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线圈电感匝间短路的探测方法原理,研究目的是寻找正确识别出线圈匝间短路现象的方法,文中详述分析了一种利用在待测体两端施加脉冲式高电压,再利用图形分析方法识别出线圈电感匝间短路现象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束区难熔金属单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放电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的解决了放电问题。通过对高压灯丝电源系统增加保护措施,防止了放电对电源部件的损坏。根据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法的特点对阳极与电子枪之间的短路现象增加了防护系统,有效的消除了短路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制备难熔金属单晶提供了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沛  袁春 《机电安全》2005,(10):24-25
一、电动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 电动机生产的工艺十分复杂,包括机壳制作、线圈绕制和嵌线、线圈浸渍处理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是线圈浸渍处理过程.主要包括预烘、浸漆和干燥三个工序。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由感知振荡器电路、耦合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的线圈匝间短路测试仪。它主要靠感知振荡器是否起振来判断线圈匝间是否有短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互感器的工作原理,随后介绍了计量误差种类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计量误差分类和误差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暂态饱和对于计量误差的影响,包括对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计量误差有效解决的具体措施,包括精确选择变量和器件、合理选择互感器、科学选择装置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系统中电容器组停电作业现状,提出了利用自动放电装置实现电容器残余电压检测与转换的方案,分析了数据采集和显示输出电路的组成原理,并结合实践总结了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方案不增加一次系统设备,由二次电路实现,适合任何带有放电线圈的电容器组,成本低,通用性好,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钛合金室温下成形性能差,航空领域一直存在对TC4管件端口校形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对TC4管件端口电磁校形的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该方法对内径23mm,壁厚1mm的TC4管件进行电磁校形实验,并将管件端口的圆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放电电压、线圈层数、放电次数及驱动片厚度对钛管电磁校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放电电压可有效提高校形效果,当放电电压一定时,可通过增加线圈层数来提高校形精度;放电次数可以解决放电电压低,钛管变形小的问题,两次放电后校形效果提升不明显,增加放电次数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管件电磁校形的精度;驱动片厚度的合理选择对TC4等低导电率材料的电磁校形具有重大意义,厚度过小与过大都会影响电磁校形的效果,其最优为趋肤深度厚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检测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带电检测技术的作用。其次,分析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包括局部放电的原理及配电设备的检测原则两方面内容。最后,研究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其主要包括红外测温检测技术的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及高频检测技术的应用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三、检查线圈与线圈之间、换向片与换向片之间短路故障的方法检查这种短路的方法与上一种方法基本相同,即先检查有无短路故障存在,再检查短路故障是发生在哪个换向片及线圈上,最后再断开有故障的换向片与电枢线圈之间的焊点,确定出故障是发生在换向片上还是在电枢线圈上。但在操作中与上一种方法相比,毫伏表或数字型万用表的两只表笔接触位置不同。检查前一种故障时,一只表笔接机壳,另一支表笔接换向片;而检查这种故障时,两只表笔应接在相邻的两组电刷中间的两个换向片上,然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保护措施,是保障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智能电站数字化保护措施入手,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标准化建议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强磁场是研究材料的重要手段,被用来进行各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固体物理、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性、生物学、物理化学、能量的产生和贮存、粒子物理等……本文着重阑述实验室强磁场的产生,不包括应用于加速器、托克马克或贮能环中的庞大线圈。介绍目前正使用三种方式(正常导体线圈、超导线圈及混合型系统)来获得试验用的强磁场。正常导体线圈中重点介绍了有关毕特型线圈的主要公式,并引用了一些重要参数的典型值。对多螺旋线圈,也进行了叙述。同时对超导线圈研究了有关的主要问题,对复合系统获得高连续磁场,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最后介绍了世界上已完成的最好的运转中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制定的发电机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发电机局部放电测试、电热老化性试验这三方面标准为例,介绍在大型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标准化"检测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校形线圈的结构参数是影响管件校形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直径23mm,壁厚1mm的TC4钛合金焊接管件端口进行电磁校圆,通过改变线圈截面形状、层数以及线圈与管件的相对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胀形时管件受到的电磁力和不同结构参数下校形线圈的电感和电阻,得到了成形瞬间的放电电流波形。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放电回路电感一定时,矩形线圈自身电阻较小,产生的电磁力较大;校形能量低时可以采用增加校形线圈层数来提高管件校形精度,过多增加校形线圈层数后校形精度提升不明显;合理选择校形深度可以改变电磁力的分布,提高管件端口圆度。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AP1000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模具设计制造的研究路线.并从三方面阐述了定子线圈模具图纸的设计、线圈模具三维建模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胶囊机器人临床应用,需要设计一种大尺寸的三轴亥姆霍兹线圈,根据圆形和方形亥姆霍兹线圈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建立满足人体容纳空间的三轴亥姆霍兹线圈电磁模型,分析了空间磁场的均匀度。以总视在功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序列二次规划法对方形和圆形线圈结构参量进行优化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心磁感应强度、内部有效容纳空间和通入交流电流相同时,方形线圈总视在功率最低、均匀度更高,易于装配,总体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我厂磨床上使用的电磁吸盘,原接线端盖多采用密封垫来防水,由于这种方法密封不严至使内部线圈长期受冷却液的浸蚀,绝缘层损坏而发生短路,烧坏线圈。曾有一台平面磨床一年换了三次电磁吸盘。为此我们改进了原密封结构:不用密封垫,而是采用AR-5耐磨性胶粘剂(湖北省襄樊市胶粘技术研究所生产)将  相似文献   

17.
对微电网系统配电线路短路故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线路短路电流的性质,并依据故障分量法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磁极线圈匝间绝缘试验方法,利用交流阻抗试验、匝间冲击试验等手段,检测线圈的匝间有无短路故障。通过不同试验手段对比,表明匝间冲击试验比常规试验更能准确检测出线圈匝间短路点及绝缘薄弱点。  相似文献   

19.
成戊 《中国机械》2014,(21):235-236
首先,本文从我国电力发展的大背景方面分析,指出了加强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技术主要包括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鉴定、二次设备状态的周期性调整、二次设备检修整体方案的构建以及二次设备的检修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接下来,分析了检修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的主要方法,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故障诊断措施和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具体检修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SP—230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检测器点不着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氮气、氢气和空气的流量配比不对;喷口堵塞或漏气:点火线圈与喷口的距离太远;点火线路接触不良或点火线圈局部短路等。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