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含锌混合物中镉时,若不进行杂质分离,样品溶液中铅、锌等共存元素对镉的测定存在明显的正干扰。实验采用盐酸、硝酸消解样品,用碘化钾充分络合镉离子后,再用0.2 g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SBAEF)选择性吸附经碘化钾络合后的镉离子,从而实现了镉离子与其他杂质元素的完全分离。将吸附的镉离子在pH 8的弱碱性环境中,用0.05 mol/L EDTA溶液在30 ℃时洗脱30 min,用ICP-AES测定洗脱出的镉,从而建立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ICP-AES测定含锌物料中镉的方法。镉的质量浓度为0.2~1.0 μg/mL时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8;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032×10-6(质量分数,下同)和0.13×10-6。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含锌物料实际样品中镉,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87%~1.6%,加标回收率为97%~102%。
  相似文献   

2.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中的砷、镉、铜等杂质的含量,是采用每个元素分别测定的方法,测定周期长,分析成本高。因此,作者提出采用一次溶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即ICP-AES法)对原标准中砷、镉、铜同时进行测定,并增加了钴、铋、镍、锑4种杂质元素的测定。经大量的试验和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6%之间。能够满足混合铅锌精矿中砷、铋、镉、钴、铜、镍、锑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纯镉和高纯碲材料中杂质含量直接影响碲镉汞器件的电学性能。用火花源质谱仪法测定纯镉中杂质铁、锰及纯碲中杂质铜时,其谱线受到基体镉、碲的干扰,不能进行测定;而用发射光谱法测定纯镉和纯碲中杂质时,往往有些杂质元素的测量灵敏度较低,因而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上海技术物理所杨似燕等人研制了应用真空蒸馏分离基体,然后在170—70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高纯镉和碲材料中杂质铁、铝、镍、铜、铬、银、  相似文献   

4.
湿法炼锌产生的副产品镉团含有较高含量的锌、铅、铜等杂质,对滴定法测定镉产生干扰;即使分离杂质后再直接滴定,其终点突跃也不明显;而使用返滴定-置换滴定法时,碘化钾置换镉后溶液的pH值难以控制,且需要预先分离铅,步骤繁琐。为了建立一种适合测定镉团中镉含量的方法,实验首先采用酸分解样品,再使用EDTA滴定法结合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镉团中锌、铅、镉。在pH 5.5~6.2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以硫脲掩蔽Cu2+的干扰,用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络合锌、铅、镉;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锌标准溶液返滴定,测得结果为锌、铅、镉合量(以锌记)。再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别测定锌、铅的含量,以锌、铅、镉合量扣除锌、铅的量即为镉量。实验发现,对于镉团化学成分分析,大称样量才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使用AAS测定锌、铅含量时不受体系中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用于测定镉团中锌、铅、镉,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69%~1.2%、0.65%~1.6%和0.11%~0.12%;结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及返滴定-置换滴定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张敏 《中国钼业》2016,(4):43-45
本文采用硝酸消解水样,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水样中镉的方法。对溶样方法、共存离子干扰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水样中共存离子不干扰镉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 mg/L,方法检出限为0.011 mg/L。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在1.95%以下,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6.
孙广燕 《甘肃冶金》2011,33(5):67-68,96
本文在已有原子吸收直接法测定微量镉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镍基体干扰情况下黄原酯棉富集高含量镍中微量镉,通过进行吸附酸度选择试验,洗脱酸度选择试验,共存离子影响实验及回收试验等实验进行测试,从而达到和镍基体分量,解决了镍基体对镉测定干扰问题,该方法应用于纯镍盐及镍钴渣中微量镉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分离ICP-AES法测定高纯铁中铝镍钙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学法测定高纯铁中杂质,通常需预选分离富集,手续繁锁、周期长,用ICP-AES法直接测定由于大量铁的存在使10-6杂质的测定也不可能;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可以除去铁基体,但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会引入较多外来离子,使测定的空白值增大.离子交换是较为理想的分离手段,不必使用多种化学试剂和有害的有机试剂,分离后可同时测定几种离子.  相似文献   

8.
ICP—AES测定锌合金中杂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ICP-AES法测定锌合金中杂质元素铝、镉、铁、镁、铅、铜的方法,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测定了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进行了干扰试验、回收率试验、基体效应等试验,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钽、铌中微量铝的测定,曾采用将基体钽、铌用碱熔水浸分离,铝试剂光度法测定,以阴离子交换分离钽,铜试剂—三氯甲烷萃取其它杂质,而后用8—羟基喹啉萃取比色法测定。这些方法存在着或者分离手 续冗长,或者分离效果不佳,显色条件要求相当苛刻等不足之处。 本工作提出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钽、铌,用邻菲啰啉、硫代乙醇酸和抗坏血酸掩蔽其它干扰离子,以铬天青S(CAS)—溴  相似文献   

10.
Cd2+-SCN——罗丹明B三元缔合物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酸介质中,在聚乙烯醇和明胶的共同作用下,镉(Ⅱ)能与硫氰酸根和罗丹明B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离子缔合物,据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镉(Ⅱ)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4 nm,镉(Ⅱ)的浓度在0~0.5 μ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6 L·mol-1·cm-1,检出限为0.18 μg/L。大量的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Mn2+、Hg2+ 、Bi2+、Co2+的干扰可采用壳聚糖富集分离和联合掩蔽剂消除。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1%~3.7%,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1.
姚坡  刘娟  李绍卿 《冶金分析》2011,31(6):62-65
基于微乳液有增稳、增敏、增溶等作用,建立了微乳液-鲁米诺-H2O2-C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Co(Ⅱ)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Co(Ⅱ)浓度范围为1.0×10-9~1.0×10-6 mg/mL,检出限为9.15×10-10 mg/mL。测定制药废水中痕量钴,该方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1.0%~2.5%。  相似文献   

12.
孙轲  葛笑寒 《冶金分析》2020,40(4):60-64
铜冶炼过程的中间产品粗铜中铜质量分数在97.5%以上,常含有砷、锑、铁、铅、锌、锡等杂质元素。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粗铜中铜时,铜元素含量过高导致其X射线荧光强度与铜含量的线性度变差,而且试样的光洁度和密度的差异等因素也导致铜含量测定值偏离真实值。试验首先选取各元素含量均具有梯度的粗铜生产样品,使用多种化学湿法对各元素进行定值。在对XRF测定条件优化的前提下,通过车床加工制样,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粗铜中13种杂质元素(硫、铁、锑、铋、砷、铅、锌、镍、硒、锡、银、钴、碲)的方法。结合测氧仪提供的氧含量值,通过差减法可计算出粗铜中的铜含量。实验方法用于测定1个粗铜样品中铜和13种杂质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铜块中铜和13种杂质元素,测定结果与化学湿法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各杂质元素测定值与湿法测定结果相吻合;而使用差减法计算的铜含量(质量分数均大于97.5%)和化学湿法测定结果差值很小,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To develop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Ce3+ in aqueous phase with complicated matrices,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 modified with ion imprinted polymers(IIPs) were fabricated. The 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Ce3+ as template, allyl phenoxyacetate(APA) as monomer,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 as crosslinker and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 under the molar ratio of Ce3+, APA and EGDMA as 1:4:40, respectively. Ce~(3+) was detected directly by differential pulse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DPASV) and its oxidation peak appears at about 0.93 V. Al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ensor's response are optimized and a calibration curve is plotted at a linear range of 1.0 × 10~(-6)-1.0 x 10~(-5) mol/L and 1.0×10~(-5)-2.0 × 10~(-4)mol/L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1.5 × 10~(-7) mol/L. All other rare earth ions have no interferenc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Ce~(3+) even at a concentration 50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e~(3+).This sensor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ation of Ce~(3+) in two catalyst sample solutions with RSD≤3.3%(n = 5)and recoveries in the range of 99.2%-106.5% at our opti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镁杂质离子的电解液进行循环伏安测试、黏度测试及热稳定性测试,考察镁离子对电解液电化学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镁杂质离子浓度超过0.96g/L时,电解液黏度从0.89mm2/s增大至0.95mm2/s,电解液中钒离子扩散系数从(2.06~3.33)×10-6 cm2/s降低至(1.30~2.11)×10-6 cm2/s,导致电极反应速率和电极反应可逆性降低;同时电解液中出现钒离子大量沉淀现象,电解液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钒电池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石如祥  张丽  陈树莲 《冶金分析》2017,37(10):79-83
实验对已报道的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锡铅焊料中高含量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称样量增至1.50g和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6.00±0.02)来替代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方法改善了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锡铅焊料中镉的精密度,同时采用铅标准溶液代替镉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避免了标定时指示剂出现僵化的现象。锡铅焊料样品以酒石酸、硝酸、盐酸溶解,采用酒石酸络合掩蔽锡、锑、铋等杂质元素,在pH 6.0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体系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先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了铅、镉总量,再以酒石酸钾钠和邻菲罗啉掩蔽镉,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了铅含量,最后通过差减法计算得到了镉的含量。干扰试验表明,锡铅焊料样品中的杂质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锡铅焊料样品中镉质量分数在10.00%~20.00%的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28%~0.87%。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氨浸法炼锌的Zn NH3 NH4Cl H2O浸取体系溶液中铅的测定方法。研究发现示波极谱法测铅时在底液中加入氯化铵能增加方法灵敏度,检测下限可由微量级降低至痕量级。经优化实验,确定了底液的最佳组分为0.6 mol/L盐酸,2 mol/L氯化铵,8×10-5 g/L明胶,7.9×10-7 mol/L抗坏血酸。方法检出限为1.0×10-5 g/L,线性范围为3.48×10-5~0.64 g/L。对样品平行测定6次,RSD为3.3%,测定结果与ICP AES的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应用于氨浸法炼锌的Zn-NH3-NH4Cl-H2O体系浸出液和净化液中低含量、微量、痕量不同含量范围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王爱香 《冶金分析》2016,36(6):29-34
利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镉离子印迹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测得其对镉的最大吸附量为36.10 mg/g。将印迹聚合物用于镉的分离富集,建立了镉离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痕量镉的方法。实验表明,用盐酸调节pH 值为5.5,控制上样流速为0.6 mL/min后,用10 mL水洗涤,控制洗脱液流速为1.0 mL/min,柱上吸附的镉可被10.0 mL 0.5 mol/L盐酸完全洗脱。采用FAAS测定洗脱液中的镉,镉质量浓度在0.50~60.0 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0。方法的检出限为0.18 μg/L。实验方法用于河水水样中镉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2.5%,加标回收率为95%~103%。  相似文献   

18.
随着锌资源的日益枯竭,锌精矿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化,准确测定锌精矿中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盐酸-氟化铵-硝酸-硫酸-高氯酸溶解样品,在盐酸(1+5)的介质中,用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镍、钴、铁、锰、铝等,用氨水-氯化铵溶液洗脱Zn2+,在分离杂质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氟化铵掩蔽残余的铁,硫代硫酸钠溶液掩蔽微量铜,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锌、镉合量,扣除镉量即为锌量,建立了离子交换分离-Na2EDTA滴定法测定含镍钴锌精矿中11%~62%锌的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在3种典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上,不同酸度下的分配系数Kd,最终选择了在D296型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盐酸(1+5)介质中进行离子交换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少量NH+4的存在不影响Zn2+的吸附,离子交换柱柱高为30 cm时吸附损失率小于0.10%,样品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的流速为8~10 mL/min时工作效率较高,吸附损失率低。方法用于测定3个含镍钴锌精矿样品中锌,测定结果与使用氢氧化钠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及丁二酮肟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6%~5.6%。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两种方法对仿真饰品中铅、镉进行了测定,系统地考察了两种分析方法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以对仿真饰品中铅、镉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FAAS光谱干扰小,能够有效地规避仿真饰品溶液中高浓度铁基体对铅、镉测定的干扰,对基体复杂的仿真饰品的测定不需要基体匹配就可实现准确的分析测定,其中铅的检出限为0.000 975%,加标回收率为93%~105%;镉的检出限为0.000 225%,加标回收率为95%~103%。ICP-AES对于高基体样品使用基体匹配法能够减少基体效应带来的误差,使分析结果准确,其中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 060 0%和0.000 023 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02%和95%~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