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中潮流分布、有功损耗和电压分布有很大影响。针对含DG配电网运行优化问题,建立了以DG最大出力、有功网损最小及电压偏差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化有功出力。在NSGA-Ⅱ算法基础上改进了非支配排序策略、选择截断策略,采用改进的NSGA-II算法求解含DG配电网优化控制问题。通过IEEE33节点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分布式电源最大出力、有功网损最小及电压偏差最小方面,较为全面地实现配电网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1025t/h锅炉炉内烟气温度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1025/h控制循环锅炉四角切向燃烧残余旋转引起的两侧烟温偏差,采用炉膛出口总旋强数疠ΣSw≈0的科研成果,改进燃烧系统设计后,所得的试验测量表明,末级过热器后左右侧平均烟温偏差小于50℃,最高与最低壁温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3.
当前正值电力市场新一轮改革,各地为推动市场公平竞争纷纷推出偏差考核机制。面对新的市场规则,传统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调度模型无法适用,水电企业在交易中需考虑市场因素,控制电量偏差。为使水电企业免于支付偏差控制费用,针对市场偏差控制规则进行研究,建立了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和以电量偏差最小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以三峡水电站及湖北省电力市场为例,采用和声搜索算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时段偏差率均在湖北省偏差控制范围内,水电站可免受偏差控制,该双层优化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反照率参数化改进对裸土地表能量和热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引入考虑太阳天顶角变化的裸土反照率参数化以改善沙漠、戈壁地表的辐射和热状况模拟,并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方案不同程度地改善了BATS反照率模拟过高和缺乏日变化等偏差,其中Wang等改进的BRDF和B方案分别使BATS在戈壁地表由-67.75 W·m-2的负偏差缩减到-0.59和0.22W·m-2,感热通量的负偏差缩小了一半,地表温度较大的负偏差控制在1K之内。研究结果肯定了太阳天顶角对裸土反照率计算的重要作用,认为上述方案适用于裸土地表。  相似文献   

5.
针对间歇式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使电力系统传统的调频控制模式无法适应的问题,对传统的调频模式做了改进,即在传统调频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一次调频参数,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的AGC的PI控制器和动态的AGC机组的发电分配系数,并将间歇式能源预测误差计入区域控制偏差中。算例结果表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改进的调频方式在系统功率大范围随机波动下的调节效果较好,更有利于系统吸纳间歇式能源。  相似文献   

6.
在电池储能系统辅助传统发电机组参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时,针对按固定比例分配各机组出力信号难以充分发挥储能调频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的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后的负荷频率控制器将区域控制误差信号转化为区域控制需求信号,根据需求信号的大小确定系统当前所处的运行状态,再利用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实时调整储能与传统发电机组的出力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系统频率偏差,平抑联络线交换功率波动,促进系统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船用蒸汽动力装置主机大负荷变化时,因冷凝器水位和除氧器水位调节回路被控参数动态偏差过大影响动力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基于传统PID控制器控制冷凝器、除氧器水位,引入单神经元控制算法,通过改进将单神经元学习所需要的状态量全部换成差值形式,在MATLAB平台上完成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单神经元控制算法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水位被控参数超调量相比传统PID控制减小约0.1 m,调节时间缩短约200 s。  相似文献   

8.
锅炉汽包水位优化运行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锅炉汽包可见水位、重量水位、实际水位在水位测量中的关系及影响水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并结合胜利电厂 670t/h锅炉实际运行的水位偏差 ,计算出正常水位时可见水位的控制值 ,以此进行了运行控制改进 ,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尹东 《柴油机》2013,35(4):29-31, 49
通过对8 DKM-28柴油机相关部位的噪声测试,得到了8DKM-28柴油机的噪声分布.结果表明,该型柴油机泵传动齿轮箱部位为最大噪声源.相应对策是:将齿轮制造工艺改进和设计改进结合起来,重点控制齿轮基节偏差等齿形精度、机身中间齿轮轴孔和定位销孔的位置度和同轴度;控制滑油压力;及排气消音器的设计、选型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微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引起的电压、频率波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电力弹簧新型电压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选取关键负载电压、系统频率作为控制状态量,通过实时检测控制状态量并最小化状态量偏差抑制电压、频率波动。利用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设计优化模块,根据状态量偏差生成的动态误差矩阵确定权重系数,每个更新周期结束时将优化得到的电力弹簧控制信号反馈到系统中,在线调节电力弹簧的补偿功率,稳定关键负载电压和系统频率。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周广飞  滕艳峰 《中外能源》2009,14(11):87-90
大庆石化公司丁辛醇装置羰基合成反应器控制系统采用固定合成气流量、调节丙烯流量来调整关键控制参数AR301/302,即反应器出口一氧化碳(CO)浓度。由于反应器系统时滞较大(15min左右),导致CO浓度偏离给定值较大,严重影响了反应器平稳运行和丁醛收率,丙烯损耗偏大。经分析,其原因为:控制器采用传统PID调节器,难以应付现代化生产装置中未知的强非线性、强干扰、大时滞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决定采用无模型控制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介绍了无模型控制技术的特点、功能及无模型控制方案。改造后,丁辛醇装置实现了闭环稳定控制,CO浓度稳定在给定值的±0.15%(体积分数)范围内;醛耗丙烯量降低了0.84kg/t,每年多产丁醛82t。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双转子风力机在极端风况下的大波动载荷,基于双转子风力机气动与控制仿真系统,提出了基于独立变桨自抗扰控制器和偏航模糊控制器的降载复合控制策略,并分析了正常风况和极端风况下该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PID独立变桨控制相比,在极端运行阵风和极端湍流模型下,独立变桨自抗扰控制方法使叶根挥舞弯矩标准差减小18%以上;与传统恒速偏航控制相比,在极端风向变化下,偏航模糊控制方法使偏航轴承滚动力矩标准差减小约27%。降载复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极端风况下双转子风力机的大载荷,抑制了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系统发生大扰动时,双馈风电机组采用现有下垂控制方法不能充分利用自身旋转动能为电网提供频率响应服务,提出一种计及电网频率偏差的变系数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频率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将下垂系数与电网频率偏差耦合,可根据电网频率变化量灵活地调节下垂系数,实现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风电机组更有效地为电力系统提供频率支撑,并借助EMTP-RV仿真平台搭建含高比例风电渗透率的电力系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风速场景下,当电力系统发生不同扰动时,双馈风电机组采用该策略均可有效提升自身频率响应能力,减少系统最大频率偏差,特别是在大扰动场景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王波 《中外能源》2014,(7):63-65
垂直井眼的防斜打快是钻井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之一,其本质一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使井眼垂直不偏斜,二是在保证井斜不超标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机械钻速。当前防斜理论与工具可以分为常规防斜钻具组合、高效防斜钻具组合和自动垂钻系统三大类。常规防斜钻具组合包括钟摆钻具组合、满眼钻具组合等传统防斜技术,这些技术在大量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钻遇高陡构造等造斜能力强的地层时无法实现防斜与打快的统一。防斜技术的思路由静力学防斜向动力学防斜的转变,是典型的技术创新,如光钻铤防斜、偏心偏轴防斜钻具、反钟摆钻具组合等。自动垂钻系统可以在快速钻进的同时,将井斜控制在1°以内,完全实现了防斜打快的目标,但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传统转子动能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侧电容存储能量的风电机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策略在建立转子动能和系统频率偏差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风电变流器直流侧电容电压和系统频率偏差的函数关系,在频率事件下能够充分利用电容所存储的能量来增强电网的惯性,提高电网的频率调节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地定量分析柴油机单颗粒微观结构,采用Gabor滤波法、局部阀值法、改进的OPTA法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微粒微观形貌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了微粒微观结构特征参数微晶尺寸、层面间距、曲率的计算统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微粒微观结构特征参数,偏差率仅为0.15%,是研究柴油机微粒微观结构的重要工具.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柴油机负荷的增加,微晶尺寸平均值从2.161 nm增加到2.180nm,而层面间距平均值和曲率平均值则分别从0.362 nm和1.228减小到0.360 nm和1.224.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汽轮机寿命损耗情况,对汽轮机高温部件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低周疲劳理论,建立汽轮机高温部件寿命损耗分析模型,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分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冷态、热态启动方式下高温部件温度偏差变化情况,计算各边界条件下高温部件等效热应力及寿命损耗,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低周疲劳寿命损耗率对高温部件温度偏差较为敏感,随着温度偏差的升高,汽轮机寿命损耗率大幅升高;相同的温度偏差出现在不同温度区间时,对汽轮机寿命损耗的影响亦不同,高温区间的温度偏差对寿命损耗率影响较大。汽轮机高温部件寿命评估可以为机组启动期间升温速度控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汽轮机寿命损耗,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行主动式太阳热水系统水泵的控制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案。无论在何种天气条件下,这种控制方案都可使主动式太阳热水系统净收益达到最优值。时间控制模式、辐射量控制模式及温差控制模式相对于新型控制模式的最大收益偏差率分别为:-8.49%、-100%、-96.19%。  相似文献   

19.
由喷射燃油撞壁产生的进气道内油膜是导致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偏差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小型汽油机进气道内燃油雾化和蒸发模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油滴油膜形成和蒸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动态调节品质与机组型式、调速器控制模式及引水流道、水轮机的水力特性密切相关。比较了水轮机调速器的频率模式、开度模式、有功模式3种控制逻辑原理,分别计算了某水电机组在开度模式、功率模式控制下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试验数据,通过与考核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调整幅度偏差、调频响应指数等一次调频动态响应指标不能完全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进而分析了部分动态响应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和一次调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为在保证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其一次调频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