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译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全球化时代的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间冲突和对话的过程.而译者是作为文化的调解者出现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对话中.译者作为文化调解者必须用相应的文化道德来约束自己.包括选取文本的道德和调解文化冲突的道德.把译者视为文化调解者,有助于提高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使译者不再隐身,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客观上既有助于传播丰富多彩的源语文化,也有助于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沟通素养,尊重全球不同区域文化的氛围.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出现偏差、移情“缺位”或“越位”都会导致文化冲突,影响交流和沟通的效率.文化身份与移情尽管它们的概念有所不同,但两者却都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两者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们正确的身份定位应该是在适当移情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全球化通过其创建的文化、经济和技术潮流,大大影响了社会、生活方式和实践活动.全球化,由于其同时摧毁了全球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被认为创建了一个共同的全球文化,同化了人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而全球化也不例外.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残酷.本文将特别分析全球化对城市文化和建筑的影响,然后分析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争论.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认为消费就是对物的占有和改造,但在消费时代,这种观点已略显陈旧.文化符号一直是消费时代的特征之一.文化符号因为消费时代的到来更加突显其重要性.消费中体现的是一种符号性,这种符号性直接建构了消费个体的身份和身体.通过身份和身体的建构可以就消费现象作出阐释和翻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翻译的外延范围.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并存的过程,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全球化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的文化鉴别和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进程步步加快,其对各民族的影响亦非常深远。本文拟聚焦全球化在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即文化全球化,来探讨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身处的状况以及中国文化该有的文化策略。具体来讲,本文反对文化同一论,主张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以及中国在输入文化产品的同时,应积极输出自己的特色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7.
文化艺术交流是延续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承手段,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可以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合作与文化、经济全球化的交流逐渐加强,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精神属性,还具有比较强烈的经济属性.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具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借鉴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外籍教师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冲突表现及其原因的研究,通过对温州高校外教和大学生的访谈发现两者文化冲突主要还是围绕课堂,文化差异是引发两者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根据You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模式"理论,加强外籍教师与中国大学生文化培训,适当组织活动,将加强两者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克服两者的文化冲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风格论,也有人说是创作论,本人以为“诗品”即时诗的品评,且在《二十四诗品》中可以看出,司空图认为创造一种诗境的关键不在于诗人对写诗的具体技巧如何孜孜以求、苦心孤诣,而在于诗人是否具有一种虚静恬淡、超尘拔俗的精神品格,在于诗人同自然造化的契舍程度。而此作本身以味喻诗,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司空图“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诗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0.
后新自由主义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寻找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而城市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这一角色.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的需求,保证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是这一发展背景下公共空间需求的明显特征.从"附属"到"优先"地位的转变,从单纯物质需求到人本需求的过渡,以及从国际风格到展现地域文化特征,反映出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新的认识,而同时,公共空间的布局与结构形态相应变化也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