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低品位含铀钼矿石处理工艺,存在钼浸出率低、浸出试剂消耗大、工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对矿石拌酸熟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熟化矿石粒度、拌酸量、拌酸方式、温度、时间对熟化效果和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3.2 mm、拌酸质量分数13%、液固体积质量比4∶1 mL/g、熟化温度85℃、熟化时间15 h条件下,低品位含铀钼矿石经柱浸后钼浸出率可达72%。拌酸熟化工艺具有浸出周期短、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低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解朝炎 《铀矿冶》1990,9(2):16-21
本文叙述了富含萤石凝灰岩类型铀矿石中主要特征矿物——萤石的浸出特性,以及该类型铀矿石的浸出行为及其浸出条件。结果表明,当矿石浸出酸用量为8%、氧化剂用量为1%、控制矿石浸出粒度小于0.073mm时,就可得到满意的铀浸出率。此类矿石采用拌酸熟化等强化的浸出方法,反而会降低铀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用加压酸浸法从含绿层硅铈钛矿矿石的磁选精矿中浸出铀、钍和稀土的小型和扩大试验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铀、钍和稀土的浸出率分别为82.9%、86.0%和88.3%,硫酸耗量(按精矿计)降低到180kg/t。为处理这种特殊类型的矿石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某铀矿石属铀-磷灰石-绿泥石类型,除沥青铀矿外,氟磷灰石和绿泥石为主要含铀矿物,铀与氟磷灰石关系密切。与氟磷灰石密切相关的铀在现有加压碱浸条件下难以浸出。试验所用原矿样直接酸浸,酸用量高达25%。原矿样直接加压碱浸,铀的浸出率只有75.2%。采用选冶联合流程提取铀,即通过浮选将原矿样分成磷酸盐精矿和尾矿两组含铀产品。磷酸盐精矿用酸法浸出,尾矿用加压碱法浸出,浸出时总的铀浸出率为90.5%,且试剂消耗也大幅度降低,效果较好。浮选时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和栲胶为脉石抑制剂,环烷酸皂为磷矿物的捕收剂。文中叙述了矿石性质,原矿浸出,浮选分组和浮选产品浸出等数据。  相似文献   

5.
《铀矿冶》2021,(2)
针对某含钛难处理铀矿石,通过开展浸出剂浓度、浸出温度、氧化剂用量、氧分压、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等条件试验,确定了适合该矿石的酸法加压浸出工艺路线。研究得到的浸出工艺路线,可有效降低浸出余酸和提高铀浸出率。  相似文献   

6.
某厂是处理炭质页岩的铀水冶厂。多年来该厂一直采用页岩堆烧-灰浸泡(酸浸)法提铀。由于页岩中铀对灰化温度很敏感,而堆烧又难以控制在低温下进行,故铀浸出率一般仅为38~45%。此外,堆烧还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对这种矿石,我们采用矿块拌酸法进行处理,已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从我国某地含磷、铀矿石中浸出铀和磷的若干浸出方法。该矿石铀品位为0.12%,五氧化二磷品位为7.0%。由于矿石中有92.0%的铀赋存于耗酸的胶磷矿中,并有碳酸盐等多种耗酸物质存在,故该矿属于耗酸高、难处理的含磷铀矿。 经多种方法浸出实验的结果表明:先用磷酸,后用硫酸分步浸出的结果较好;当返回的磷酸量为矿样重量的60%,硫酸用量为矿样重量的25%时,铀和五氧化二磷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0%和88.7%。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我国江西某地火山碎屑沉积岩铀磷矿石中,铀品位为0.12%,五氧化二磷品位为7%。矿石中92%的铀赋存于胶磷矿中。由于选别胶磷矿耗酸量大,矿石中又有碳酸盐等多种耗酸物质存在,故该矿石耗酸高、难处理。在回收铀的同时,应考虑利用矿石中的磷。选择经济而合理的矿石浸出方法是从矿  相似文献   

9.
Q铀矿床是一种沉积型铀矿床。矿石在液固比1:1、温度60℃、时间3h、粒度-33目、NaClO_3用量0.3%、浸出剂为硫酸的浸出条件下,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机质凝灰质砾岩、凝灰质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在硫酸用量分别为12%、12%、8%时,其铀的浸出率均接近90%;而凝灰岩在相同用酸量(12%)时其浸出率仅为62%。对前三种岩性矿样用提高浸出液剩余酸浓度能降低渣的含铀品位,而对凝灰岩的作用不大。实验证实各种岩性的矿样耗酸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等。凝灰岩中含耗酸矿物较少。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含铜铀矿石的矿物特性和化学组成,开展酸法搅拌浸出及柱浸条件试验,探索处理该矿石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法搅拌浸出,铀浸出率达到96.3%,但铜浸出率仅为40.2%;采用柱浸出,铀浸出率达到94.4%,铜浸出率为63.6%。推荐采用堆浸工艺从该矿石中回收铀和铜,其工艺参数:矿石粒度为-10mm,软锰矿用量为2%(与矿石质量比),硫酸质量浓度为30g/L,喷淋强度为20L/(m2·h),淋停时间比为1∶1。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石煤提钒产业环保与经济成本两个突出问题,以我国西南某地粗颗粒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保湿处理对石煤钒矿浓酸熟化过程进行强化,重点考察了加水量、硫酸用量、熟化时间与熟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熟化过程中控制水的挥发量为20%~30%进行保湿处理,在加水量10%、硫酸用量16%、熟化时间12 h、熟化温度100℃的最佳熟化条件下,钒浸出率达到92.7%;而在相同温度与加水量,硫酸用量为24%的条件下,采用常规浓酸熟化法钒浸出率只有78.4%,说明保湿处理起到了显著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酸浸法处理某含铀煤灰时,铀浸出率可达97%。但是,浸出液中SiO_2浓度太高(约20克/升),并含有一定量的氟离子,对随后的液固分离和萃取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降低浸出液中硅浓度,改善矿浆性能,对煤灰进行了浓酸造粒熟化的研究。 本文给出了用浓酸造粒熟化法处理煤灰的实验结果,讨论了煤灰浓酸造粒熟化过程中酸用量、熟化温度、时间、水浸条件诸因素对浸出液的SiO_2浓度的影响,比较了常规酸浸法与浓酸造粒熟化法两种浸出液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浓酸造粒熟化可大幅度地降低煤灰浸出液中的硅浓度,改善矿浆性能,为进一步加工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堆浸前矿石的破碎分级中的泥矿和高品位精矿进行了搅拌浸出工艺的实验室试验研究和现场验证试验。泥矿酸法搅拌浸出铀浸出率达到96%以上。高品位矿石碳酸盐含量高,酸法浸出铀浸出率可达99%以上,但是酸耗高;而碱法浸出高品位矿石时,在常温条件下浸出率不到70%,提高浸出温度可显著提高浸出率。使用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是可行的,其矿石处理能力可达到155 kg/(m2.d),洗涤效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铀矿冶》1984,(4)
期 页 采 矿无轨采矿设备在大茶园铀矿的应月1关于用Y能谱测定饱和体积矿石中镭平衡系数的探讨关于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底部结构、顶底柱回采和中段高度等问题的探讨梁家沟矿实现了斜井机械化作业线金川矿区的地下采矿方法关于地下开采矿山三级矿量几个问题的探讨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缓倾斜铀矿体开采中的应用与改进钢丝绳罐道在铀矿山的应用与发展 选 冶 工艺从含磷铀矿石中浸出铀和磷的研究用D2EHPA和中性有机磷化物从稀硫酸溶液中萃取铀的协同与反协同效应采用矿块拌酸法提高炭质页岩铀的浸出率采用二段逆流浸出处理某矿床铀矿石树脂硅…  相似文献   

15.
为处理某粘土质砂岩型铀矿石,水冶厂采用原矿直接酸法浸出,耗酸很高,水冶费用高。通过本试验证明,对这种类型矿石,采用选矿-水冶联合流程处理,能大幅度地降低酸耗,硫酸用量由200公斤/吨矿石降低至80公斤/吨矿石以下,铀浸出率由85%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外某低品位铀矿石的矿石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柱浸试验,开发出拌酸熟化强化堆浸工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在矿石粒度为-6mm、熟化硫酸用量(与矿石质量比)1%、复合氧化剂用量(与矿石质量比)0.5%、熟化时间为40h、浸出时间为6d、硫酸总耗量为1.4%~1.5%的条件下,渣计铀浸出率为80.95%,浸渣中铀质量分数为0.00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炭质页岩型钒矿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常压分段氧化浸出提钒新工艺,并以贵州某炭质页岩型钒矿石为对象进行了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15 mm占70%,一段浸出1#药剂用量为矿石量的15%、液固比为0.75∶1、浸出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3 h,二段浸出2#药剂用量为矿石量的3%、氯酸钠用量为矿石量的1%、液固比为1∶1、浸出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1.52%。该新工艺不需对矿石进行焙烧,工艺流程简单,药剂用量较低,浸出时间短,钒浸出率高,可避免焙烧提钒工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含泥铀矿酸法堆浸制粒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矿堆的低渗透性能是局限矿石浸出周期及金属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长期以来 ,高含泥量的铀矿石一直是酸法堆浸提铀技术的应用禁区。核工业铀矿开采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 ,研制开发了酸法制粒粘和剂及相应的制粒、养护等工艺 ,并对多种含泥矿石进行了制粒堆浸试验 ,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含泥铀矿提铀工业生产中。通过采用制粒技术进行酸法堆浸 ,可有效地改善矿堆的渗透性能、提高浸出效率 ,矿石的浸出周期可从直接堆浸的 2 0 0d以上降低至 6 0d以内 ,金属的浸出率可从 4 0 %以下提高到 96 %以上。  相似文献   

19.
邓锦勋  李建华  程威  周磊 《铀矿冶》2012,31(2):74-78
根据某矿床铀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形式,分别进行酸法、碱法搅拌浸出及酸法柱浸试验,以探索处理该矿石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酸法搅拌浸出时,铀浸出率达到88.44%;酸法柱浸时,铀浸出率达到87.63%;碱法搅拌浸出时,铀浸出率较低。综合考虑,工业上宜采用酸法堆浸工艺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20.
细菌氧化再生液逆流淋浸铀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仕安  黄祥富 《铀矿冶》1995,14(4):230-235
七五三铀矿属于高硅酸盐型原生矿,铀品位为0.36%一0.442%,四价铀占85%。为降低工程投资和操作费用,进行了4段逆流淋浸的扩大试验,平均淋浸50d,每吨矿用酸量为38kg,浸出率大于95%。采用逆流淋浸方式,控制菌浸液中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并用同步再生法能有效地氧化菌浸液。25t吨矿石的单堆淋浸对照试验,也获得浸出率大于95%的结果,并可节省用酸量30%,省去软锰矿(含MnO240%)2.0%。采用该方法处理七五三铀矿,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提供了一种淋浸铀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