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赵淦  倪浪  谭柯  周道娟 《低压电器》2009,(19):34-36
针对城市配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设备众多等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和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城市公用配电站快速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了配网故障管理现状、新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该快速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系统功能。该系统提高了配网管理的实时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126kV GIS设备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一起126kVGIS设备典型故障的发生经过、起初分析处理不当的缘由以及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故障真正原因作了认真分析,并指出故障查处过程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最后归纳出针对GIS设备订货、监造、日常运行管理、故障分析判断和现场处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重点,以确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供电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出发,对故障的种类进行了总结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针对设备缺陷的来源所采取的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对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能够很好地掌握辖区的设备运行工况,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并使设备长期运行在健康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电网设备故障体系的构建、知识形成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旨在通过该体系平台达到对故障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管理,构建在共享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扩充的设备故障知识库,提高企业对电网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素质,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运行维护人员可以迅速掌握火电厂继电保护设备装置故障时的数据信息及继电保护动作行为事件,并为电厂调度运行管理部门及时运算分析、处理设备装置事故、确保电厂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就必须建立火电厂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备装置存在信息采集数量、规模不完善,功能结构侧重点不同,系统相互间运行较为独立、保护及故障录波数据存储较为分散,无统一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技术平台等问题,研究构建具有运行监测、设备信息管理、智能诊断预警、数据发布等功能为一体,适合火电厂的嵌入式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实践工程中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朝晖  董文龙 《电工技术》2021,(10):157-159
综合分析了西北电网交流750 kV GIS近3年设备运行情况,结合突出问题及典型故障针对性地对GIS设备结构、材质、施工工艺、运行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当前西北电网交流750 kV GIS设备可行的治理措施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设备运维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可视化运维平台.首先分析了核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可视化功能需求,并设计了其架构和方案;其次从设备运行状态、配置描述文件管理、故障信息传递等方面对全景可视化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核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设备故障诊断与告警模型,实现了核电站的智能化预警.该可视化运维平台可大幅度提升核电站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信息化管理、设备巡视、设备检修和故障抢修4个方面对配网运维业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配电网智能化运维整体思路,并设计了配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配网线路智能化巡检、配网设备主动运维及配网故障智能化诊断4个具体方案,为全面实现配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特高压直流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典型故障,统计了某输电公司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典型问题,结合检修工作经验,分析了覆冰监测装置通信中断故障、传感器故障、蓄电池故障、摄像机图传黑屏故障等特点,提出了加强覆冰监测装置后台系统数据管理、硬件设备的检修维护、优化通信卡网络升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景区10 kV电缆进线避雷器故障引起电力系统两点异相接地,过大的短路电流造成支线用户停电及索道下站缆车控制设备损坏,指出了地电位升高是导致索道停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景区索道接地网共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两点异相接地故障处理、用户设备用电安全、供电部门运维管理和设备验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Excel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xcel用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 ,来实现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其有效自由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进而利用设计好的Excel表格来实现对任意一个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统计参数在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局部放电进行模式识别可以了解放电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故障诊断和检修提供参考依据。为此将Weibull统计分布参数用于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当中,采用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的方法证明了局部放电的脉冲高度分布符合Weibull统计分布规律。在统计放电脉冲高度分布时对放电幅值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将放电累积概率为99%的放电幅值作为归一化因子,以消除试验中偶然出现的大的随机放电脉冲干扰的影响。使用工频电压正负半周的Weibull统计分布的形状参数、放电幅值中心和放电相位中心共6个参数作为特征向量,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分类器,对放电类型获得了超过85%的识别率。研究表明,这种故障模式的表征方法具有模式特征数量少、表征能力强等优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准确识别不同模式的放电,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套基于超高频 (UHF)法的发电机定子局放检测系统 ,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检测到发电机定子各类局部放电 ,分析和比较了超高频信号在空气和金属导体中的传播规律。该系统与预先安装在某发电厂0 #机组上的方向传感器和中性点的电流传感器相结合 ,联合在线监测发电机的结果表明UHF法可准确检测到发电机中的局部放电信号 ,且信噪比极高  相似文献   

14.
周斌 《湖北电力》2005,29(2):49-50,58
通过220kV袁市变压器基础加固改造,验证树根桩在运行变压器基础加固中的可行性,为运行变压器基础加固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看潼关高程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渭河在潼关流入黄河。历史上,潼关上、下河道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河槽沉降导致大量淤积。在三门峡建库前的一个短期内,由于水沙条件变化,潼关和渭河有较大的抬高。但渭河下游一直为地中河,说明迄今淤积还没有导致潼关高程长期大量抬高。小北干流的淤积和抬高与其河性有关,和潼关以下的黄河河道在河流动力学(河势及水沙条件等)方面有本质区别。根据小北干流长期淤积抬高而认为潼关高程也会同样淤积抬高、论据似嫌不足。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潼关高程大量抬高主要是水库壅水的结果。所以降低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水位,可为潼关高程的降低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管理创新是一种新的资源整合范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章主要从管理目标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方式创新几个方面探讨高校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for calculating the buildup rate of copper on heat-transfer surfaces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damage to them due to accumulation of pittings are presented.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remaining service life of heat-transfer tubes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的发挥决定了其存在的成败,本文在政党的职能理论的视阈之下,从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发挥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职能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The paper opens with a review of the general background 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mmenting on some effects of social ideas o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curricula. A review is made of the rec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being given to the curriculum of those who subsequently continue their studies full-tim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curricula in these latter institutions is then reviewed and some of the teaching problems are outlined.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ome speculation about future tre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