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伟芳  卞忠景  张淮  李同明 《焊管》2017,40(5):62-68
为便于钢管生产企业、用户以及质量检测机构等标准化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标准,对GB/T 13793—2016《直缝电焊钢管》修订的背景、主要变动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2016版的主要技术指标和2008版及相近的GB/T 3091—201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本次修订,解决了2008版存在的“适用范围不明确、最大电焊钢管外径偏小、镀锌换算系数精确度不高、钢的牌号缺少、力学性能指标已不再适应市场要求”的问题,明确了直缝电焊钢管的适用范围、最大外径,提高了钢管外形尺寸精度的允许偏差,提升了冲击试验、无损检测的检验水平,明确了压扁试验的规格适用范围,并对2008版标准中个别错误进行了更正。修订后的GB/T 13793—2016《直缝电焊钢管》能更好地适应电焊钢管生产制造厂家以及产品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记者近日得知,由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翻译完成的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5L第44版<管线钢管规范>中文版,已正式发布实施.据了解,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5L<管线钢管规范>是油气输送钢管最重要、最常用的钢管产品标准,国内外绝大多数油气输送管线(如西气东输管线)用钢管都采用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蔚长春 《焊管》2009,32(2):58-64
归纳分析了ANSI/API SPEC 5L《管线钢管规范》第44版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并以高频焊(HFW)和埋弧焊(SAW)钢管为重点,对如何理解和实施规范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延江 《焊管》2002,25(6):33-36
分析了天津市神州通钢管有限公司在建设高精度φ340mm HFW焊管机组中关于焊管产品定位和产品质量标准的选择和实施问题,以使我们公司的钢管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标准水平,不至于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能够占领具有高附加值的钢管产品市场,满足国内外用户对高精度、高质量焊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API SPEC 5L《管线钢管规范》第44版主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焊管》2008,31(5)
根据API SPEC 5L<管线钢管规范>第44版,对照第43版,从整体结构和具体层次两个角度,对引用标准、钢管等级及交货状态、钢管制造、力学性能、无损检验、尺寸等方面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API会标持证企业按时实施API SPEC 5L第44版<管线钢管规范>,做好换证准备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昱坤  党民  杨力能  宋寰  杨专钊 《焊管》2010,33(1):56-58,61
在油气输送钢管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第三方对钢管的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其目的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钢管。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驻厂监督人员应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标准。分析了驻厂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如试样取样位置、试样加工、试验标准的执行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些措施被应用在后续的驻厂监督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带法兰衬塑复合钢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乐中 《焊管》2005,28(4):34-35
带法兰的衬塑复合钢管,是在钢管的两端焊接法兰,而在钢管的内壁和法兰端面衬覆塑料,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朱学强 《焊管》2018,41(5):1-7
为了持续推进钢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优化钢管产品结构,促进我国钢管产业高质量发展,对2017年我国钢管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2017年我国钢管行业的运行特点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整体经济形势,特别是钢铁和钢管行业的实际情况,指出了2017年我国钢管行业应关注的问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国钢铁行业新形势下向高质量、高效益、绿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在美 《焊管》2010,33(4):5-9
简述了连续油管的发展历史和国产化试制的成功,分析了中国钢管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全球钢管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焊接钢管与无缝钢管油井管在我国的调整趋势,并通过焊接钢管与无缝钢管油井管的性能对比分析,认为HFW油井管各项指标优于无缝管,在油井管领域焊管将逐步取代部分无缝管,并提出焊接钢管与无缝钢管的发展应当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钢管标准,进而在油井管等领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共赢。  相似文献   

10.
沈之基 《焊管》2006,29(6):15-18
介绍了马来西亚输水钢管生产线的生产状况及产品品质,指出在就钢管的成型、焊接、检测等设备技术方面,我国输水钢管与国外技术水平相当,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是在管厚设计、接口技术、防腐措施等设计理念以及标准规范执行等以人的素质为主的方面.通过考察马来西亚以生产输水管为主要产品的钢管公司得以启示,就差距的核心问题和差距的主要方面提出几点建议:①改进工艺,生产半球接头输水钢管;②以采用国外专业标准为起点,制订出我国输水钢管的专业标准;以推动我国输水钢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管线钢常用产品标准API SPEC 5L(44版),GB/T 9711.1—1997,GB/T 9711.2—1999和SY/T 5037—2000(埋弧焊部分)的无损检测要求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钢管的订货、检验提供帮助。GB/T 9711.2—1999标准是4个标准中要求最为严格、详细的,相比之下,API SPEC 5L(44版)的无损检测要求要比GB/T 9711.2—1999低一些,而GB/T 9711.1—1997对无损检测要求更低,且未要求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对管体分层进行检验,也无检验剩磁的要求。SY/T 5037—2000作为普通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钢管检验标准,对无损检测的要求最低。  相似文献   

12.
蔚长春  王慧 《焊管》2004,27(4):69-71
从力学性能试验、表面及外观检验、无损检验等四个方面入手,将API 5L《管线钢管规范》第43版相对于第42版的变化部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版标准中少许笔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矿浆管道工程所用φ356mm×14mm、X65级ERW焊管的生产、检验情况,分析对比了该规格ERW焊管在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韧性、硬度等方面与API SPEC5L(43版)标准要求的差异。检测结果表明:国产φ356mm×14mm、X65级ERW焊管的理化性能均能满足矿浆输送管道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检测设备结构和管径等原因,采用X射线对小直径直缝焊管检测时无法实现单壁透照而要进行双壁透照检测,但不同标准中双壁透照技术对不同透照厚度像质计相对灵敏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为了能更准确地应用相关标准,对API SPEC 5L(第45版)和GB/T 9711—2011,NB/T47013.11—2015,SY/T 4109—2013,ISO 17636-2:2013,ISO 10893-7:2011和2013 ASME Code Sec V NDE等标准中单壁透照和双壁透照的像质计(IQI)指数和灵敏度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对焊管设计及直缝焊管制造厂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显柱  符知武  周岩  刘明 《焊管》2012,35(7):35-40
采用螺旋预精焊焊接工艺试制了X100钢管,研究了板头、板中和板尾母材屈服强度对焊缝及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影响。预焊采用直径2.4mm的焊丝焊接,实现了细丝大电流高速MAG焊接。精焊采用内三丝、外双丝的焊接工艺,使用宝鸡钢管自主开发的高韧性焊丝和高速焊剂,成功制造出了西φ1422mmx15.3mm螺旋埋弧焊管。焊缝边缘整齐、光滑,脱渣较好,消除了内焊"马鞍形"焊缝。钢管各项性能达到TAPISPEC5L(44版)及X100螺旋缝埋弧焊管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与ISO9001标准对比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最新发布的API《质量纲要规范》,即APISpecQ1第五版的特点;简要介绍了这两个标准的20个体系要素及相互关系;探讨了按两个标准对质量体系的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宏 《焊管》2010,33(5):64-66
介绍了新版落锤撕裂试验(DWTT)标准GB/T8363—2007《铁素体钢落锤撕裂试验方法》,并与以前的版本GB/T8363—1987以及API RP5L3—1996《管线管落锤撕裂试验推荐作法》进行了比较。对比表明,新版国家标准GB/T8363—2007在GB/T8363—1987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兼顾了API RP 5L3—1996,另外还增加了异常断口评定等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管线钢焊接常用的几种碳当量公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晓香 《焊管》2004,27(2):71-73,76
碳当量法是研究钢材焊接性能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用以评估钢材焊接的冷裂纹倾向。介绍了几种管线钢焊接常用的碳当量公式以及API 5L第42版对碳当量计算公式的新规定,并指出科学地选择低碳含量管线钢的碳当量计算公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管线钢的碳当量公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惠临  虞毅 《焊管》2004,27(5):16-18
采用碳当量来评价管线钢的焊接性是工程上沿用多年的方法。目前,随着API 5L第42版对有关碳当量公式新的界定,引起了对管线钢碳当量的新的认识和讨论。在有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管线钢的碳当量公式的作用、形成和不同碳当量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