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谈桃河治理     
侯春霆 《山西建筑》2002,28(5):153-154
从宏观的角度概括了桃河的治理与阳泉市发展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桃河河道淤积,泄洪能力差、河面及其地下污染严重的现状。分析了桃河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理特征。阐述了治理桃河不宜设复式槽坝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桃河的基本原则和初步设想,以达治理好桃河,美化好阳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桃河阳泉站洪峰流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蔚涛 《山西建筑》2011,37(27):220-221
对山西省阳泉市主要河流桃河的流域情况、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且结合历史调查洪水情况对桃河上的主要水文站阳泉站的洪峰流量系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桃河流域河道的防洪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阳泉至五台山高速公路桃河特大桥横跨石太铁路,采用转体施工的主墩高度达40.0m,为满足既有线路的安全防范级别、保证施工安全,对桃河特大桥转体施工技术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艳红 《山西建筑》2003,29(10):163-164
介绍了桃河阳泉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情况,通过对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得出河道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并为治理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齐宝崇 《山西建筑》2005,31(5):206-207
介绍了桃河阳泉城区段滩槽绿化景观工程,从规划理论、规划原则、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人与生态、人与环境相融共生是景观规划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光华 《山西建筑》2003,29(6):44-45
叙述了阳泉地区分布在桃河Ⅰ级阶地上的软土特征及工程性能。介绍应如何进行地基勘察 ,同时提出对软土地区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及环境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艳红 《山西建筑》2003,29(9):152-153
介绍了桃河阳泉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情况,指出该设计满足了城市规划绿化美化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阳泉至五台山高速公路桃河特大桥横跨石太铁路,采用转体施工的主墩高度达40.0m,为满足既有线路的安全防范级别、保证施工安全,对桃河特大桥转体施工技术进行专题研究。一、项目简介该成果以桥梁T型刚构水平转体施工技术为核心,建立了较为系统的T型刚构转体施工技术体系:控制转盘四周水平高差不大于1mm和控制转盘系统水平位置不大于1mm;调整滑道钢板位置,确保滑道平面容许偏差±5mm、滑道平整和圆顺,允许偏差为±1mm、滑道基座水平,3m长度内平整度不大于±1mm和滑道径向对称点高差不大于滑道直径的1/5000(2mm)的安装精  相似文献   

9.
区位——肥城文化中心,坐落于山东省肥城市。基地位于老城区和高新区之间,南临主干道新域路,西邻金牛山大街.东北两面为龙山河环绕,区位重要。环境优越。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枢纽节点、也是肥城“佛桃之乡”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
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库统计数据,从生产、贸易两方面比较中国与其它主要桃生产国的竞争力。通过对各国桃生产面积、产量、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净出口竞争力指数(NTB)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是世界桃生产第一大国,但贸易国际竞争力弱,近年有所增长。文章最后提出增加中国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徐州市新城区防洪规划的编制,总结了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应注意的各种关系,指出城市防洪必须纳入流域防洪通盘考虑,保证城市的安全,同时,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把握重点和制定相应的排涝指标,并结合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要求,做好与生态、环境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水灾是阻碍城市发展和破坏城市建设的最主要灾害之一,当前中国城市水灾在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上有加剧的趋势。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方针应在城市防洪减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城市水灾的总体情况,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构建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三大策略——“调、补、排”,即调整布局、生态补水和加强排水,从而形成完整高效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hen do voters hold politicians accountable for events outside their control? In this article, we take advantage of a rare situation in which a prominent election in a large city followed a devastating flood. We find that voters are willing to punish the incumbent mayor for the flood if they believed the city was responsible for flood preparation. Moreover, we find that the 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for flood preparation are shaped by whether respondents lived in a neighborhood hard hit by the flood and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they possessed about local, rather than national, politics.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sychology of attribution for voting behavior and elector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邢元 《城市建筑》2013,(22):291-291
文章以城市中心河道橡胶坝群的自动化管理及与城市信息化网络的联动为主线,主要突出城市防汛需要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的理念,体现网络信息化在城市防汛甚至是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788年洪水对荆州城市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谦  王瑾 《华中建筑》2006,24(3):131-132
1788年洪水是荆州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后来的荆州城市防洪和城市布局有着很大影响。城墙在荆州城市防洪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得以长期保存;排洪的需要促成了城濠水系的疏通与重新组织;堤防建设与城市格局产生了互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也以此为契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有这些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荆州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雨洪管理初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内产生了"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单纯的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对设计标准内的降雨有很好的控制和利用效果,但对较大降雨和超标准降雨则难以应对.基于降雨产流、管网汇流和河道行洪的预报、监测与模拟的全面城市雨洪管理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的现状,针对北京城市雨洪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北京城市雨洪管理的基本思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旨在推进北京城市雨洪管理的实施和"宜居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在全国许多城市进行。防汛抗洪重点区域的滨水地带,也被推到了城市滨水生活的核心范畴。因此,旧城滨水景观规划也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旧城滨水景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为城市建设服务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对城市湿地的防洪、生态保护、岸线整理、景观建设进行规划研究,解决通屿淡水湿地防洪安全与生态保护、景观建设的矛盾,确保防洪安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通过分析安图县概况和现状排水防涝问题的基础上,将传统的防洪排涝模式和海绵城市建设做相应的耦合设计,探索一种新型的防洪排涝模式和体系,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防洪排涝需求,思路和建设方案,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