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激光—荧光法肺癌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荧光法早期肺癌诊断和定位技术,并提出一种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新方法,其结果改善诊断和定位的准确率,有效地克服当前激光诱导荧光早期肺癌诊断可能出现的假设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肺组织内源性显微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新型显微荧光分光光度系统 ,实现激光诱导人肺组织内源性显微荧光光谱与图像的测量 ,获得不同组织层 (即上皮层 ,粘膜层和软骨层 )的荧光分布和荧光特性 ,为探索癌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差异的根源 ,揭示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法诊断和定位早期肺癌的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色素和血色素的分布信息是早期皮肤癌的预警信号。但是由于皮肤散射光太强,普通的显微镜只能对表面分子定位。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等激光技术可以进行更深层的探测,但是由于黑色素和血色素都是黑的,该方法无法奏效。至今用激光诊断皮肤癌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人们只能用目视检测恶性黑素瘤。  相似文献   

4.
就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技术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及其用于大发肠癌早期诊断的科学依据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说明荧光早期癌诊断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对建立大肠癌早期实时诊断专家系统提出展望,揭示了在诊断领域新技术与医学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肺癌荧光图象的伪彩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激光荧光法临床诊断早期肺癌的产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误诊,我们开发出了计算机减法图象处理系统。由于该系统使用了像增强器,因此它在获得肺癌荧光强度增益的同时,还消除了肺癌荧光图象的彩色信息,本文找到了一种符合实际临床需求的图象伪彩色处理方法--变换法,根据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修改CA6300图象板卡听查找表,实现了对肺癌荧光黑白图象的伪彩色处理,大大提高肺癌荧光图象的可鉴别度。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学理工学部放电与激光技术研究室和医学部第一内科共同提出用一台Nd:YAG激光器进行诊断及治疗肺癌的方案。通过内窥镜把YAG激光的二次谐波(波长530 nm、绿光)照到肺部。诊断并检测癌细胞。如果发现癌细胞,内窥镜就固定不动,再用一台YAG激光的基波(波长1060 nm)进行热治疗。  相似文献   

7.
激光在医用生物工程学中的进步显著,并涉及许多方面的应用。利用激光和内窥镜的癌诊断治疗方法日益成熟。利用光敏物质和内窥镜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DT:Photodynamictherapy)就是其中一例。随着对早期癌症诊断治疗有效而引人注目。在过去十几年里用我们的设备进行了8例上皮内癌和23例肺癌(其中  相似文献   

8.
卢维瑞 《激光杂志》1983,4(4):248-249
采用经支气管激光照射治疗肺癌的方法已是无疑的了,但对这种技术则继续持谨慎态度。出于防止对这种方法的预期疗效抱有过早的希望以及借此进一步激励对研究这种技术的兴趣起见,故评价时往往带有批评性质,不过光疗技术一旦充分改进,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或许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激光荧光法诊断和定位早期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引言肺癌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其死亡率在欧美及我国大城市已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j。目前被诊为肺癌的患者大多已是晚期,手术切除后存活率仅8~12%,诊后平均存活期不足一年;而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五年存活率超过80%,且可彻底治愈[‘j。因此,减少肺癌致死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与定位。侵润前癌即原位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病灶是位于支气管粘膜表层上厚80~100urn,直径数毫米,重约250Vg的小斑块。定位如此小的病灶,用传统的方法,如X射线胸透术、白光支气管镜检查术、核医学乃至CT层检术都难以实现。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虽能…  相似文献   

10.
防止激光血管成形术中造成穿孔损伤是促进该技术在心血管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对血管内激光辐射靶部位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采用激光感生荧光方法,以特征峰来确定生物组织成份是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诊断和定位方案,但该方案由于血层的吸收影响而受到限制,几十微米的血层就会使特征峰产生很大干扰,因为血液吸收与波长有关,以至给诊断和定位带来困难,本文采用氮分子激光(337nm)作为激光光源,通过时间分辨光谱方法测定血管内膜及血管内栓子荧光寿命,从而对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栓子进行诊断初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医用鼻咽喉镜的导光系统,建立一个用于激光诱导荧光成像的激光和照明白光共轴传输系统,以实现对鼻咽癌的诊断和定位.给出了系统的光学设计,其中包括用于激光与传输光纤进行高效耦合的转换透镜,以及实现激光与照明白光共轴传输的分光棱镜.文中还分析了对所采集荧光图像进行衬比度增强处理的方法.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鼻咽镜所采集的荧光图像和白光图像视场完全一致,有利于实现对病灶的精确定位.同时,黑白荧光图像经过处理后的衬比度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在对传统方法测量和分析液膜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和互相关测量技术,对竖直管道中的液膜流速进行光学测量和分析。基于高速摄影获取气液环状流中液膜图像,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液膜流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液膜厚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函数变化曲线,对间隔固定帧频的液膜图像进行互相关处理,进而采用抛物线拟合,有效提高了互相关极值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非接触、适用面广,可以有效检测环状流中液膜"破断"现象,并准确测量液膜流速参数。  相似文献   

13.
结肠肿瘤组织自体荧光光谱体内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氮分子激光(337nm)对89例结肠镜检测异常病例进行体内激光诱发自体荧光测试,得到了与体外测试一致的结果。选取多个特征参数进行结肠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比较,找到了癌变组织区别于正常组织的光谱特征。据此得出结论:结肠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内镜下恶性病变的筛选分析方法,在指导内镜活检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心肌钙蛋白Ⅰ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测量原理,研制了一种用于心肌钙蛋白Ⅰ(cTnⅠ)快速检测的便携式系统。首先在测试杯中cTnⅠ与荧光试剂发生免疫反应,经过分离除去多余的荧光试剂,测试杯中的荧光分子与cTnI的量成相关性,通过对荧光分子进行诱导激发,使其发出荧光信号,然后经过光电转换、微弱电信号放大、信号采集与处理,最终实现对cTnⅠ的快速定量检测。临床实验显示,在cTnT为1.5~12.2 ng/mL范围内,本系统与TosohAIA-360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样品数为6时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7。  相似文献   

15.
报道一种单分子荧光涨落检测系统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激光共焦系统、微区激发系统、光电转换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组成。本文另对共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作了简要的说明。由于采用了共焦系统,这样就可以从一个视场深度比较窄的区域内采集生物信息,而不需要象普通荧光采集系统那样大范围采集,焦点外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这些工作也为在单分子水平上探索疾病机理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以碘蒸气为介质进行的前向简并四波混频(DFWM)布局光谱技术的试验研究。在试验中采用了具有自稳分光系统的前向简并四波混频布局。试验发现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于碰撞猝灭会大大降低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的检测灵敏度,几乎观察不到碘蒸气荧光光谱,但却可获得较强的碘蒸气的简并四波混频信号。这是目前已知测定了常温常压下I2在554~556 nm中的前向简并四波混频光谱。常温常压下气相介质的简并四波混频光谱技术,对痕迹量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的探测以及对燃烧诊断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药物我成像定位仪的光学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药物荧光鼻咽癌定位的光学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该系统的光学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光学系统设计包括,激光器出射光束与光纤高效率耦合技术,同光轴非接触两光纤间的光束耦合技术以及获得较好的像清晰度和衬度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