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GSCoL:OGSA框架下的网格服务组合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格计算领域一个重要进展就是采用WEB服务计算模型作为其基本的体系结构,这就是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布式计算基础实施。对网格服务的使用者和提供者来说,一种全新的以网格服务集成和通过组装已有网格服务来创建新的增值服务的应用模式已经出现。网格服务的组合已经成为网格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个OGSA框架下的网格服务组合语言GSCoL,讨论了GSCoL的设计,并介绍了在OGSA参考实现GT3核心的基础上完成的GSCoL的概念验证原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三种网格体系结构:计算网格、Web服务、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其中OGSA是在借鉴最新的网格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网格服务的体系结构,网格服务是动态运行时的对象实体。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将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与互联网体系结构相比较,分析了OGSA五层结构模型的组成.并介绍了OGSA的实现GT3的体系结构,对GT3中一些组件工作的原理做了简要的阐述.同时,探讨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对军事仿真目前的缺陷以及网格技术的解决方案做了介绍.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网格技术将突破信息化战争的技术瓶颈,并为大规模军事仿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王玉姣 《现代计算机》2006,28(12):4-6,10
空间信息网格(SIG)是当前地理信息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在OGSA(开放网格服务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SIG体系结构.首先介绍SIG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对现有的SIG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为了使OGSA能够适用于面向空间信息的网格应用,引入了空间信息元服务层和空间信息Web服务层,从而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基于OGSA的SIG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介绍了OGSA的安全体系结构,分析了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和安全技术,提出了OGSA标准下的电子商务安全框架,并对其安全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是在Globus网格计算工具包和最新的WebService技术融合基础上提出的一套规范和标准,它的基本思想是以服务为中心,把一切都抽象为服务。详细介绍了基于OGSA的服务设计流程和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OGSA架构下智能搜索引擎的设计,展示了OGSA下服务实例的位置透明和多协议绑定。  相似文献   

7.
于光  杨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3):2350-235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0GSA)是继5层沙漏结构之后最重要也是目前最新的一种网格体系结构,被称为下一代的网格体系结构。分析了OGSA的基本原理,并对如何利用OGSA提供的各种接口实现服务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具体宿主环境中实现了MathService网格服务的实例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格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网格服务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文章研究了OGSA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分析探讨了在OGSA和Globus支撑平台下实现网格服务的一些关键技术,并给出了一个网格服务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网格服务及调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是在Globus网格计算工具包和Web Service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规范和标准.OGSA以服务为中心,将一切都抽象为服务,网格服务是OGSA的基本概念.在介绍了网格服务的思想之后,分析了OGSA的架构体系,讨论了网格服务的组成以及典型标准接口的功能描述,研究了创建网格服务实例的过程,提出了一个网格服务调用模型,并对其处理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网格体系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格体系结构是网格最核心的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五层沙漏结构和开放网格服务结构(OGSA),并简单介绍了“清华ACI系统结构”、织女星网格体系结构、Legion系统结构和GIS网格体系结构,最后对网格体系结构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N架构的网管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泉方  宋伟 《计算机应用》2007,27(4):1023-1026
针对电信网络中网管系统的开发, 提出了一个基于TMN架构定义的公共网管平台框架。介绍了该平台框架的系统结构及其核心的信息模型、通知服务等应用框架的设计,给出了基于这个平台开发EMS系统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决策任务结构化程度越来越低,以及所需缄默知识不可编码化的难题,在基于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架构基础上,提出将人件服务应用到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理念。依次介绍了面向服务架构,人件服务概念及背景;分析了其应用特征和适用范围;重点提出了三种人件服务接口交互实现方式,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服务接口架构;以目标打击为例阐述了决策流程的服务调用和服务接口。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安全的CORBA音/视频流服务模型:SecStre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名正 《软件学报》2004,15(11):1733-1740
通过对传统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体系结构的扩展,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提出的CORBA音/视频流服务规范使得多媒体应用可以获得分布式对象计算在开放性、标准化等方面的优势.但该规范在安全方面有所欠缺,没有提供解决分布多媒体应用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的完整方案.通过引入CORBA安全服务,并定义数据安全服务的概念,对原有流服务体系结构进行了安全扩展,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安全流服务模型SecStream,对其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加以实践应用,验证了该模型可以灵活地提供多种安全保证,并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区分服务模型的QoS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张兴明  姚春燕  兰巨龙 《计算机工程》2004,30(10):96-97,118
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是目前Internet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不同业务流的分类转发。以区分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为基础,研究了“边到边”(edge-to—edge)服务质量保证问题,并从对单域转发行为的分析入手,着重研究了一种简单的“低尽力型”的单域转发行为(Lower Effort Per-Domain Behavior,LE-PDB)的实现及性能。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研究TLE-PDB在保证“边到边”服务质量时的性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A的分布式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OA理论体系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的分布式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生命周期。进一步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企业信息系统设计项目与IBM高校合作项目为例子,探讨了分布式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建模过程,并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6.
罗丹  周波 《计算机应用》2011,31(2):562-564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为遗留系统的再工程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得遗留系统可以支持分布式应用环境,但是由于技术的陈旧和架构的局限性,无法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以及内存泄露等问题依旧在部分遗留系统中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研究Windows 通信基础(WCF)的通信机制,提出了一种并行架构,对WCF的基本架构进行了改造,即在默认的体系架构中添加一层服务控制器,用来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递消息和选择服务,很好地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并在某大型金融软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面向协同产品商务的敏捷设计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协同产品商务(CPC)出现的背景,对CPC定义作了进一步解释,阐明CPC所具有的三个特点及其内涵.将CPC引入产品协同设计,提出产品敏捷设计的概念.构造了面向CPC的产品敏捷设计支持系统,说明了该系统的功能及体系结构,以递纸机构设计为例验证了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RFID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应链环境下现有的EPCGlobal网络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信息服务架构。该架构将企业的本地RFID应用与供应链公共信息服务解耦,利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信息分布机制将RFID信息发布到云中,构建起统一的RFID信息服务云平台,为供应链环境下RFID应用提供近实时、序列级的信息服务。将该架构与EPCGlobal网络相比较论证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复杂的大规模数据库系统所要求的简单、高效、高可靠的需求,该文定义了面向服务的架构。该架构把繁杂多变的系统模块分为多个服务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实现其功能,介绍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如何处理服务间的协调、部署、通信和高可用方案,使诸多松散耦合的服务保持统一的管理和彼此间的联系,面向服务的架构大大简化了复杂的大规模数据库系统,并使整个系统的结构清晰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echnique for constructing IP over photonic systems. The use of lable switching is assumed in the IP routers, while a new routing architecture is introduced to transport IP packets across an optical backbone network. The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a two-level TDMA structure with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Many IP-based network applications such as high-resolution image, distributed database, and real-time video/audio service generally require high-speed transmissions in WAN/LAN. The network traffic in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exhibits traffic locality. As a result, traditional TDMA is not efficient for such traffic. Consequently, based on the traffic parameters such as locality and loading, an architecture named a PG (Partition-Group) Network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interleaved control slot (ICS) with cross-group section (CGS) or non-cross-group section (NCGS) for reducing collisions is also presented. The slot reuse can be easily achieved by using the ICS scheme, and the slot utilization of the network can be improved within the high traffic loc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