到在共振频率附近提高μ′、μ″和ε″值,同时降低ε′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YBaCo4O7-x致密透氧膜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热重-差式扫描量热分析.用稳态法测量了在400℃以下的透氧率,在得到YBaCo4O7-x的透氧率随厚度变化的曲线后发现,在实验的膜厚范围内,透氧率受体相扩散所控制.最后测量了它在较高温度下的透氧率,结果表明在900℃时远远高于400℃左右的透氧率,接近于它们的5~8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制备高温超导体YBa2Cu3O7-x单晶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液相的性质是影响生长速率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通过控制氧压和元素替代等方法来改变液相的性质,从而达到提高YBCO单晶生长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GaN及AlxGa1-xN是发兰光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光电子材料中最引人注目、必须攻克的课题。本文综述了GaN及AlxGa1-xN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GaN及AlxGa1-xN材料近年来在性能评价、生长技术和应用开发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掺杂钼对TiO2-x薄膜氧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添加适量稳定剂制成稳定溶胶,用浸涂法在Al2O3基片上制备TiO2薄膜,经1000℃H2下还原制得TiO2-x薄膜,在钼酸铵溶胶中浸泡一定时间得到掺钼薄膜.实验结果表明掺钼薄膜元件在800℃下的氧敏感性和重复性比未掺杂时提高,TiO2-x薄膜的电阻的温度稳定性好.通过对薄膜的XPS分析探讨了钼在薄膜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陈源清  赵高扬  薛人中  严复学  李颖 《功能材料》2006,37(9):1423-1425,1428
传统的TFA-MOD法制备YBa2Cu3O7-x薄膜,采用Y、Ba、Cu 3种金属的三氟醋酸盐(TFA)为先驱体,在热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HF气体,即使通过将近20h的缓慢升温过程来对薄膜进行热分解,也难以获得较为光洁的表面,从而无法实现厚膜的制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含氟溶胶-凝胶工艺,通过减少溶胶中F的含量,并利用二乙醇胺做修饰剂,缩短了热分解时间,提高了薄膜的表面光洁度.利用该方法在(010)LaAlO3衬底上制备了具有良好c轴取向,临界转变温度为89K的YBCO超导薄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X-射线双晶遥摆曲线,分析了Hg1-xCdxTe外延薄膜的晶体质量。结果表明,用垂直浸渍液相外延方法生长的Hg1-xCdxTe薄膜,结构均匀性好,晶体质量高,Hg1-xCdxTe外延薄膜表面层的晶体质量,优于其界面层;同时,Hg1-xCdxTe外延薄膜表面层的位错密度,可通过X-射线双晶遥摆曲线的半峰算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李支文  冯蕴道 《功能材料》1993,24(2):123-128
以金属有机化合物(MO)四甲基锡[sn(CH_3)_4]为源物质,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分别在单晶硅片、三氧化二铝陶瓷基片上淀积了纯净的SnO_(2-x)薄膜,对淀积的一些工艺条件,膜的结构、成分和薄膜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PECVDSnO_(2-x)薄膜元件的气敏性能作了比较,对SnO_(2-x)膜的气敏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碱性溶液中通过加入添加剂在涤纶(PET),玻璃,铜片等基体上快速制备Co-xFe_(3-x)O_4磁性薄膜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湿法制备的薄膜具有多晶的尖晶石结构,随着Co含量的增高,矫顽力逐渐增大,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TiCl4水解法制备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利用XRD、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真空热处理前后的纳米TiO2粉末进行了表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经400℃×40min,真空度在1.0E-2Pa以下热处理后,在TiO2晶格中形成了氧空位缺陷,改变了TiO2的能带结构,得到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TiO2-x.其吸收阀值红移至550nm左右,实现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