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刚性有机粒子对PVC/EVA共混体系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PMMA)对PVC/EVA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刚性有机粒子对PVC/EVA共混体系有较明显的增韧与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探讨了PS树脂对PVC/CPE体系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零长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PVC/CPE/PS共混体凝胶度与加工温度,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填加少量PS树脂能缩短PVC/CPE体系的塑化时间,改善其塑化性能,提高基体的流动性,PS填加适量时,基体的力学笥能有所改善。当加工温度为180℃时,体系的凝胶含量为90-94%,此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D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SP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和双辊开炼机,研究了几种刚性有机填料SAN(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对PVC/CPE(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共混体加工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这几种SAN均有缩短PVC/CPE塑化时间,改善熔融塑化行为的效能,但不同流动性的SAN作用有所差异。还证实了不同加工方法的改性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HIPS对不同PVC体系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了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 冲击强度明显的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加工流动改性剂聚α-甲基苯乙烯(AMS)对软质PVC/CPE和废旧软质PVC/废旧PE/CPE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AMS的作用机理。还研究了废IHPS泡沫塑料对废旧软质PVC/废IHPE/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ABS用量变化调节PVC/ABS基体的韧性,研究了刚性聚合物SAN对PVC/AB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SAN对不同二元基体PVC/CPE改性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固相氯化法制备的氯化聚乙烯(CPE)和PVC/CPE共混物的机械特性。氏考察了CPE氯含量、氯化条件如聚乙烯晶区与非晶区氯化程度比、氯化过程中热处理条件、氯化温度等对聚氯乙烯(PVC)增韧效果的影响。共混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表明,不仅氯含量、而且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条件对PVG的增韧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分子量对性能影响不大。因相法CPE与悬浮法CPE对PVC的增韧效果相当,CPE用量为7—15phr时,增韧效果尤为突出。形态结构的表征结果说明共混物是微观上的相分离,具有优良增韧效果的体系为CPE是均匀连续同分布于PVC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9.
PET/HDPE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慧  沈家瑞 《塑料工业》1998,26(3):117-118
本文采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不同配比的PET/HDPE共混体系在不同转速下的加工流变性。结果发现,HDPE明显改善了PET的成型加工性能,使塑化时间缩短,塑化温度下降,加料转矩减小,平衡转矩增大;随着转速的升高,PET/HDPE共混体系的转矩呈上升趋势,塑化温度下降。其中平衡转矩随HDPE组份的增加逐渐升高,而加料转矩在PET/HDPE为50/50(质量比)时达最大;在PET/HDPE(50/50)体系中加入5份EVA平衡转矩达最大,EVA继续增加,平衡转矩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卢秀萍  韩英素 《中国塑料》1999,13(12):24-28
系统研究了不同组成及配比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及其用量对聚丙烯(PP)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的共混体系(PP/EVAL)力学性能借用Brabender塑化仪测试了PP/EVAL/MAH-g-PP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MAH-g-P接枝物对PP/EVAL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作用,适量加入,可使PP/EVAL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而加工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大于50/50时上升更快些。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黏度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混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能力增强,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却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平衡转矩增加。  相似文献   

12.
PVC/MPOE/无机填料体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核(刚性无机填料)-壳(热塑性弹性体)”结构的粒子,初步研究了PVC/MPOE(改性POE)/无机填料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填充母料中滑石粉或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时,PVC/MPOE/无机填料体系综合性能最好;CPE增加了PVC和MPOE的相容性,当其用量为11phr时.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4.2倍,拉伸强度比PVC/POE体系增加2倍;流动改性剂改善了填充母料的加工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2%时.填充母料的扭矩比不加流动改性剂的降低了25%,PVC/MPOE/无机填料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两步法比一步法改性的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60%左右,而拉伸强度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3.
雷彩红 《塑料科技》2007,35(10):50-53
以氯化聚丙烯(CPP)为增容剂,探讨了CPP不同含量下PP/PVC体系的力学性能、相容性、流变性能以及对应的微观结构,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剂进行了比较。发现添加5份CPP可明显改善PP和PVC两相界面相容性,与PP/PVC体系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61%,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00%。此时CPP还起到了一定的增塑作用,共混体系加工性能较好。与CPE相比,含有CPP的共混体系拉伸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刚性聚合物(PS、PMMA)对CaCO_2填充的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聚合物的填入提高了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其中,对PVC/CPE/CaCO_3=100/15/10体系的增韧效果较好。PMMA使共混体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而PS使共混体拉伸强度下降。流变性的测定显示,Ca-CO_2使共混体的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增加,牛顿的流动性增强,而在PVC/CPE/CaCO_3共混体中加入4.5份PS能明显降低共混体的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牛顿的流动性降低,但仍有良好的挤出物外观和较低的挤出膨胀率。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styrene-co-acrylonitrile resin (A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plasticizing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polyethylene(PVC/CPE) blend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are all increased and the plasticizing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s are also improved when a certain amount of AS is added into PVC/CPE blends, which are different i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from plastics toughened with elastomers. It is blends of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regions (i.e., PVC/CPE = 100/10, 100/15) that can obviously be toughened by AS. Th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shows that A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CPE network that embeds the primary particles of PVC. © 1997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6: 1455–1460, 1997  相似文献   

16.
硬质高聚合度PVC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硬质高聚合度PVC为对象,采用DOP、CPE或SAN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液体丁腈、ACR及内、外润滑剂对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是高聚合度PVC的优良增韧改性剂,对拉伸强度影响很小,SAN对PVC/CPE=100/10体系起到既增韧又增强效果,用量在3份以下,LNBR可降低熔体的表观粘度、缩短塑化时间,降低能耗,改善流变性,ACR-2可明显改善熔体强度,促进熔融塑化,在高速剪切下,表面平整光滑,从力学性能、混炼状态、熔体流动和挤出物外观,选择ESO、丁二烯、TRO16为润滑剂。硬质料的挤出性能及外观接近进口料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增塑体系及其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HMWPVC和通用PVC的增塑性能,采用CPE、P83 和741 改性剂对HMWPVC增塑体系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随PVC分子量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冲击回弹性,硬度、熔体平衡转矩、熔体温度提高,而软化温度和磨耗降低,动态热稳定时间缩短;DOP用量的增加,呈现通常的增塑性能;加有CPE的体系磨耗增加明显,741 对体系的硬度,软化温度和冲击回弹性影响较显著,对于熔体性能的影响,则CPE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