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沈立人 《衡器》2023,(8):5-11
在R51《自动分检衡器》[1]和R76《非自动衡器》[2]两个国际建议中都包括“垃圾秤”“叉车秤”“装载机秤”等可以移动的衡器,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定义这些产品呢?应该视其为自动衡器还是非自动衡器呢?近年来,物流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对移动衡器需求量迅速增加。移动衡器中的垃圾秤、叉车秤、装载机秤等是专为称重设计的,无论移动衡器在使用中是否按照预定的处理程序自动称量,将其归属到自动分检衡器有点牵强。另外,吊秤是否可以归属到移动衡器类别中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孝林  施昌彦 《衡器》1996,(3):37-40
近年来,有关衡器的国际建议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关心。国际建议的不断修改、充实、完善,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将逐渐变成世界各国统一认识的基础和依据。本文将就非自动衡器的允差跳跃分段法问题,大胆地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旨在“抛砖引玉”,以求得我国衡器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际上通常的自动衡器标准与产品分类作为切入点,分门别类地论述了我国自动衡器的技术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自动衡器各制造厂商与研发机构在开发与生产各类自动衡器时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刘冬悦  赵易彬  李忠 《衡器》2021,50(5):31-33
本文主要对采用R76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在非自动衡器型评中需要关注的几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李忠  梁栋 《衡器》2019,48(12)
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在非自动衡器上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王孝林 《衡器》1998,27(6):5-12
本文介绍、叙述了第87号国际建议的包装品净含量、重量允差规定等内容,接着分析、讨论了包装品的重量量允差要求与密切相关两种自动衡器的准确度评定之间关系等,最后提出了涉及我国有关衡器质量监督、生产发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余洪文 《衡器》2014,(11):29-30
目前很多电子式非自动衡器的型式评价工作主要参照JJG 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该检定规程中规定了电子式衡器的型式评价需要增加干扰性能测试。然而,笔者在日常检定工作过程中发现,该检定规程的干扰性能测试部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予以分析,以期对电子式非自动衡器的型式评价试验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由于非自动衡器是利用地球对物体的重力来确定物体质量的一类计量器具,所以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必须对衡器的称量有影响,本文将分析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介绍国际上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并对我国处理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少启  罗锋 《衡器》2020,49(4):30-32
随着电磁环境日益复杂,非自动衡器类产品出现电磁兼容问题层出不穷。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已经发布的JJF 1834-2020 《非自动衡器通用技术要求》中涉及电磁兼容抗干扰性能试验进行了梳理,同时剖析了电磁兼容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阐述了电磁兼容试验对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孝林  蔡常青 《衡器》1999,28(5):34-40
熟悉,了解一些自动衡器的类型品种,工作特点,主要技术性能,基本控制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等,将有 地它们广泛应用和促进其蓬勃发展。本文介绍,阐述了几种自动衡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翠梅  李文  杨国基 《衡器》2012,41(5):17-19
本文通过对我国衡器不同阶段的介绍,着重阐述了衡器计量技术法规与国际建议接轨的发展过程,突出实施OIML证书对我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刘常华  陈玉  付春波 《衡器》2006,35(3):38-39
本文指出了我国电子汽车衡器研制的趋势,分析了该设计思想与国际衡器技术法规的背离,进而提出了影响量对衡器研制设计及试验评价中对主要计量参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雷进 《衡器》2011,40(9):30-32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静态称量和静态试验在JJG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多次出现,前后关联、相互错综链接。为更好地理解规程,理清脉络,结合OIML国际建议R134进行分析,以期明晰概念,为规程的使用者提供一些便利。  相似文献   

14.
何福胜  娄旭 《衡器》2012,41(6):10-13
本文叙述了皮带秤的称重仪表应用特点和使用要求,并探讨了新版OIML R50(2011版)4CD《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国际建议对称重仪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日兴 《衡器》2014,(2):22-26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中国衡器行业中,衡器产品标准、规程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建议之间的关系存在的误区,阐述了个人的观点。指出在我国衡器产品标准、规程的编制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我国衡器产品的标准、规程走上良性发展的正确轨道,并对于我国衡器标准赶超世界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均国  赵易彬 《衡器》2012,41(5):20-22,25
通过对我国衡器产品的作弊情况以及新版OIML国际建议及欧盟WELMEC7.2与我国《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技术规范》中对软件相关内容的描述的论述,得出在我国进行软件测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陈日兴 《衡器》2014,(1):10-13
本文主要阐述最新发布的GB/T 28017-2011《耐压式计量给煤机》国家标准在编写内容上突破了以往衡器产品标准仅仅照搬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有关衡器检定的国际建议的惯例,从标准内容上大量采用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条款与大量能指导产品生产的技术内容,使得该产品标准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对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水平并规范产品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丽梅  史超 《衡器》2010,39(4):1-3
本文阐述了我国衡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衡器企业要加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力度,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稳定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祖濂 《衡器》2007,36(1):5-10
通过常用衡器误差限和最大允差定义,比较各种衡器称重结果.并简单介绍衡器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柯建东 《衡器》2010,39(1):1-2
本文从八方面论述了中国衡器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如何提升中国衡器企业发展素质和明确衡器企业发展战略,是当前中国衡器行业最核心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