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DE交联剂与丝胶蛋白联合改性的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王雪燕 《印染助剂》2006,23(7):21-24
利用阳离子交联剂DE,将丝胶蛋白固着在大豆蛋白纤维上,确定了DE和丝胶交联改性大豆蛋白纤维的较优工艺。结果表明,用丝胶和阳离子交联剂DE改性的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较未改性、单一丝胶改性的纤维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酶对涤纶(PET)织物进行改性增强亲水性,然后用交联剂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将大豆蛋白接枝到织物表面,制备大豆蛋白接枝改性PET功能织物,并对织物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大豆蛋白接枝改性的优化工艺:大豆蛋白5%,PVAGE 1.5%,100℃,30 min。结构表征显示制备的大豆蛋白接枝改性PET功能织物纤维表面有一层均匀的大豆蛋白薄膜,改性PET纤维的N从0%增加到2.13%;织物纤维表面出现了氨基和酰胺基的吸收峰,进一步证明大豆蛋白已被成功接枝到PET纤维上。服用性能表明改性织物的亲水性和耐洗性较好,断裂强力显著增强,并很好地保持了原织物的柔软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面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用不同结构的反应性阳离子助剂对水溶性丝素蛋白助剂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使丝素蛋白大分子带上正电荷,制备出阳离子化改性丝素整理剂(简称丝改剂);再用适宜的交联剂将丝改剂整理到羊毛纤维上.同时探讨了丝改剂制备工艺条件对改性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出丝改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丝改剂整理的羊毛纤维不仅染色性能得到改善,而且羊毛织物的防缩和抗折皱性能也得以改善,可获得羊毛织物的多功能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姜黄染料用于阳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丽华  吴坚  叶方 《印染助剂》2005,22(6):21-24
介绍了纤维素纤维织物阳离子化处理的机理,经正交实验,优化出纤维素纤维织物阳离子改性、姜黄萃取和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和未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染色试样的对比分析,得出阳离子改性处理对提高天然姜黄染料在纤维素纤维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纤维网状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使用以环氧基为反应性基团的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为交联剂,研究了纤维素纤维网状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修饰,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织物得色量高,染色牢度好,染料上染率、固色率均高于常规染色,染料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用环氧化合物作交联剂,采用碱减量和涂覆处理涤纶,将丝胶涂覆于涤纶织物上,并对丝胶涂覆前后的涤纶织物的某些性能进行测试,以求改善涤纶织物的性能。并通过考察PET真丝化改性后对其吸湿、放湿性进行考察和分析,来确定其最佳工艺。然后对PET真丝化后进行初步的染色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真丝化织物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考察真丝化对纺织品的染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用环氧化合物作交联剂,采用碱减量和涂覆处理涤纶,将丝胶涂覆于涤纶织物上,并对丝胶涂覆前后的涤纶织物的某些性能进行测试,以求改善涤纶织物的性能。并通过考察PET真丝化改性后对其吸湿、放湿性进行考察和分析,来确定其最佳工艺。然后对PET真丝化后进行初步的染色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真丝化织物进行染色并对染色后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考察真丝化对纺织品的染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和染料均有较大的亲和力,采用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较佳的处理工艺:交联剂40 g/L,NaOH 10 g/L,常温浸渍3 h.研究了改性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改性,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和上染率,染色牢度变化不大,上染过程对盐的依赖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染苑精萃     
《印染》2006,32(1):55-55
大豆纤维的活性和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用Putlnus persica染料染羊毛,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助剂,再生纤维素织物的液氨处理,半耐久阻燃整理,棉织物漂白用阳离子活化剂,羊毛低温染色助剂CTC-433的应用研究,天然染料紫苏在大豆蛋白织物中的染色性能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抗皱性,有机释酸剂及其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固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燕  王雪燕 《印染》2005,31(3):5-6,23
用B型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染色 ,研究固色碱剂的用量、温度、时间对上染百分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评价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固色工艺条件为 :碱剂6 g/L ,温度 70℃ ,时间 40min。阳离子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织物对碱剂不太敏感 ,只需低碱浓度 ,且对温度和时间的依存性小 ,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未改性织物分别提高 3 0 %和 40 % ,且皂洗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11.
丝胶交联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丝胶蛋白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改性羊毛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过程中,使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丝胶用量,阳离子剂DE用量及处理时间和温度,并对改性羊毛纤维与未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在对改性羊毛与未改性羊毛染色性能的评价中,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5个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且评定了改性羊毛染色牢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丝胶蛋白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改性羊毛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过程中,使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丝胶用量,阳离子剂DE用量及处理时间和温度;并对改性羊毛纤维与未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在对改性羊毛与未改性羊毛染色性能的评价中,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5个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且评定了改性羊毛染色牢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丝胶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由交联剂DE交联丝胶蛋白助剂改性的羊毛纤维对Lanasol等活性染料及对Lanaset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交联改性可显著改善羊毛纤维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降低染色温度,提高固色率,改进耐洗色牢度,且效果优于单独DE改性的羊毛纤维.同时,在低温弱酸浴染色时,丝胶交联改性的羊毛纤维对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非常有效.此改性工艺不仅可改善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而且可改善毛织物的服用性能,同时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深浓染色效果,研究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对双活性基B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了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较佳染色工艺,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显著改善了对B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而且皂洗牢度令人满意,从而为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深浓染色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宋心远 《印染助剂》2012,29(4):1-11
纺织品染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染色过程中的电荷效应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染料的上染速度、匀染程度和色牢度,还和染色的节能减排直接相关.简要介绍了染色的电荷效应,重点介绍了阳离子试剂对纤维染色电荷效应的影响,指出合理应用阳离子试剂,包括纤维阳离子化改性和阳离子固色剂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效能,但是阳离子试剂的应用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因此,不仅需开发新型的阳离子试剂,还应根据纤维结构和性质,合理选用应用工艺,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介绍了阳离子试剂的类型、应用工艺和改性纤维的染色特点,并对电荷效应作了分析,以期获得最佳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有效利用废弃物,降低染色污染为目的,研究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改性羊毛条工艺,用自制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WLS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在羊毛条上,探讨交联改性工艺对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最佳改性工艺及条件。研究确定出了先加入鸡毛蛋白助剂5 min后,再加入交联剂WLS的一浴两步法最佳交联改性工艺,并评价改性羊毛条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羊毛条显著改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上染百分率提高,而且耐摩擦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选用阳离子改性剂WLS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研究石榴皮色素对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探讨WLS改性工艺条件对羊毛纤维石榴皮色素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评价改性羊毛纤维石榴皮色素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羊毛纤维对石榴皮色素的染色性能明显改善,在不加媒染剂,染色温度为60℃条件下上染百分率很高,且其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这对天然色素的研究应用以及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豆蛋白复合改性纤维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豆蛋白复合改性纤维的内部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漂白和染色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大豆蛋白复合改性纤维的拉伸性能、松弛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选择Vangheluwe模型、改进的Vangheluwe模型、Zurek模型、改进的Zurek模型对不同夹持方式下漂白及染色的大豆蛋白复合改性纤维拉伸曲线进行拟合,通过比较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9.
大豆纤维/麻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蛋白纤维与麻类纤维及其交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利用两类纤维不同的染色特性,通过对染料的筛选,确定了不同的染色工艺条件,如pH值和温度等控制,达到一浴同色和一浴双色染色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