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磷钨酸( HPW) 和 A l ( NO3) 3·9H2O合成 A l PW1 2O4 0, 以其为催化剂、 苯甲醛和1, 2 - 丙二醇为原料、 环己烷为带水剂, 进行缩合反应, 考察了催化剂的预处理温度、 带水剂体积、 原料的物质的量比、 反应时间、 催化剂质量及油浴温度等因素对苯甲醛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预处理温度为1 5 0℃, 带水剂体积为7mL, n( 醇) ∶n( 醛) =2. 0∶1, 反应时间为3h, 催化剂质量为0. 7g, 油浴温度为1 3 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苯甲醛的转化率达到9 8. 8 3%。  相似文献   

2.
苯甲醛1,3-丁二醇缩醛的绿色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苯甲醛与1,3-丁二醇在钒磷氧催化剂作用下的缩醛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醇醛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和体积等因素对苯甲醛1,3-丁二醇缩醛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时,醇醛摩尔比为1.3,催化剂质量为0.12g,带水剂环己烷体积为6mL,回流反应50min后,缩醛收率可达到88.7%。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小,操作简便,后处理过程简单,基本无污染,具有绿色合成的特点。对产品的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乙酸镍和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得到的配体(H2L),以及硝酸钆在无水甲醇体系中合成Ni—Gd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对邻香兰素、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H2L)、[LNi]·H2O金属配合物和Ni—Gd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谱仪对异核双金属配合物做荧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金属元素成功的配合到Schiff碱上,成功地合成了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Ni—Gd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磷钨酸催化合成环烷酸高级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环烷酸和十八醇为原料,在磷钨酸催化作用下,合成环烷酸十八酯,研究磷钨酸晶体结构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带水剂及有和量等对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合成条件下,酯收率可达90%以上,与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相比较,酯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反丁烯二酸、十六醇、十八醇与二十六醇的混合物(混合醇)、苯乙烯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蜡油的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以降凝效果为评价目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合成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共聚物的最佳条件.通过凝点效果实验,考察影响降凝剂对蜡油降凝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4 %(基于蜡油的质量)、热处理温度70 ℃、热处理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降凝剂反丁烯二酸混合酯-苯乙烯可使蜡油凝点降低17 ℃.  相似文献   

6.
秸秆接枝丙烯酸丁酯制备吸油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反应基材、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BDDMA)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吸油材料。考察了物料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对材料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吸油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秸秆)∶m(丙烯酸丁酯)=1∶1、w(引发剂)=0.6%、w(交联剂)=0.2%、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合成的吸油材料对甲苯的吸油率为5.8g/g。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PEG为分散剂,用Ce(NO3)3.6H2O和Zr(NO3)4.5H2O为原料制备出CexZr1-xO2。以Mg(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同样方法制得了MgO-Al2O3。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Scherrer方程计算出MgAl2O4的主要晶面尺寸,表明MgO-Al2O3为纳米粒子。讨论了制备MgO-Al2O3过程中PEG种类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分离得到了一种C60吡咯烷衍生物:2-(4-羟基苯基)[60]富勒烯吡咯烷,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得到了较适宜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C60:4-羟基苯甲醛:甘氨酸)为1:4:6,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8h,此时产物的产率可达到53%(以消耗的C60计)。同时用UV—Vis、^1H—NMR、FT—IR、M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利用差热分析仪测试了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PPG(聚环氧丙烷二醇)、BDO(1,4-丁二醇)、DMPA(二羟甲基丙酸)、三官能度高光泽性单体及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皮革光亮剂,讨论了合成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降凝剂分子结构的设计和优化问题,本文运用Monte Carlo模型模拟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AnMmVp)同原油蜡烃组分间的相容性。以理论计算结果为依据指导合成了AMV共聚物降凝剂,并进行了红外表征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亲油基团(丙烯酸十八酯,AA18)与极性基团(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MA—VA)摩尔比为8:2时,二者混合能最低,原油对A8M1V1降凝剂感受性最佳,凝点降低值达8℃,是理想的原油降凝剂结构,这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原油降凝剂分子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效涂释。  相似文献   

11.
用碳酸钠作为脱酸剂脱除柴油中的酸。考察了脱酸工艺中各因素对脱酸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柴油脱酸的工艺条件:剂油比为0.35∶1,反应温度为330K,搅拌时间为7min,静置时间为3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柴油酸度由135.52mgKOH/100mL降至5.69mgKOH/100mL,脱酸率达到95.8%,精制后柴油中的水分含量为1.4%,柴油的回收率为94.6%,达到了柴油合格指标。  相似文献   

12.
磷钼酸季铵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磷钼酸铵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以磷钼酸季铵盐作催化荆时,二苯并噻吩(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比磷钼酸作催化剂分别提高了5.3倍和2.4倍;在70℃下反应2.5h,DBT、BT的脱除率分别达到100%和40.5%;动力学研究表明,DBT、BT的催化氧化反应皆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其活化能分别为22.5kJ/mol和62.4kJ/mol;各反应条件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在m(催化剂)/m(柴油)=1.8%、V(H2O2)/V(柴油)-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达88.7%,收得率不低于99%。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考察了花椒油、单酸在超临界甲醇中反应温度、压力、时间、醇油(酸)摩尔比及酸价对其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花椒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00℃,压力为15MPa,时间为2h,醇油摩尔比为6:1,脂肪酸甲酯收率(花椒油转化率)可达85%以上;而单酸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0℃,压力为15MPa,时间为2h,醇酸摩尔比为5:1,单酸甲酯收率(单酸转化率)可达95%以上。花椒油、单酸柴油的主要性质与普通柴油的性质接近,基本符合美国的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渤海湾环烷基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加氢降凝工艺生产橡胶填充油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加氢降凝工艺,在总体积空速0.18h-1,氢油体积比800,反应压力15MPa,反应温度320~380℃的条件下,产品中大于320℃馏分凝点降至-26℃,硫、氮质量分数分别降至12μg/g和8μg/g,芳烃质量分数由36.8%降至4.3%,与进口SBS填充油的性质相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氨水的异丙醇溶液,在比较缓和的操作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和抽提获得良好的效果。原料油酸值由5.46mgKOH/g降低至0.04mgKOH/g;回收宝贵的环烷酸,其纯度超过石油部部颁标准二级品纯度;试剂在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6.
将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分别溶于正辛烷配成模型油,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普通加热和微波辐射加热下磷钼酸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效果。分析了催化剂用量、H2O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DBT、BT脱除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的柴油脱硫率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加热下,DBT、BT的脱除率比普通加热分别提高了7.7倍和3.7倍;在70℃和400W微波功率下,DBT、BT的脱除率分别为95.4%和62.3%;催化剂用量、H20。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DBT、BT的氧化脱除率均有影响;v(萃取剂)/v(柴油)为1/4时,采用DMF萃取1次,柴油的脱硫率为61.8%,回收率为98.4%,萃取次数增加,柴油脱硫率提高,而回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不锈钢钝化液使用浓硝酸、浓硫酸、铬酸等强氧化剂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操作条件苛刻的问题,采用挂片在滚筒中旋转浸泡的方式进行钝化,研究不锈钢柠檬酸双氧水钝化工艺,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塔菲尔曲线测得其自腐蚀电流密度以表征其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钝化效果的影响因素显著性顺序为柠檬酸质量分数〉双氧水质量分数〉钝化温度〉钝化时间;柠檬酸环境友好钝化液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质量分数10%,双氧水质量分数15%,稳定剂F质量分数15%,缓蚀剂E质量分数1%,温度40℃,钝化时间60min.柠檬酸双氧水钝化后测得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密度为5.210×10^-6μA/cm2,小于传统钝化后测得的不锈铜自腐蚀电流密度(6.098×10^-6μA/cm2).新型的柠檬酸配方钝化效果比传统配方的钝化效果好,对环境的污染负荷小,为化工集装罐实际钝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脂环酸与1, 3 - 丙二醇为原料, 甲苯为带水剂, 合成了一种柴油抗磨剂。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当脂环酸与醇的物质的量比为2. 1∶1、 反应温度为1 5 0℃、 反应时间1. 0 0h时, 酯化率可达到9 6. 1%, 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是目标产物。合成产物具有较高的运动黏度和较低的凝点, 添加质量分数为2 0 0μ g / g的合成产物到加氢柴油中, 可有效改善其抗磨性, 同时降低柴油的凝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复分解法合成了3种基于Mo8O4-26阴离子的四烷基铵钼多金属氧酸盐,并将其作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H2O2溶液为氧化剂、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C6MIM]BF4)为萃取剂,用于柴油的催化氧化脱硫。分别考察了催化剂摩尔分数、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模拟油品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反应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油品的脱硫中。结果表明,在60℃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1h,当催化剂摩尔分数为5%、剂油体积比为1∶5、n(氧化剂)/n(硫化物)为6∶1时,该催化氧化-萃取体系对模拟油品(初始含硫质量分数为1 164μg/g)有较高的脱硫率,一次脱硫率可达95%以上。对抚顺石化公司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初始含硫质量分数为850μg/g)一次脱硫率约为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