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秀明 《采矿技术》2011,11(5):1-2,16
针对矿肥公司矿山采用锚杆护顶分段空场法时,矿石回收率低、采场地压大、地表开裂、下沉等问题,提出了多分段脉内连续退采嗣后充填采矿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法的采场布置、回采工艺等。采用该法能显著提高矿石回收率,且井下掘进废石不出坑直接用于磷石膏胶结充填,实现无废开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分段充填法在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铁山矿的上盘金矿脉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矿石的经济价值极高。采用通常的浅孔溜矿法,存在矿石贫化大的缺点;而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存在生产能力低、工艺及管理复杂、采矿成本高的缺点。采用分段充填法后,矿山的贫化率降低,安全性提高,资源损失减少,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应力下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的试验,该采矿工艺的全面推广不仅降低了施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减少了掘进工程量,而且较大程度地提高矿石回采效率,降低了采矿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法在东大山铁矿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东大山铁矿多年来主要围绕分段采矿法进行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矿石回收率一直在49.25%~55%之间、贫化率在29.92%~33.37%之间徘徊。分析表明,采用分段采矿法开采,大量的采场底盘损失是造成矿石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矿体形态复杂,分段采矿法的灵活性低,顶柱和间柱不能回收是造成矿石回收率低的又一原因。根据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法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矿回收率提高到83.6%以上、贫化率降低到21.62%,经济效益显著。该法对类似矿山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丰山铜矿南缘矿体采用上向分段碎石胶结充填法开采,北缘矿体采用壁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实践证明,这两种充填法矿石损失率都较大。采矿方法进行优化后,南缘矿体开采改用上盘充填道进行充填,遥控铲运机出矿;北缘矿体开采先改壁柱为点柱,进一步优化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矿石损失率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采矿及选矿技术的发展,原本不具备开采价值的低品位矿石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储量,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重视低品位残矿的回收。针对四川某铜矿低品位残矿回收方法优选问题,在综合考虑矿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3种采矿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采矿方法进行优选,最终得到3种采矿方法的优越性排序为空场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计算结果表明空场嗣后充填法为最优采矿方法。现场试验表明,空场嗣后充填法最大限度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降低了矿产资源的损失,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桥硫铁矿地下开采采用上行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存在着矿石损失率高、作业条件差、采下矿石自燃、通风与地压控制困难等几个问题, 提出改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试采方案.经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改进后的采矿方法,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得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板石矿业公司井下矿17#矿组属于中厚以下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着矿石损失、贫化率较大的难题.经过分析和研究,对10m以下中厚矿体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出矿法开采,可以提高矿石回采率和减少矿石损失、贫化.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凤凰山银矿的矿体属于产状复杂的急倾斜薄矿体,原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存在生产能力低、安全条件差等问题。在结合生产现状和矿体开采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生产能力、损失率、贫化率等指标情况,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天井采矿法、盘区机械化充填法、中深孔留矿法4种采矿法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具有明显优势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试验方案,并在该矿180m中段Ⅰ-(1)矿体进行工业开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浅孔留矿法相比,分段空场充填法的采场生产能力提升了3倍,采矿综合回采率提高了7%,矿石综合贫化率降低了5%,取得了良好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某钨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下部的资源计划采用充填法进行回采,为此对崩落法与充填法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充填法回采可以提高采出矿石的品位,随采出矿石品位提高可相应提升选矿回收率。综合整个采选过程来看,该矿山采用充填法开采比采用崩落法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且随着金属价格上涨,充填采矿法崩落法比开采在经济上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铁矿某富矿体采用两步骤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自上而下划分为多个阶段回采,阶段间预留10 m厚顶柱,顶柱永久损失。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采工艺技术水平,通过空场法与充填法的联合应用,充分利用尾砂充填工艺技术优势,可实现顶柱资源的安全回收利用。预计回采顶柱残余矿石资源量5万t,创造经济价值1 200万余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矿方法与通风布置澳大利亚贱金属矿山采用的两种主要采矿方法是分段空场法(采后充填)和分层充填法。凿岩与出矿机械化程度高,工班回采效率超过50吨。分段空场法各分段回采的矿石经中段拉底巷道出矿。出矿口与矿石溜井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过120米,一般采用柴油铲运机出矿。根据矿体的厚度,在分段底部掘1~2条凿岩平巷。矿体厚度超过100米时,要留顶柱,并在该顶柱下面分两个分段采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深部铜矿东西部采矿方法技术改造过程 ,最终确定西部采用低贫损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东部采用高分段大跨度空场嗣后充填法 ,试验表明这两种采矿方法是深部铜矿比较理想的采矿方法 ,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金川龙首矿西二区上部中段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为例,研究了限制性空间内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各分段的矿石回采和回收特点,构建了一种以分段为放矿控制单元的组合式放矿方案:第一、二分段采用总量控制方式出矿以确保顶板安全冒落形成覆盖层;第三分段采用低贫化方式出矿以避免无效贫化,实现矿石的高质量回收;第四分段采用正常回采进路低贫化放矿+辅助回收进路截止品位放矿以实现矿石的充分、有效回收。设计并开展了3种不同放矿方案的物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组合式放矿方案在限制性空间实现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和损失贫化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使矿山整体开采经济效益处于较优水平,为后期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岩破碎矿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贫化率太高,采出矿石品位太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某铜矿前期采用分段崩落法,因贫化率太高,矿山陷入困境。针对该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开展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采用分段挤压爆破留矿,分段和阶段联合出矿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贫损指标,提高了采出矿石品位,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采用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向分条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飞  乔登攀 《金属矿山》2010,39(4):20-23
东大山铁矿倾斜厚矿体主体采矿方法为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8~10 m,矿石回收率为49.25%~55%,贫化率29.92%~33.37%。研究表明,分段崩落法在该矿应用时存在采切比大、放矿时下盘矿石残留损失大、顶底柱无法回采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采用上向分条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实践表明,新型采矿工艺可将矿石回收率提高到87%左右,贫化率降低到15%左右,有效地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因而经济效益显著。该工艺对同类矿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坤  张纯锋 《采矿技术》2013,(4):5-6,33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主要采用上向分段碎石胶结充填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经过多年回采实践,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采场矿石损失率大,2012年对南缘采矿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实践解决了回采过程中的难题,多回收矿石14779.2t,金属量98.92t,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全尾砂用于分段空场法嗣后胶结充填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张马屯铁矿采用全尾砂进行分段空场法嗣后胶结充填新工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与原采矿工艺相比,新工艺可大大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而且可充分利用选矿厂的尾矿,不建尾矿库,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9.
熊国雄 《现代矿业》2016,32(10):26-27
铜绿山矿原主要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手工凿岩,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无法满足深部矿体安全高效开采要求。通过引进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在井下采场试验。结果显示,变更采矿方法生产能力可达到450 t/d,矿石贫化率可控制在5%,回收率可提高到94%,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铜绿山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丰山铜矿碎石胶结充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山铜矿分段碎石中充填法,采用碎石胶结充填技术,解决了露天石堆入,井下作业条件差,地表水渗漏大等问题,同时提高矿石回收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有利于环境保护论述了碎石胶结充填技术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