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Cr2Ni4W钢是一种高合金渗碳钢,渗碳冷却后,渗层组织中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根据光学金相;扫描电镜分析;X光衍射定量分析和性能测试的结果,对现有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用650℃。ZhX2次回大代替传统的680℃×8h×3次回火工艺,最终淬火温度由860℃降为820℃.满足性能要求,较大幅度地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煤矿重载轮用钢15CrMn2SiMo渗碳后,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后及淬火前进行一次充分的高温回火处理十分必要,钢的韧性明显提高,合适的淬火温度为870℃,钢的屈服强度及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接触疲劳性能及变曲强度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4Cr5MoSiV1热处理工艺及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显象管玻壳模具用 4Cr5MoSiV1钢的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硬度的关系 ,特别是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提出了预备热处理采用 1 1 0 0℃淬火 ,82 0℃回火的调质处理替代退火处理 ,随后经 1 0 2 0℃淬火 ,780~80 0℃× 4h回火 2次 ,并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状况 ,可得到较为均匀理想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显象管玻壳模具用 4Cr5MoSiV1钢的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硬度的关系 ,特别是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提出了预备热处理采用 1 1 0 0℃淬火 ,82 0℃回火的高质处理替代退火处理 ,随后经 1 0 2 0℃淬火 ,780 ,80 0℃× 4h回火 2次 ,并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状况 ,可得到较为均匀理想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们自行研制的高效、中场强的脉冲磁场热处理设备对 W_6Mo_3Cr_4V_2常用高速钢的磁场回火进行系统地研究,发现电磁脉冲磁场可使高速钢的回火次数和回火周期显著减少,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进而优选出最佳脉冲磁场回火工艺为560℃×45分×2次.采用此工艺可使高速钢工具的硬度,红硬性,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常规560℃×1h×3—4次回火的工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实际生产考核,可使高速钢制中心钻,小丝锥和冲模寿命提高40%~140%.  相似文献   

6.
介绍新研制的GW35G钢结硬质合金的处理工艺(烧结、锻打、热处理及TiN沉积等),结合金相分析,找出最佳的淬火回火工艺路线:1150℃淬火后经360℃×1h+520℃×1.5h+520℃×1.5h三次回火。经测试,在500℃左右该材料与TiN二者的线膨胀系数相近,利于提高结合强度。实用证明,本刀具可比普通高速钢刀具提高寿命4~6倍,对材料的断口组织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FS-2型热处理防渗涂料在930℃加热6h的固体渗碳工艺下,可有效地防止碳向工件表面的渗入,使渗碳层厚度从2mmu减小到0-0.4mm。  相似文献   

8.
用单因素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进行了 9Cr 1Mo V Nb N钢的厚壁无缝钢管研制品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采用 2× 16个力学性能指标的多指标综合量化评估法得到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正火温度 (10 5 5± 15 )℃ ,回火温度 (76 5± 15 )℃ .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对冲压钢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强度影响不明显,均热工艺为 680℃ ×60s或 720℃×40s时延伸率最高,一次冷却速度对延伸率影响不明显.过时效温度为380-400℃,过时效时间为150-210s时延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连续温火工艺对深冲钢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工艺为850℃ × 80s或870℃×40s时延伸率最高,870℃×80s时屈服强度最低,一次冷却速度影响不明显;过时效工艺对强度影响不明显,370℃时效180-300s时延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2.8%Ni-Mo-V钢组织遗传粒细化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650℃回火和770℃退火可使该钢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细化,淬火回火后获得较高的冲击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马钢90tLF-VD(EMS)钢包精炼炉处理车轮轮箍钢的基本工艺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尚未进行真空处理条件下,该工艺使车轮轮箍钢的冶金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8601-88、GB8602-88)A级产品要求;钢中氧含量最低已达10.70×10-6,平均为15.9×10-6;氧化物夹杂总量平均为0.00175%;钢中硫含量平均0.015%,最低已达0.002%;磷含量平均为0.016%,最低为0.009%,精炼过程无钢水回磷现象;车轮轮箍钢的低温冲击韧性(-40℃、-60℃)与喷粉工艺和普通工艺相比提高了50%以上.讨论了精炼工艺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3Cr2W8V钢制作的铝合金压模铸失效形主要是热疲劳破坏。本文目的是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来改善钢的热疲劳性能。试验表明,采用1180℃分级淬火,600℃回火,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钢的高温屈服强度、韧性以及热疲劳抗力,从而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用热穿-热轧法制备了新型贝氏体中空钢.研究了热处理对新型贝氏体钢和渗碳处理对中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贝氏体钢正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后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淬火+低温回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组成;正火或淬火+低温回火后,新型贝氏体中空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正火+低温回火后,中空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新型贝氏体中空钢渗碳后空冷,渗层的组织为高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非渗层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实体中空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和渗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试验用钢的抗回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080 ̄1 225℃范围进行奥氏体化处理后的回火曲线均具有非单调的二次硬化的特征,曲线的低谷几乎均对应着350℃回火状态;其峰值温度随奥化温度升高在450 ̄560℃范围变动,相应地,本文定义的二次硬化强度△HRC值自1HRC增加到6HRC。  相似文献   

16.
研究ZG40NiCrMo钢调质处理工艺参数对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分别采取在840~880℃淬火及600~650℃回火的热处理,然后测试试件的硬度、拉伸与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经过热处理后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经过较高温度回火后,可以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860℃淬火+630℃回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观察、硬度测试、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淬火及回火工艺对Q235钢强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钢经水浴淬火工艺的淬火态、180℃回火态的硬度及强度低于完全淬火后的淬火态、180%回火态的硬度和强度。但是,经20℃、100℃两次水浴淬火、180℃回火的冲击韧性高于60℃水浴淬火和完全水浴淬火两种工艺。对于Q235钢,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20℃×4 s、100℃×30 min两次水浴淬火、18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很好的改善其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选择D9158 合金的热处理制度. 方法 利用性能测试、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研究合金固溶时效后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结果 经不同的固溶时效处理, 在奥氏体基体上获得了细小、弥散的 M6C, Laves 相等强化相. 结论 该合金作为热挤压模具材料使用,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为1 160 ℃×1.5 h, 水冷+ 750 ℃×5 h, 空冷.  相似文献   

19.
利用OM、SEM等研究了正火保温时间和回火保温时间对T91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火温度为1050℃,回火温度为760℃时,保温时间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很大。当回火保温时间为1h时,正火保温时间由1h增加到2h,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增大,冲击功由200J下降到97J;增加回火时间到3h,冲击功值升为222J。在1050℃×1h+760℃×1h与1050℃×2h+760℃×3h两种热处理工艺下,T91钢的性能相当,均满足要求。因此选取1050℃×1h+760℃×1h作为T91钢的优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Cr17Ni2钢组织与硬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处理工艺对Cr17Ni2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在同样回火条件下的常规热处理比临界区热处理的硬度高,但临界区淬火会使钢的韧性提高,同时要避免在550℃左右出现回火脆性,可得到硬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