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白凤仁  刘福泉 《铁合金》1995,(1):30-33,51
本文通过对以往钒渣直接冶炼钒铁的工艺及试验情况分析,提出并进行了钒渣直接还原、用五氧化二钒增钒精炼法冶炼含钒50%中钒铁的新工艺试验,工业规模试验表明,钒回收率高、能耗低,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可满足生产多种含钒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钒酸钙的还原及直接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章福  钱家澍 《钢铁》1992,27(2):16-20
在实验室探索钒酸钙还原规律的基础上,用25kg高频感应炉,进行了钒酸钙直接合金化的研究,钒回收率平均为83%。又进行了0.5t电弧炉内钒酸钙团块和钢包内钒酸钙球团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钒约为0.1%的低钒合金钢的试验,钒回收率分别为90%和86%。本流程的钒总回收率比“钠化钒渣→V_2O_5→钒铁”的合金化流程提高13~17%。  相似文献   

3.
通过含钒铁水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研究分析,总结出了含钒铁水冶炼变化规律。钒的氧化特征表明,转炉单渣冶炼条件下钒氧化率为98.9%,钒总收得率为7.7%,钢包渣中钒的收得率约为90.4%,可利用钒渣生产含钒钢。含钒铁水减少了HRB400钢筋钒氮合金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成钢利用本省钒渣资源优势,用电炉炼钢生产中采用钒渣直接合金化冶炼的22MnVN钢,其钢筋各项性能达到英国BS4449∶1978标准要求。钒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钢锭成本较用钒铁低26.11元/t钢。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钒渣直接合金化的还原剂选择;钒渣在不同时期加入的操作技术;电炉冶炼中在CaO存在的条件下影响钒的回收率的因素。实践证明:采用钒渣直接合金化工艺生产含钒(<0.20%)钢,化学成份稳定、工艺操作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张文成 《钒钛》1995,(3):9-11
本项发明有关黑色冶金,即关于冶炼钒铁用含钒渣的富集方法,转炉钒渣不必须进行化学冶金处理即可用于钒铁生产。发明的目的是在钒渣熔体用液态生铁处理时减少钒的损失。建议用液态生铁处理钒渣熔体前。将熔体的碱度降至1.1~1.5,而当它们的重量比为0.45~1.2时,再用液态生铁处理钒渣熔体,与惟往方法相比,此方法处理钒渣的工艺,可使钒的损失由2.0~4.5%下降至1.35~3%可使钒渣富集的相应指标在19.  相似文献   

6.
由钠化钒渣制取的钒酸钙代替钒铁,用作电弧炉冶炼含钒低合金钢的合金料,经11炉试验结果,钒的回收率平均达90%。从钠化钒渣到低钒合金铜过程,“钒酸钙直接合金化”流程与“V_2O_5炼钒铁再合金化”流程相比,工艺流程缩短近一半,钒的总回收率提高15%左右,每吨钢成本降低19.32元。钒酸钙制球,在钢包合金化,钒的回收率也能达到85%。试验证明,此流程是从钠化钒渣中提取利用钒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电弧炉/钢包钒渣直接还原合金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国富  岑永权 《特殊钢》1997,18(5):42-44
钒渣代替钒铁直接合金化冶炼低钒钢,经过30min还原,钒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冶炼时间和钢的质量与加钒铁冶炼工艺相同,还原期Mn回收率增加10%,冶炼周期和产品质量与加钒铁相同,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四元渣系CaO-FeO-SiO2-V2O3的活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CaO-FeO-SiO2-V2O3四元渣系活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渣中V2O3的活度系数与实测值吻合.V2O3活度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炉渣碱度和渣中氧化铁含量.冶炼含钒合金钢时,钒的收得率主要与冶炼钢种成分、炉渣成分和渣量有关,其中炉渣氧化铁的活度和渣量对钒的收得率影响显著.对于钒铁、V2O5和钒渣等合金添加剂用于冶炼含钒合金钢的计算表明,钒铁收得率最高,而钒渣的收得率最差,且只能用于冶炼微钒合金钢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铬、钒浸出尾渣综合利用研究情况:铬、钒渣国内外现状;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冶金过程热力学原理,应用烧结、冶炼、提钒三个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提出了废渣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通过烧结试验,研制成适合高炉冶炼的自熔性烧结矿。应用电炉模拟高炉冶炼试验,获得了含钒、铬优质生铁,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消除了六价铬对人体的危害,社会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10.
《铁合金》2019,(5)
钒钛磁铁矿在以钢铁为主导的冶炼工艺流程中,经转炉提钒炼钢后渣中仍存有不少的钒。目前,有关于钢渣返回高炉冶炼,以及钠化或钙化湿法提钒技术等报道,但因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大规模生产。文章提出了一套新的冶炼工艺来生产钒系列合金:矿热炉以含钒钢渣为主配加钒钛磁铁矿生产高钒生铁;使用一台AOD炉通过顶吹氧、低吹氩并加入适当冷却剂生产钒渣,另一台AOD炉以提钒后的含钒铁水经脱磷脱碳等工序生产低钒合金;倾动电炉以钒渣为原料用电硅热法生产硅钒合金;真空电阻炉和重熔炉以钒片为原料生产钒氮合金。该工艺可有效解决钢厂产生的大量脱磷钢渣,实现对钒、铁等有价资源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提高氧气转炉供氧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杰  常金宝  李荣生  杨文远  杜昆  郑丛杰 《钢铁》1999,34(3):20-23,33
介绍了在提高转炉供氧强度过程中,在氧枪设计,喷头射流流场测定,供氧和造渣制度的吹炼过程冶金反应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JN60型焦炉加热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东  宁方青 《钢铁》2001,36(5):62-65
介绍了莱钢焦化厂1号和3号焦炉加热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和实施,研究了炼焦动力学和气流动力学规律,建立了控制的数学模型和工艺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平均节能4%左右,炉温平均波动小于4℃,安定系数均在0.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转炉高效吹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远  郑丛杰  王明林  高怀  杨春政  陈伯瑜 《钢铁》2001,36(11):13-15,24
提高转炉供氧强度可以有效地缩短每炉钢的吹氧时间。在提高供氧强度时要正确地设计氧枪和喷头 ,制定合理的供氧制度。对于具有 3座 2 5~ 5 0 t的转炉钢厂供氧强度提高 0 .5~ 1.0 m3/ (t· m in) ,可增加钢产量 8~ 2 0万 t/ a  相似文献   

14.
钨基对焊切削头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钨-镍-铁-钼系合金对焊切削头的生产工艺及其机械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渗碳热处理的工艺规程,所试制的对焊切削头在铜杆生产线上使用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激光热处理技术的技术在模具工业的应用概况,论述了该项技术在模具工业的研究和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说明了激光热处理在模具钢上的研究方法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连铸板坯纵裂纹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伟霞 《炼钢》1997,13(5):47-50,62
文中综述了连铸板坯纵裂纹的产生原因,并从钢种及连铸板坯的生产工艺流程出发,分析了生产工艺因素对纵裂纹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减轻这种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镀锡板表面铬酸盐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镀锡板表面铬酸盐钝化中的含铬量与铬酸盐浓度、温度、阴极钝化电流密度、钝化电量的关系,用增加了钝化膜含铬量的低锡量镀锡板与E4、E2的常规镀锡板进行了盐雾对比试验。孔隙率对比试验。并且用增加了钝化膜含铬量的低锡量镀锡板进行了涂附性能和焊接性能试验。用XPS对钝化膜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型高炉采用无料钟技术几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型高炉并罐、三罐和串罐无料钟特点进行了比较,对上料罐支撑方式、上料闸型式不同的特点进行比较.认为大高炉采用上罐固定式的串罐无料钟有设备结构简单、故障少、作业率高、检修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陈连生  连家创 《钢铁》2001,36(1):66-69
论述了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的形成机理及磨损分布的基本规律 ,分析了轧辊磨损的影响因素及目前磨损预报模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轧辊磨损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焦粉粒度对烧结过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料条件的特点 ,进行不同焦粉粒度的烧结试验 ,寻找适宜的焦粉粒度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