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太原市东山地区某工程项目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案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双液法注浆方案进行加固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湿陷性沉降导致工程不利影响,为了消除湿陷性,应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有效处理效果,探讨了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处理后的沉降差异等,希望能对类似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短桩复合地基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目前的应用现状,结合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成功应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例,探讨适用于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计算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应力修正法比较适宜计算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土工基础》2017,(6):685-689
基于对宁夏东部地区某工程场地夯实处理后的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检测,分别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堆载试验的方法,对黄土地基的夯实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对可能引起场区内地基沉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强夯处理的黄土地基密实度高,压缩性低,强夯面以下的表层黄土状粉土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地基土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强夯法对宁东地区黄土地基的适用性较高;(2)对于地基表层存在黄土状填土的地基,在基础施工期前应在地表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以消除不均匀浸水时产生轻微的沉降差,且宜选用底部碎石土层作为天然地基基础的持力层;(3)填土的固结沉降、湿陷以及遇水软化现象均会导致黄土地基的沉陷,其本质原因是黄土地基原有结构产生了破坏。研究成果对宁东地区黄土地基的设计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大型油罐工程,对DDC灰土挤密桩从加固机理、受力特性、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帷幕桩和帷幕内桩的划分概念.实践表明,利用不等长DDC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黄土的湿陷性,节约工程造价,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油罐基础提供一种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此地基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处理好黄土地区地基的湿陷性和工后沉降。通过对某黄土地区大量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相关研究,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对不同处治措施的优缺点及需要考虑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汇总,为以后新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5)
宁夏地处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的沉陷,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及道路开裂、下陷及变形。对人安全身及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选择合理治理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基础做好有效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以庆阳某住宅楼为例,分析了压力注浆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区房屋的机理,阐述了压力注浆的施工技术要点,指出压力注浆施工简单,处理后的地基土承载力高、后期沉降变形小,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建筑物加固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会遇见湿陷性黄土地基。为了有效控制工后沉降量、满足高铁平顺性要求,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地基处理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郑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设计及沉降分析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沉降观测设计与现场观测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为黄土地区路基工程的沉降观测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考虑超长桩桩身压缩的情况下,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群桩桩身压缩的修正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对现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翔  孙剑平  夏风敏 《建筑结构》2020,50(6):57-60,28
基于多桩型复合地基理论,将长短桩应用于复合桩基的加固设计中。针对某高层住宅楼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对桩基加固设计方案选择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采用补较长钻孔灌注桩加固处理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方案,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变形稳定,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倾斜,取得了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复合地基发展概况及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些年来复合地基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应用复合地基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简要介绍复合地基技术发展概况和复合地基理论概要,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厦深客运专线韩江特大桥潮安县段桩基选型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静载模型试验,对承受竖向荷载时低承台倾斜桩基与竖直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桩体荷载分担比等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沉降曲线特征方面,倾斜桩基较竖直桩基率先呈现非线性变化,承台顶部荷载达到8 kN之前倾斜桩基的沉降量小于竖直桩基的相应值,随上部荷载的增大倾斜桩基的沉降量逐渐大于竖直桩基的相应值;在桩体荷载分担量方面,竖直桩基和倾斜桩基的相应值都随上部荷载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在桩体荷载分担比方面,与竖直桩基单调增加不同,倾斜桩基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受桩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的影响,倾斜桩基承台下侧桩间土体的随深度遮拦作用逐渐减小,由此引发土体绕桩滑动作用的增强,从而造成中桩与桩间土体承载能力的不同发挥,成为引起2种不同类型桩基承载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雷长顺  肖世伟 《山西建筑》2012,38(3):146-148
首先分析了高铁路基管桩处理后沉降计算理论模型,比较了常规桩基础与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差异,并确定按照常规桩基础对管桩进行沉降计算,然后按照常规桩基础对使用不同桩长、桩间距及桩径处理后路基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表明使用管桩进行加固可以有效的控制路基的沉降量;桩径对沉降影响不显著;桩间距对沉降影响明显;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桩长对沉降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客运专线工程实例,从CFG桩及桩间土的应力和沉降两个方面对桩帽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桩帽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桩基研究与应用若干进展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要地介绍了桩基研究与应用的若干进展 ,包括大直径桩承载力的尺寸效应、嵌岩灌注桩、群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桩筏基础设计、成桩技术与设备创新。  相似文献   

18.
胡德生  徐佳炜  赵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0):122-123
综述了日本桩基施工的分类、变革、发展,详细介绍了日本桩基础的先进技术:嵌岩桩、扩底桩,并研究了日本桩基施工的今后动向,从而推动我国桩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桩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洁  李凯 《山西建筑》2005,31(13):69-70
阐述了桩基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基础形式,分析了试桩方案和试桩结果对桩基成败的重要性,指出灌注桩的质量主要依赖于施工工艺的适宜性和施工的精心管理。  相似文献   

20.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伟强 《山西建筑》2011,37(17):82-83
针对桩基础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就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以积累桩基础施工经验,确保桩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