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尚斌 《移动通信》2009,33(19):42-43
携号转网又称号码携带,是指用户从一家运营商转到另外一家运营商时,不更换号码就能享受各种业务和服务。携号转网被视为实现移动通信领域有效竞争、优化市场结构的杀手锏,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三者都受益。对消费者来说,携号转网大大减少了转网成本,便于客户选择中意的运营商。单向的携号转网还可削弱主导运营商的优势地位,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实现有效竞争。同时,实施携号转网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这对节约码号资源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携号转网试点启动“追踪“携号转网“是指允许用户保留电话号码,变更运营商的网络服务。而“携号转网“一直是几大运营商争夺的焦点,也是2008年5月启动的电信重组中的难点之一。“携号转网“一旦在全国铺开,必然使得目前我国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这正是运营商积极博弈的用心所在。实现了“携号转网“之后,  相似文献   

3.
近日,日本总务省公布了《关于引进手机带号转网制度的最终规定》,其内容为针对现有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和所有新加入移动电话业务的运营商带号转网的说明,事实上规定了运营商必须支持带号转网的义务。并规定在2006年以前,各运营商必须支持这一义务,而且尽可能要早。  相似文献   

4.
近日,日本总务省公布了《关于引进手机带号转网制度的最终规定》,其内容为针对现有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和所有新加入移动电话业务的运营商关于带号转网的说明,事实上规定了运营商必须支持带号转网的义务。并规定在2006年以前,各运营商必须支持这一义务,而且尽可能要早。  相似文献   

5.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6,(41A):30-31
号码携带是电信监管部门为促进电信市场竞争,提高消费者福利而采取的有效管制政策;号码携带可使电信用户在保持原有终话号码的情况下,自由选择为自己提供服务的运营商,而不必再付出转网换号的代价,号码携带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减少用户转网障碍,保障电信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并促使运营商在竞争中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亮 《移动通信》2009,33(11):67-70
2009年4月底国内电信业试点带号转网,为3G时代的电信运营和竞争带来诸多变数。文章首先建议运营商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采取适当的服务举措,以应对带号转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借鉴国外案例详细分析了运营商可能面临的误区,最后呼吁国内电信市场要避免恶性竞争,维持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7.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6):i011-i011
2004年11月24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实施手机带号转网制度1周年的这一天公布:近850万手机用户通过带号转网制度(LNP,local number portability)在保留原来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更换通信运营商。在实施手机带号转网制度之前,用户要更换移动电话运营商则必须使用移动电话运营商提供的新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8.
姚学东  王鹏 《信息通信》2012,(5):263-264
携号转网对于3家运营商竞争格局的改变,亦将影响监管机构后续政策的出台与取舍,携号转网给了客户更多选择,对运营商特别是主导运营商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尽管这项政策不会对运营商之间的市场份额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运营商必须积极创新业务,通过差异化服务和品牌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提升自身业务和服务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主导性运营商面对携号转网的挑战应当积极应对,取长补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应对态度方面,澳大利亚的主导运营商Telstra为全球运营商树立了典范。尽管主导运营商通常会是受到携号转网冲击最大的市场主体,但是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吕刚  陈泽瑶 《电信技术》2007,(11):52-55
自从中国的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来,移动运营商发展迅速,固网运营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固定电话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渐减缓,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在电信行业,传统固话业务竞争如此激烈,谁能使固话用户不拆机,谁能使固话用户不转网,谁就是固网运营商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刘富春 《移动通信》2009,33(19):42-42
从用户角度出发,携号转网可以给用户更多的网络选择,使其免受号码的“绑架”,在保留原号码的基础上随意更换运营商,可以享受到充分竞争带来的资费下降、业务多样性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曾经辉煌一时、鼎盛期用户数达到1亿的小灵通(PHS),伴随着运营商大幅度降低资费争抢用户,以及在用户数量不断减少、转网营销费用不菲的情况下,运营商将极有可能放弃转网努力,任其在随后的三到五年内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13.
大监管     
《通信世界》2010,(36):23-23
2004年日本公布了《关于引进手机带号转网制度的最终规定》,规定了运营商必须支持携号转网,2006年10月号码携带政策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14.
沈阳 《移动通信》2011,35(3):66-69
备受关注的携号转网试点于2010年11月22日在天津、海南两地正式启动,这不仅意味着手机号码资源的分配走向“市场经济时代”,也预示着新一轮的运营商大战即将展开。文章首先从我国实施携号转网的含义和分类入手,分析了实施携号转网政策对电信运营市场竞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三大运营商如何保留原顾客以及更好地发展新用户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携号转网的用户有多少携号转网的用户有多少,这肯定是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是不愿意自找麻烦频繁更换运营商,除非有运营商的市场人员给出更为优厚的条件诱惑其携号转网,或是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其网络质量或服务质量难以接受,这些用户才会携号转网。  相似文献   

16.
携号转网的用户有多少携号转网的用户有多少,这肯定是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是不愿意自找麻烦频繁更换运营商,除非有运营商的市场人员给出更为优厚的条件诱惑其携号转网,或是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其网络质量或服务质量难以接受,这些用户才会携号转网。  相似文献   

17.
叶惠 《通讯世界》2010,(12):55-56
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运营商之间成熟的竞争经验、iPhone等会让中国的携号转网产生的效果可能会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8.
要闻·国际     
《世界电信》2012,(1):16-17
法国 要求确保携号转网信息透明 法国电信监管部门Arcep近日出版了一份新闻稿,提醒所有隶属该国负责管理携号转网(MNP)机构EGP—EIG的运营商成员,关于携号转网的非歧视性和透明性义务。Arcep表示,自从2012年1月12日Free Mobile加入后,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9.
携号转网     
《黑龙江通信技术》2010,(6):I0021-I0021
携号转网(number portability)服务是全球电信运营商普遍提供的一种服务,包括固定电话携号转网、移动电话携号转网。对于固定电话携号转网主要体现在移机不改号。  相似文献   

20.
清频退网本来就是当初小灵通占用1900MHz~1920MHz频段的前提条件,是否争取7000万用户转网、如何实现低成本转网才是运营商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