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防洪抗旱减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防洪抗旱减灾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几代专家辛勤耕耘,为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随着防洪减灾研究所与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防洪抗旱减灾领域的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进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向“洪水管理”与“全面抗旱”的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从灾害学、防灾学与防灾减灾技术3个层次介绍了减灾中心近年来在防洪抗旱减灾领域取得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产GIS产品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防洪减灾形势对GIS技术在信息管理与展示、洪水分析与模拟、决策支持、洪水风险信息展示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以“洪水风险图制作与管理系统”、“溃坝洪水计算与分析系统”以及“四川省震损水库管理系统”3个以国产GIS软件为底层研发的系统为例,介绍了国产GIS产品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国产GIS产品具有数据集成功能强大、设计理念较好、体系结构较为全面、开放图层表现风格接口等技术特点,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性价比较高,在我国防洪减灾领域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空间信息技术与防洪减灾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洪水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防洪减灾研究中,必须积极引进当今社会最新科研成果,以高新技术改造水利传统产业,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减灾中,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桂平 《治淮》2020,(3):59-61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比较容易发生水灾,每年因为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较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也就需要不断创新防洪减灾技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IS、GPS、RS技术,也被称为3S技术,因为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是空间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应用3S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遥感、虚拟现实、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对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20年来,减灾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提高防洪抗旱科技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水旱灾害损失视为己任,在宏观战略与对策、微观技术与方法、科研平台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介绍了减灾中心在防洪减灾、抗旱减灾、遥感技术与应用、水利史与...  相似文献   

7.
松辽流域“十一五”中期水利发展总体进展顺利,水利发展水平和能力有较大提高,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及水利改革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回溯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旱减灾研究团队2005年成立的背景入手,结合初步构建的以旱灾学、防旱学和应急抗旱技术为主体的抗旱减灾学科体系,系统梳理了研究团队在基础理论研究、旱情监测预警技术、旱情预测预报技术、旱情旱灾影响评估技术、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抗旱规划编制、抗旱预案编制、应急抗旱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敏 《人民长江》2017,48(4):40-42
2016年长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关怀和领导下,经各方共同努力,取得了抗洪全面胜利,实现了“两个确保”的抗洪目标。在总结2016年长江防洪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扎实推进长江防洪减灾工作的建议,强调长江防洪减灾工作要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十五”是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世纪全人类面临着新一轮的科技复兴,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必然带来水利科技发展的一些新变化。 一、“十五”期间黑龙江水利面临的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水利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建立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现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十五”黑龙江水利科技发层目标及优先领域 根据“十五”黑龙江省水利面临的主要任务,黑龙江水利科技的发展目标是:利用现有资源,围绕黑龙江省水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为黑龙江省水利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达到上述目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一)防洪减灾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建立防洪减灾数据库和数字化的流域模型,运用仿真技术动态模拟洪水在复杂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局地强降雨频发的气候背景下,山洪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以陕西洛南县“2020.8”暴雨洪水为例分析了现状形势下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针对这种局面,同时充分考虑山洪的致灾特点,借鉴英国Frome流域山丘区洪水防御的成功案例,提出一种从全流域角度出发,尽可能从流域源头开始分级布设以消能、调蓄为主要目标的工程防御措施新思路,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20年贵州正安县“6.12”、四川冕宁县“6.26”、陕西洛南县“8.6”3起典型山洪灾害进行分析,剖析了山洪灾害成因,探讨了目前山洪灾害防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期为今后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警示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为广泛、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积极推进专业抗洪抢险队伍体系建设是应急救援力量改革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我国专业抗洪抢险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我国专业抗洪抢险队伍建设的4条对策建议,对加快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具有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遥感监测方法可对不同类型的洪水灾害开展业务化遥感监测分析。总结了业务化洪水遥感监测分析需要的多源数据,提出了业务化洪水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方法,阐述了应急监测准备、卫星影像处理、水体提取、受淹分析、指标计算、监测成果归档6个技术步骤,并在2020年长江鄱阳湖和淮河中游大洪水业务化监测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可为洪水监测提供多方位信息,提供水体范围、淹没面积、房屋耕地等影响评价的信息,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中心城区的防洪排涝格局对首都洪涝灾害应对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中心城防洪排涝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现状防洪排涝格局的运用情况和所发挥的作用。从首都发展新形势和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防洪排涝格局中存在的与城市功能协调性有待提升、局部排洪不畅、与生态蓄水矛盾突出、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模糊等问题,并针对问题在完善分洪蓄洪工程、调整排洪途径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Trend Assessment by the Innovative-Şen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dro-meteorological time series may include trend components mostly due to climate change since about three to four decades. Tren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a better and refined manner are among the major current research topics in water resources domain. Even though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can be found for trend detection in literature, two well-known procedures are the Mann-Kendall (MK) trend test and recently innovative-?en trend method, which provide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tre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method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 MK test gives a holistic monotonic trend without any categorization of the time series into a set of clusters, but the innovative-?en method is based on cluster and provides categorical trend behavior in a given time ser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and their possible similaritie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wo approaches are given for hydro-meteorological records including relative humidity,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from Ergene drainage basin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urkey. It is observed that although MK trend test does not show significant trend almost in all the cases, the innovative-?en approach yields trend categorizations as “very low”, “low”, “medium” “high” and “very high”,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future flood (“very high”) and drought (“very low”)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河流水系发达,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江河水量丰枯悬殊,洪涝灾害频繁发生。2020年8月,成都市遭遇了4场持续强降雨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历史罕见。为深入了解洪涝灾害成灾特性,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对2020年8月成都市雨情、水情、灾情开展了充分调查,总结了成都市的洪水类型,从地形条件和降雨特征方面分析了洪涝灾害形成的客观原因,结合成都市防汛重点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水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水防涝工程是防治和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设施,其建设规模主要受到工程寿命期内雨洪变化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论述了城市雨洪变化的特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和不同类型工程措施的防灾、减灾原理;阐述了致灾率、设计标准等概念;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水文计算任务;讨论了城市设计暴雨所涉及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暴雨雨型等问题以及由设计暴雨确定设计洪水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寒区凌汛灾害的孕育、发生及演变与河道-堤防-泛区关联密切,凌汛灾害风险的科学评估与防控至关重要。以凌汛灾害风险“识别-计算-评估-防控”为主线思路,从凌汛成因与凌汛灾害特征、河冰及凌汛洪水数值模型、河道凌汛灾害风险评估、凌汛期堤防险情与溃堤淹没风险评估、凌汛灾害风险防控措施等五个方面,综述寒区河道-堤防-泛区凌汛灾害风险评估防控研究进展,并提出河道-堤防-泛区凌汛灾害链条效应及其驱动机制、河冰演变-凌汛壅水-堤防险情-泛区淹没风险链模型、河道凌汛壅水-堤防溃决-泛区淹没风险定量评估、堤防冻融险情演化动力机制及智能预测、凌汛灾害监测-预警-评估-防控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凌汛灾害“四预”数字孪生平台等方面是凌汛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或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可为寒区凌汛灾害风险的深入探究与科学管理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已经实行20余年,2020年受连续强降雨及长江上游来水影响,鄱阳湖出现超历史记录大洪水,平退圩堤在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江西省内平退圩堤的工情险情和运行情况,提出工程调研分析评估指标,并对全省平退圩堤运用情况展开调研,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归纳为分洪功能、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三方面,提出巩固平退圩堤成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制定相关管理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