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磁悬浮轴承系统位移检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以TMS320F2812 DSP为核心的磁悬浮轴承位移检测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字控制器、位移信号调理电路等相关硬件电路,并对所设计的位移检测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软件实现,给出了主程序和中断子程序流程图,最后,对所设计的磁悬浮轴承位移检测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ARM7TDMI-S CPU为内核的LPC2131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同极型四自由度径向主动磁悬浮轴承控制器硬件电路及控制软件,采用变速积分-抗积分饱和增量式数字PID实现了对系统转轴位置及线圈电流的双闭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磁悬浮轴承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及静态刚度,满足了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初步要求。  相似文献   

3.
磁悬浮轴承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控制器决定,所以对磁悬浮轴承系统控制器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以TMS320F28335 DSP和EPM240T100CN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板的硬件电路。在CCS3.3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了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策略的C语言程序。所研制的数字控制器成功地实现了转子的静态悬浮以及高速旋转,并在磁悬浮轴承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数字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磁悬浮盘片装置是磁悬浮飞轮电池的雏形,该系统对实时性和快速性有较高要求,而现有的微机控制系统很难达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以DSP2812为核心的磁悬浮数字控制系统,搭建了硬件电路,并针对常规PID参数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难整定的问题,实现了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最终实现了磁悬浮盘片的稳定悬浮,满足了系统快速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TMS320F28335DSP的磁悬浮系统数字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MS320F28335和MAX7064SLC44-10为核心,设计了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控制器硬件电路,采用C语言编制了基于CCS3.3开发环境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程序。在该控制器的控制下,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顺利越过前2阶弯曲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和复杂可编程器件EPM7128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四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控制硬件电路。在CCS环境中用C语言编写了系统的程序,采用抗积分饱和的增量式积分分离PID系统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控制。针对实验室的四自由度轴承进行了悬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悬浮动态性能良好,达到了控制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磁悬浮轴承因其优异性能是高性能转子系统的理想支承。常规磁悬浮控制系统采用控制器与电流驱动器分别实现位置环和电流环的控制,通过模拟信号传输来实现控制信息的交互,易受干扰且成本较高。提出一种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的控驱一体架构,采用双DSP的并行处理方案,实现针对5自由度磁悬浮转子的控制;采用双端口SRAM替换常规DA-AD的方案用于位置环和电流环之间的信息交互;根据双口SRAM的控制时序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控制流程。试验表明,所提出的多处理器磁悬浮控制系统架构,能有效实现电流环和位置环的双环控制,实现转子系统的稳定悬浮,该架构的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磁悬浮轴承具有非线性、数学模型不确定的特点,传统PID控制及模糊PID控制算法不能很好地满足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变论域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变论域模糊PID算法———通过选择合适的伸缩因子实现论域的收缩,即增加了模糊控制规则,从而提高控制精度;在SIMULINK环境中对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具有更小的超调,更快的调节速度,系统静态性能也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混合磁轴承结构与DSP控制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素贞  曹蒙生 《轴承》2003,(11):10-11
提出一种新的锥形滚柱式混合磁悬浮轴承,研究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采用具有强大快速运算处理能力和精练指令集的DSP(TMS320F240)芯片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带冗余支承的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ADAMS和Matlab软件对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的磁悬浮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启动冗余支承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基于TMS320F28335DSP的数字控制器硬件电路,编写了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程序并在试验台上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五自由度多输入多输出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其复杂算法的实现依赖高效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而高速高精度A/D是合理采样的保证.分析了整个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的功能和作用,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结论,控制系统的设计达到了预期要求,磁悬浮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等行业.  相似文献   

12.
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永磁偏置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结构及悬浮力产生原理基础上,阐述了3自由度混合磁轴承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讨论了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并对磁轴承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以TMS320F240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磁轴承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全数字反馈高性能直线伺服电机的机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全数字反馈的新型高性能直线伺服电机的机电系统设计方法 ,包括硬件及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光栅位移测量方法和 DSP高速信号处理器实现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应用了基于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控制算法 ,系统的机电动态特性、控制误差和跟踪特性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三自由度永磁偏置混合磁轴承数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介绍永磁偏置径向一轴向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结构及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数字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控制器控制策略选取抗积分饱和与微分突变的PID控制规律,用汇编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数控软件。基于TDS2407EA评估板,采用自主编制的数控软件,实现了三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稳定工作。研究表明,以TMS320LF2407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满足高速磁轴承控制器的要求,而且易于实现各种先进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电磁轴承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此设计了以TMS320F240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并提出了基于结构的Cascade控制算法,为非线性控制提供了设计基础.提出了以多文件工程结构的软件设计方法,提高了软件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对单自由度的电磁轴承进行实验,实现了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6.
刘先正  王颖 《机电工程》2010,27(10):119-122
为获得设定频率与电压的优质正弦交流电,设计了一种以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PIC18F4431单片机为核心的逆变电源控制系统。该电源以220 V、50 Hz交流电压为输入,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来实现逆变。硬件设计采用了自举式浮充驱动电路、基于真有效值转换芯片的检测电路、RCD缓冲电路,并给出了硬件设计原理图。软件设计采用单极性等面积脉宽调制(PWM)法调制、采样、中断的方式进行稳压调节,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方案切实可行、稳压特性好、成本低、精度高,并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设备。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机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分析仪的测试对象是数字系统中的数字信息,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所述的是基于虚拟仪器概念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由于部分硬件功能软化而使硬件电路大为简化,从而降低了仪器成本,提高了逻辑分析仪的可靠性和性能。重点阐述了基于PC机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TMS320LF2407A)的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所设计的数字控制系统克服了模拟控制系统的固有缺点,可以方便的实现控制系统的软件升级。  相似文献   

19.
科氏质量流量计数字闭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科氏质量流量计的新型数字闭环系统。其闭环幅度控制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数字控制律,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稳态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系统设计综合了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优势,降低了硬件成本和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范岩  谭建敏 《机电工程》2007,24(8):44-46
目前多电机卷绕速度同步控制机械已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多电机同步控制的特性,介绍了卷绕同步控制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和数字检测技术研制的恒线速度卷绕同步控制装置的模型和方案,阐述了系统硬件构成,介绍了系统部分硬件电路,速度反馈采样和软件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