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出入境水量,是指实际发生的进、出南阳市境地表径流总量,包括丹江水系入境、唐白河水系入境水量和长江流域出境、淮河流域出境水量。文章根据多年区域水文监测资料,对南阳市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计算,分析了南阳市出、入境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入海河流水质与纳污能力分析是减少陆源污染物输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与关键。文中针对入海河流问题提出了现场调查、水质监测、监测数据与MIKE 21模型模拟耦合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的河流水质纳污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并以英那河为例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水质分布规律和水体纳污能力,总结英那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建议,为保障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维护近岸海域水质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9):56-59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黄河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十多年来,自上游进入黄河宁夏段的水量大幅减少,从而导致宁夏出境水量不同程度地减少,入出境水量差(耗水量)却有所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黄河干流宁夏段2001—2012年比1956—1995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减少约18%,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减少约23%,宁夏地区对黄河干流水资源消耗量增加了约48%。受宁夏地区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西总干渠取水影响,2001—2012年青铜峡以上河段年均引水流量为211.73 m3/s,引黄灌区退水多从黄河干流石嘴山河段回归黄河,致使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流量较青铜峡站增加102.99 m3/s。从年内来看:从3月下旬开始灌溉引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大于出境水量;8月灌区有效降水量增加,出入境水量差异缩小;随着引黄灌区退水回归下游段,9月、10月和12月石嘴山出境断面流量较入境断面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逄敏  宋为威  钱程 《水资源保护》2021,37(4):133-139
针对2012—2017年玄武湖增加生态补水量并不能让湖泊水质转好的问题,通过实测水量水质数据拟合、零维模型的推导和二维水环境数学模拟预测的方法研究玄武湖水质优化方法及应用。实测拟合发现湖区水质随着补水量的增加呈现先转好再变差的趋势。通过零维模型的公式推导及量化参数的方法,得出玄武湖污染物降解量与补水量呈负一次函数关系,玄武湖水质与补水量呈二次方关系,并得出丰水期优化补水量为20万t/d,枯水期优化补水量为15万t/d。运用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在枯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水质最优时的补水量为12万t/d;在丰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8万t/d,远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8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5万t/d。  相似文献   

5.
入、出境及入海水量既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的组成部分,更是确定区域可利用水量、河口生态需水量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现仅对河北省入、出境及入海水量计算及水量分布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入、出境及入海水量既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的组成部分,更是确定区域可利用水量、河口生态需水量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现仅对河北省入、出境及入海水量计算及水量分布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5—2020年汕头市4个主要入海河流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选取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5个水质指标,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入海河流水质演变趋势及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汕头市入海河流关键污染因子为TN,练江流域以重度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小型水库水资源监控能力薄弱现状出发,通过需求梳理和分析,对中小型水库水量水质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站点及入河排污口图像监控站设计、水量水质监控软件平台功能设计,并应用于中型水库水量水质监控和水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中。通过系统建设,提升了水资源监测能力和水平,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手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子河观音阁水库坝前至参窝水库入库区段下游水质超标、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MIKE11软件建立了水质水量调控模型,开展了以特征污染物氨氮浓度达标为目标的水库闸坝联合调度方案研究。研究表明,河道闸坝工程的水量调控作用有限,增大水库枯水期下泄流量和控制入河排污量是改善河流水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IWRS分别建立望虞河河网水量和水质模型,并实现了水量和水质的同步模拟。模型自动从系统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经数据处理、科学运算后,利用IWRS的核心程序RS2000计算出系统内水体的流态,水质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河网水量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河网水质模型也能较好反映河网内的污染物浓度,为“引江济太”实时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借奥运机遇,朝阳区水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水务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水务规划工作.本文基于目前我区水务工作以及国内外水务工作的思路,贯彻市局提出的"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安全供水、防汛以及节约用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务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各供水目标将由现在的当地水供水转变为引江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水源供水的格局,因引江水年内年际来水的不均匀性,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引江水的同时,为保证各供水目标的供水保证率,需要研究当地水对引江水进行补偿调节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城市杂用、河道补水、农林灌溉等4大领域的水量和水质需求特点,提出考虑水质与水价的分领域再生水需求预测技术框架。首先考虑水质影响,引入再生水可替代率指标,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可由再生水供给的水量;其次,考虑自主定价模式下再生水价格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建立“补贴-价格-需求”模型,计算不同补贴情景下区域再生水的需求量;最后,应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市。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0年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要求下,采用中等补贴情景能在有效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同时兼顾政府财政压力,再生水需求量分别可达10 095×104和13 387×104 m3。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再生水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也为宿迁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伦理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齐 《人民长江》2008,39(18):97-98
水伦理思想自古已有之,但它从伦理学中凸现出来而被专门作为一项边缘科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方向加以研究则为近年始兴.针对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试图用伦理道德的观点探讨规范人们的治水、用水、管水行为,并从水伦理道德的一般规律,初步探讨了达到改善水资源为目的的道德研究范畴和价值,以期对增强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水管体制改革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需水配置与生态调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建 《中国水利》2007,(11):21-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为流域综合管理和各类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可供操作的依据,从生态用水分析评价机制、水资源配置生态用水分析、河流生态安全调度管理和湿地安全管理与生态补水四个方面,通过图表分析和实际流域水资源配置分析的方式.提供了生态需水分析及生态调度规则。  相似文献   

18.
一、水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①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水法》的制定(1978--1988)。这一阶段处于多龙治水、水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的严重的生态问题。并从水土保持方面阐 明了在调节径流、涵蓄保持水分、防洪增枯、改善水质及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肯定了水土 保持综合治理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效率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带来用水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和用水浪费带来水资源的巨大损耗。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必须采用开源、节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外部资源等措施。其中节流针对的就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管理。工业用水效率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对农业用水的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对生活用水效率进行探讨性研究,提出从综合效益分析生活用水的效率,引入最优人均生活用水指标。而生活用水效率的定量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