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混合微组装生产线是现今制造业的关键生产环节,具有减小制造规模、加快制造效率、提升智能化水平等优势.但其也增加了生产线协同控制的困难程度.本研究基于多Agent技术设计了混合微组装生产线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生产线协同控制目标,搭建混合微组装生产线信息采集与集成框架,并获取生产线信息.结合多Agent技术具有...  相似文献   

2.
在FIPA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的加工中心敏捷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中多智能体的构造框架,提出利用JADE平台构建加工中心敏捷协同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FIPA/Agent流程框架,对各智能体的功能进行了定义.该框架的建立为真正实现FIPA/Agent规范下某一类加工中心的智能快速开发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Agent和工作流的跨企业协同制造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跨企业协同制造业务过程,提出基于Agent的柔性工作流驱动的跨企业协同制造支持平台,其核心是一组自主交互的智能Agent,通过Agent之间的协作实现协同制造任务建模、制造任务动态调度与分配、制造资源管理及制造过程管理等功能。讨论了系统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并以航空发动机企业间协同制造为例进行验证。系统表现了较好的模块化特性、柔性和开放性,并可能在敏捷供应链及扩散制造方面获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的特点,分析了Agent的通讯特点,提出了基于实例的推理在协同设计系统中冲突的解决途径,设计了以KQML作为交互语言的Agent的通讯模型;讨论了基于实例的检索方法和最近相匹配算法,构建了基于实例的推理在协同设计系统中冲突解决过程框架。  相似文献   

5.
协同集成设计环境的计算机辅助工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个协同集成设计环境的计算机辅助工具(Co-CADToolAgent)。首先提出了一个人人交互协同映射模型,用于揭示群体设计人员分布、并行、协同的设计模式,并规范成为一个多Agent协同工作系统。然后提出了一种半透明半明确的协作框架,利用软件Agent直接基于单用户商品化CAD系统开发协同设计系统,构造了CoCADToolAgent的反应式结构和通信支持。最后研究了CoCADToolAgen的网络集成方法。利用该工具Agent成功地将一个单用户CAD系统集成为网络环境下支持人人交互的协同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同预警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地支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供应链的协调性,提出了供应链伙伴关系发展程序和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分布式供应链伙伴关系协同预警框架,并研究了伙伴关系预警的多Agent实现。首先,论述了包括伙伴关系发展程序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2维模型;其次,分析了供应链伙伴关系预警问题以及协同预警决策、支持向量机和分布式委员会机器的内在关联;再次,描述了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系统的伙伴关系协同预警模型及工作原理,进而研究了多Agent的设计,包括多Agent模型、Agent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分析、Agent合作步骤论述。最后,通过示例说明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异地设计与制造和资源共享支撑平台,是北京市网络化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协同产品开发平台框架及关键技术。平台实现了分布式资源共享方式,基于CORBA,Web和Agent封装已有系统,支持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获取CORBA服务。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包括分布式资源共享和基于ASP的资源共享两种方式。在北京市网络化制造工程中实现了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协同工艺设计的特点,结合自主开发的网络化制造平台eCWS,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系统架构.根据协同工艺设计的需要,对协作企业共享资源进行分类,并建立了资源对象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不同的协同过程进行重组和扩展.研究了支持协同工艺设计的分层决策机制和数据管理模型,开发了协同工艺设计系统e-CAPP.实例表明,该系统能使异地协作人员通过网络协同对产品工艺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面向中小模具企业的网络化协同制造系统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模具企业网络化制造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模具企业的现状,提出一个适合于华南地区模具制造企业特色的模具网络化制造协同平台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华南地区模具企业的协同制造系统的多种功能模块。最后,以一个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为例,验证模具网络化协同平台运行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模块化快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联邦式协同多Agent对复杂产品进行快速设计。在全局Agent联邦协调下各Agent联邦协同设计,实现从“用户—功能—功能元—元模块—模块—产品”的映射,完成快速设计的全过程。阐述了主要Agent联邦的功能、协作、通信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联邦式协同多Agent和工作组的快速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模具企业对协同设计系统的需求,提出了满足模具协同设计过程的集成信息模型的组织结构,并据此构建了具有四层组织结构的模具协同设计框架,阐述了各层的功能和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模具企业物料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开发的模具企业管理系统———e Man在多家模具企业成功应用的经验,介绍了系统中物料管理模块在模具企业中的设计、采购、制造和库存等方面的应用与功能,并引入消息机制对采购环节的变更进行及时的跟踪与反馈处理,从而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原材料的及时准确供应,达到了降低企业物料采购成本及管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需求特点,构建了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详细定义了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功能组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模具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并以多工位级进模协同设计过程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论的并行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复杂产品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并行协同设计方法。首先,基于系统论给出了并行协同设计的总体框架,提出产品的设计包括时间维的并行设计和空间维的协同设计;然后,研究了基于约束网络的并行协同模型的表示方法,提出了一致性检验算法以确定参数的区间,给出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在集成环境下的UPVC管件模具设计与工艺设计的框架,并分别讨论了集成环境下成形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其目的在于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的调试修模时间和成本,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级进模结构设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级进模结构协同设计的方法。给出了级进模结构协同设计中设计信息和模型信息的存储方法,以及设计信息和模型信息的同步方法。基于NX/PDW级进模设计系统,实现了级进模结构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大件成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资助下,探讨数字化技术对成形制造相关技术的影响,讨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提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支撑技术——模具数字化设计、加工和分析技术,对支撑技术的现状、研究重点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在模具数字化建模技术中,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是新一代建模技术。特征技术表达的模具信息完备且含有丰富的语义信息,特征是模具形状和属性的信息集合,能够方便地描述形状,为加工、分析、制造、装配甚至使用提供必要且充分的信息,是完整描述模具信息的方法,已成为在模具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等应用之间传递信息的纽带。 模具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弱理论领域,具有很强的经验依赖性,因此保存和重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促使人们将知识工程应用于模具设计领域。知识工程研究的重点在于基于知识的模具建模,工程知识的融合和繁衍技术, 工程知识的表示和推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走近黄岩     
近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模具制造业的年产值以14%的速度增长。而我国模具制造企业和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位于浙江的黄岩,北仑,宁波的模具专业城吸引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而黄岩更是由此而得到了“模具之乡”的美誉。在第9届中国国际模具展览会开幕前夕,本刊记者幸会几位来自黄岩模具制造厂的技术人员,并就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文章介绍了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异地协同工作模式的不断扩展,以产品为核心的工作流程逐步深入到在地理和网络上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文章从单一工作流程管理出发,结合异地设计制造的特点,提出异地工作流程管理的基本模型,并提出在分布式PDM中实现异地工作流程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MBD和多Agent的飞机结构件协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结构件同步协同设计中非几何信息的表达、传递和相关性修改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MBD和多Agent的飞机结构件协同设计方法。基于本体将MBD模型的非几何信息进行语义表达和信息共享,构建了基于MBD和多Agent的协同设计框架,实现了CAX软件间的协同通信和互操作。在CATIA V5和JADE平台上开发了飞机结构件协同设计系统,且已在国内某大型航空企业中得到初步应用,提高了飞机结构件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