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应自生Al3Ni—Al2O3—Al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热力学计算,选择Ni2O3粉末作原材料,采用反庆挤压铸造方法实现了Al与Ni2O3直接压铸反应合成Al3Ni-Al2O3-Al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压铸工艺数和预制块中纯Al粉的含量对反应合成复合材料过程扣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Ni2O3与Al的反应是为高放热反应,反应是爆发式的,通过调整预制块中Al粉的体积分数控制了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能获得不必基体含量的复合材料,对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及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分析(EDAX)技术对激光合成的Al2O3-WO3陶瓷材料进行分析.TEM分析表明,在Al2O3-WO3材料的胞状结构中,Al2O3形成柱状单晶且Co轴平行生长轴,Al2(WO4)3及AlxWO3位于Al2O3柱状晶间界;非平衡相AlxWO3中存在畴及超晶格结构,Al3+对WO3母体网格A位占位是有序的.EDAX结果则指出合成材料Al2O3晶粒中W杂质的浓度随配料W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样品合成过程中激光功率从最高值连续降低至0瓦可减少Al2O3晶粒W的掺入量;高温下对合成样品长时间热处理可使W杂质从Al2O3中释放出.材料电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电阻率与其中Al2O3晶粒W含量紧密相关,W的含量越高,材料电导率越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Si及α-Al2O3超细粉对Al2O3-ZrO2-C系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认为在Al2O3-ZrO2-C系材料中同时加入Si和α-Al2O3超细粉,Si粉除了与C生成了SiC纤维外,其反应产物SiO2还与α-Al2O3超细粉及ZrO2生成了莫来石(A3S2)和Al2O3-ZrO2-SiO2(AZS)固溶体,这些新生成的矿物相对试样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热分析对Mg或Li稳定的Naβ"-Al2O3粉体和陶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水发生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实验表明,在密闭的常温条件下水主要以分子形式进入Naβ"-Al2O3的传导层内,形成水合物Naβ"-Al2O3·H2O;随着温度的升高,在β"-Al2O3中将发生H3O+与Na+之间的离子交换,生成(Na+,H3O+)β"-Al2O3·H2O;当温度进一步提高至250℃时,β"-Al2O3结构明显地分解,产生一系列氢氧化物,通常离子交换和分解速度较慢,在短时间内仅局限于陶瓷的表面.研究认为,水合化的β"-Al2O3对泥浆中的游离Na+离子具有束缚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SiC板粒、ZrOCl2-8H2O、AlCl3和Y(MO)3为原料,利用共沉淀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SiC板粒/Y-TZP和(含Al2O3)SiC板粒/Y-TZP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了添加Al2O3对SiC板粒/Y-TZO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SiC板粒/Y-TZP复合材料与Y-TZP陶瓷相比,其室温强度和韧性出现明显下降,高温强度也没有改善;而在SiC板粒与Y-TZP复合的基础上,添加Al2O3可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同时,材料的高温强度也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ZnO-MgO-Al2O3陶瓷是一种复合烧结体,其主晶相为ZnO与ZnAl2O4,且均以晶粒存在.MgO能调节电阻温度系数,使之由负变为正.Al2O3能调节电阻率.慢的降温速度能提高线性及耐浪涌能量,降低电阻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Al2O3基陶瓷复合材料Al2O3-ZrO2-SiCw进行了干摩擦磨损试验,并运用了SEM,TEM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它们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SiC晶须(SiCw)增韧补强作用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复合电沉积Ni-W-Al_2O_3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沉积Ni-W-Al2O3复合镀层工艺,讨论了镀液中Al2O3微粒悬浮量、电镀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及搅拌速度对镀层中Al2O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粒子分布均匀的Ni-W-Al2O3耐磨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机械合金化Al-Al_3Ti材料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增强体Al_3Ti的性质和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Al_3Ti的组织与性能。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Al_3Ti具有理想的组织。相当高的强度与塑性,良好的热强性。目前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Al_3Ti的研究不够深入,还需进行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材料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约10μm的生长单元构成晶粒,在陶瓷中还含有少量的Al3Ti.Al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粒子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SrTiO3作为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具有环境友好、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本研究发现了一种制备高新热电性能SrTiO3材料的新工艺,对比固相反应法直接烧制的SrTiO3陶瓷,采用本工艺的PAS+埋烧热处理方法可以降低制备反应温度,并且所得材料的功率因子得到显著提高。该项发现主要研究了在此工艺下制备的不同La、Nb掺杂比(5%-15%)的样品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下制备的SrTiO3样品中La15Nb15样品在873K时的最大功率因子可达1.279mW·m-1·K-1。但是部分样品热导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综合效果是材料热电优值ZT得以提升,在873K时La10Nb5样品的ZT值达到了0.28。  相似文献   

12.
刘飚  官建国  张清杰 《功能材料》2006,37(12):2001-2002,2006
以氯化亚铁为前驱物,1,2-丙二醇为还原剂,采用多元醇法意外获得Fe3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标定了获得样品的物相为面心立方结构的Fe3O4,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样品的形貌,颗粒形貌为球形,大小为50~70nm,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Fe2 发生了歧化反应,反应主要向氧化的方向进行.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了样品的静磁性能,测得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4.30A·m2/kg,矫顽力仅为102.68A/m,粒子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3.
用热还原生成法制备自生Al2O3/Cu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锐  商宝禄  周尧和 《材料导报》2000,14(1):58-59,46
用热还原生成法制备了自生Al2O3-Cu复合材料,并从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Cu2O-Al二元体系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SEM、X-ray等手段,对所制得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此复合材料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纳米Co3O4前驱体,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前驱体的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为CoC2O4·2H2O,呈单斜结构。随温度的升高,前驱体分解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前驱体脱水分解为CoC2O4,然后再分解为Co3O4纳米粉。煅烧温度较低时,随煅烧时间的延长,CoC2O4逐渐分解为Co3O4,并且颗粒尺寸约为17nm。煅烧温度较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Co3O4颗粒迅速长大,结晶更完全。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纳米晶体PbTiO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丽  丁维平  陈懿 《功能材料》2003,34(1):51-52
以醋酸铅和钛酸丁酯为原料,乙二醇单甲醚为溶剂,分别用溶胶-凝胶直接水解法和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晶体PbTiO3,用XRD、TEM、Raman、ICP和氮吸附表面积测量等测试手段对纳米PbTiO3进行了分析。单纯sol-gel直接水解法(无酸催化)合成样品经400℃处理后仍为无定形结构,但同样条件下经溶胶-凝胶水热过程处理过的样品经400℃热处理可得到形状均一,颗粒较小,平均粒径在20-30nm左右,具有单相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铅纳米粉。在sol-gel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的样品300℃形成晶相,但颗粒分布不均匀,经400℃处理的样品平均粒径在50nm左右。  相似文献   

16.
Ni3Al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NiAl复合材料的主要工艺和增强相的分类,液相工艺主要包括熔铸法,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反应熔渗SHS工艺以及喷射成形等方法。固相工艺介绍了热压、热等静压和机械合金化,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纳米Co3O4前驱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前驱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就不同工艺对前驱体形貌、尺寸和产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oSO4·7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制备的前驱体均为单斜相的CoC2O4·2H2O。在压应力作用下,前驱体的形貌主要为不规则多边形,颗粒尺寸在50~500nm范围内变化。而无压应力作用时,前驱体形貌为不规则形状,颗粒尺寸均匀,约为150~200nm。前驱体的产率与工艺参数有较大关系,对反应物分别研磨或反应物混合研磨、施加压力、升高温度和提高H2C2O4·2H2O的量将有利于提高前驱体的产率。  相似文献   

18.
掺铒磷酸盐玻璃反应气氛法除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不同含水量的掺铒磷酸盐玻璃,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反应气氛法除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鼓泡气体带入的除水剂是玻璃除水的主要动力;在通气最初阶段的除水速率最快,并且提高除水温度、增大通气流量均有助于提高除水效率;结合实验从反应热力学角度讨论了除水机理,并指出在玻璃熔体中除水反应受熔体“笼效应”影响,反应速率大小取决于OH与CCl4形成偶遇对概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静高压条件下Ti_3AlC_2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2、3、4和5 GPa)下,Ti_3AlC_2直接分解的最低温度在700-800℃,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为Al_3Ti和TiC。具体的分解反应过程取决于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以Al2O3为背层(硅溶胶为粘结剂), 电熔BaZrO3作为面层材料(钇溶胶为粘结剂), 1550℃烧结后制成50 mm×25 mm×5 mm的Al2O3/BaZrO3双陶瓷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EDS等手段观察了BaZrO3层和Al2O3/BaZrO3界面的显微结构, 研究了BaZrO3与Al2O3的界面反应。结果表明, 面层由BaZrO3基体和分布其上的大小10 μm左右的Y稳定的ZrO2晶粒组成; Al2O3/BaZrO3界面发生反应形成厚约300 μm的过渡层, 界面反应生成物有BaOAl2O3、ZrO2和BaO·Al2O3·2SiO2。界面从单纯的BaZrO3/Al2O3双陶瓷结构演变为BaZrO3、ZrO2、BaO·Al2O3、BaO·Al2O3·2SiO2和Al2O3等多种物相组成的复杂结构。反应过程中Al元素基本不迁移扩散, BaZrO3中Ba元素向Al2O3所在的位置扩散形成BaO·Al2O3, 残留物形成一层条状ZrO2, 而BaO·Al2O3·2SiO2围绕着EC95(Al2O3+5%SiO2)粉体颗粒周围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